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宏毅2021春机器学习课程笔记——Transformer模型


    本文作为自己学习李宏毅老师2021春机器学习课程所做笔记,记录自己身为入门阶段小白的学习理解,如果错漏、建议,还请各位博友不吝指教,感谢!!


    本笔记中所涉及的Layer Normalization和Self-Attention笔记如下:

    Layer Normalization
    Self-Attention


    Transformer模型

    Transformer模型是一个基于多头自注意力序列到序列模型(seq2seq model),整个网络结构可以分为编码器(Encoder)和解码器(Decoder)两部分。

    Transformer整体结构

    这个seq2seq模型输出序列的长度是不确定的。我们输入一个sequence后,先由Encoder负责处理,再把处理好的结果输入到Decoder中,由Decoder决定最后输出什么样的sequence。Transformer的完整结构如下图所示:


    Encoder

    在seq2seq模型中的Encoder要做的事情就是输入一排向量,输出另一排向量。能实现输入一排向量,输出一排向量功能的模型有Self-attention、CNN和RNN等模型,而Transformer中用得到的则是Multi-Head attention模型

    如上图所示,Transformer中有N个block,每个block中包含了Multi-Head Attention和Fully Collection的前馈网络,它要做的工作如下图所示:

    • 先做一个self-attention,输入一排向量,经过self-attention考虑整个sequence的资讯后,输出另外一排向量。
    • 接下来将输出的这一排向量输入到fully connected的前馈网络中,得到处理后的向量。

    上述两个步骤,仅仅是描述了block中完成的大体工作。Transformer中,在self-attention和fully collected上还额外加了residual connection和layer normalization


    Residual Connection & Layer normalization

    在self-attention中,输入一排向量,输出的一排向量是考虑了所有input之后的结果。在Transformer中,这个输出的向量(a)还要直接加上它对应的输入向量(b),然后经过Layer Normalization后,才是这个self-attention最终的输出

    在fully connected中也增加了同样的residual网络结构,FC网络的输出先直接加上它对应的输入,然后经过layer normalization之后才是FC网络最终的输出。


    Encoder总结

    • 在将输入向量进行self-attention之前,先加上Positional Encoding,也就是输入向量中的位置信息。
    • Multi-Head Attention:进行Multi-Head的self-attention处理得到输出向量。
    • Add & Norm (residual & layer normalization): 也就是将self-attention的输出加上它对应的输入然后对其进行Layer Normalization。
    • Feed Forward:将上一层的输出输入到fully connected中,将得到的输出向量同样经过residual & layer normalization操作后得到该block的最终输出。
    • 将这个block重复n次。

    Decoder

    Decoder分为Auto regressive(AT)和Non-Auto regressive(NAT)两种。其中AT应用范围更为广泛一些。

    Auto regressive(AT)

    以语音辨识为例,假设我们要处理的这个NLP问题,每一个Token都用One-Hot的Vector表示,并假设START和END两个special token,其中START表示开始工作,END表示结束工作

    • 在Encoder完成之后,将其输出作为一个输入喂到Decoder中。
    • 同时,输入一个special token:START表示开始工作。
    • Decoder结合这两个输入,输出一个经过softmax处理后的长度为Vocabulary Size的输出向量,该向量中每一个中文字都对应一个数值,数值最大的中文字为最终输出的中文字,下图中,输出的结果是“机”。

    接下来,将“机”对应的向量作为Decoder的输入,做下一步计算。这样Decoder会考虑下边两个输入,得出蓝色的输出向量。

    • START对应的向量
    • “机”对应的向量

    蓝色向量中“器”对应的softmax值最高,输出“器”。接下来,将“器”对应的向量也作为Decoder的输入,这样Decoder会考虑下边三个输入,得出绿色的输出向量。

    • START对应的向量
    • “机”对应的向量
    • “器”对应的向量

    绿色的向量中“学”对应的softmax的值最高,输出“学”。持续这样的过程直到Decoder输出的结果为END对应的向量结束。当然整过过程中Decoder也有考虑Encoder的输出信息,这个后边具体再介绍。如上便是Decoder的计算过程。

    Decoder具体结构

    如上图所示,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在每一个block中Decoder比Encoder多了中间的一个Multi-Head Attention,同时第一个自注意力机制使用的是Masked Multi-Head Attention

    Masked Multi-Head attention

    Masked Multi-Head attention的计算顺序其实是和Decoder的串行计算顺序相对应的,以上边左图中计算(b^2)为例:
    我们在计算(b^2)的时候,和原来的self-attention考虑所有输入信息([a^1, a^2, a^3, a^4])不同,Masked Multi-Head attention只考虑([a^1, a^2]),因为此时的([a^3, a^4])还没有计算出来。


    Encoder-Decoder数据传输

    Encoder和Decoder之间的数据传输由上图中的Cross Attention负责完成,也就是上边说到的Decoder中比Encoder多出来的中的那一个Multi-Head Attention。现在假设Encoder有([a^1, a^2, a^3])三个输出。

    • 在cross attention中,首先生成对应的矩阵([k^1, k^2, k^3])。每当Decoder生成一个结果(q),就将其与([k^1, k^2, k^3])一起计算Attention Score得到([alpha^1, alpha^2, alpha^3])
    • 将得到的Attention Score分别与([a^1, a^2, a^3])对应的([v^1, v^2, v^3])计算相加得到输出(v),这个(v)后续将输入全连接网络中进一步的计算。
    • 上述过程持续到Decoder输出END结束。

    这里Decoder使用的是Encoder最后一层的输出,当然,也可以和中间的其他层做出各式各样的连接,如下图所示:

  • 相关阅读:
    一个神奇的类库,可以执行字符串表达式
    Common lang一些边界方法总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需要慢慢积累).一定要利用好现有的轮子,例如Apache common与Google Guava
    借助强大的IDEA开发ide高效实现equals,hashcode以及toString方法
    数字签名是什么?
    字符串组合
    空格替换
    字符串替换 (replace)
    为什么要区分稳定和非稳定排序
    算法稳定性
    华为2018校招技术岗笔试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sykline/p/14785552.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