• 测试用例中遇到的常见问题!


    1、测试用例是什么?

      测试用例的设计就是如何覆盖所有软件表现出来的状态,即在满足输入/输出的一组条件下,软件运行时一系列有次序的、受控制的状态变化过程

    2、设计用例是否有必要?

         将测试内容记录下来,避免了在执行的时候部分测试点被遗漏,另外也便于用例评审,用例总结,对后期测试工作起到改进作用,因此,测试用例必须要写,颗粒度可以视情况而定,针对测试人员少,上线时间紧的项目,可做思维导图载出测试点

    3、如何写测试点?

      根据需求及设计交互稿,先列功能点,后扩展功能点为测试点(作为测试的标题),有必要的时候借助产品、开发、后端的力量,保证用例的覆盖度、学会借力

      测试点(注:这里不是测试用例,用例一般都比较详细,开发不一定会花费很多时间去做自测)写完后,可发给开发做自测,部分遗漏点可以在测试时进行记录与补充

    4、设计用例的益处?

      设计用例的过程可以更深刻的理解需求,熟悉各功能点,保证尽可能全的覆盖到各测试点,也便于用例评审

    5、测试用例有哪些测试方法?

      等价类划分法,边界值法,功能图法、错误推测法、因果图法、场景法,详细介绍见我下篇文章

    6、如何保证用例的覆盖度?

            首先一定要熟悉需求,需求分析,拆解非常重要,需要熟悉过程中,不理解或者有疑问的地方,一定要找产品进行及时沟通,确定结果,其次项目开发过程中,每期的测试用例都要不短总结,学会总结,尽可能的保证少漏,其实这个与测试

      思维密切相关,工作经验的积累,以及测试思维的形成,都有助于你设计一份较完整的测试用例

    7、用例写完,我们先要做什么?

      先自检,自检完毕,列出仍有疑问的点,评审之前,把用例提前发给相关的开发,产品,预留时间告诉他们先看,在统一时间进行评审

    8、哪些人应该参加用例评审?

           产品。开发(客户端、后端、前端等,每个公司情况不一,可按实际来),测试需一起进行用例评审,评审力度需要加大,不能只是走个过场,需要有产出,否则有可能体会不出用例评审的作用。如果开发不重视,可拉上研发总监一起评审,我之前评审过的用例,每次在评审时,产品不同岗位的人员,都能提出相关的一些用例中没有包含的问题,都需重新调整用例,最后在进行二次评审,在用例的评审过程中,针对大家提出的问题,可以简单的进行记录,评审后再进行详细补充,第一次评审过的用例重新整理完成之后,再次通知相关的评审参与人,这样做的目的是告诉大家,我们做了什么事,做的结果如何,后续还有什么改进的地方,及时总结,目标明确,可带动大家积极参与。

    9、用例评审有必要逐条念吗?

            用例评审没有必要逐条念标题和预期结果,这样很浪费时间,比如,一个项目的用例整理之后都是上百条,如果逐条念很耗费时间,建议可以根据条件总结性的过,大部分用例结果是已知的,步骤和预期结果是不用讲的,除非个别有疑惑的测试点,可以花费时间一起讨论沟通下(建议:使用思维导图进行用例的讲解,对某些特殊说明点可以参照用例进行)

    10、对于开发不自测的,我们该如何做?

             建议加入提测环节,测试给出提测标准,没达标就打回,或者先给产品进行功能主流程验收(设计对UI进行验收),产品说通过验收了再给测试提测,要开发自测可自上而下进行推动,加入某个环节也需要技术总监的支持。开发自测可以使测试人员轻松点,一些比较容易发现的问题可在进入测试人员测试阶段可避免,这样下来整体节约了时间,而测试也有更多的时间去测试复杂的逻辑问题,而不是只测需求功能问题,同时,给研发一点压力,开发的功能模块质量也会有提高,多次提测不通过也可作为研发考核的一个标准。

    今早在上班途中看到了简尚中总结的测试人员在测试用例中常见的问题梳理,觉得写得非常好,我们在工作中经常遇到,并且也在潜移默化的执行,只是很少去进行总结梳理,在这里我将感谢总结梳理的那位人士!

  • 相关阅读:
    C# 深浅复制 MemberwiseClone
    负载均衡算法,轮询方式
    大话设计模式之工厂模式 C#
    大话设计模式:代理模式 C#
    C# 单元测试
    【前端安全】JavaScript防http劫持与XSS
    神秘的 shadow-dom 浅析
    【CSS进阶】伪元素的妙用2
    【CSS进阶】CSS 颜色体系详解
    【CSS进阶】box-shadow 与 filter:drop-shadow 详解及奇技淫巧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syw20170419/p/7053327.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