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编写和维护公司的现有代码的时候,我经常思考的问题是:怎样的系统算一个好的系统?如何设计具有扩展、可维护、复用的系统,它能最大限度的应对产品经理不断变化的需求。答案似乎是:设计模式。
Remember , knowing concepts like abstraction, inheritance, and polymorphism do not make you a good object oriented designer. A design guru thinks about how to create flexible designs that are maintainable and that cope with change. 这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仅仅知道Java语言的那些基本特性远远不够,实践一次次论证了这一点。
设计原则:
1. 找出应用中可能需要变化之处,把它们独立出来,不要和那些不需要变化的代码混在一起。此处印象最深刻的是Duck类与它们的行为了。
2. 针对接口编程,而不是针对具体实现编程。接口是解耦的第一步。
3. 多用组合,少用继承。组合对象建立的系统具有很大的弹性,它可将算法族封装成类,且“运行时可动态改变”。继承则没有这些优势,当继承子类越来越多时,它造成代码的难以维护。
4. 为了交互对象之间的松耦合设计而努力。松耦合设计让系统具有弹性,它将对象之间的相互依赖降到了最低。(观察者)
5. 类应该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允许类容易扩展,在不修改现有代码的情况下,就可搭配新的行为。(装饰者)
6. 要依赖于抽象,不要依赖具体类。(抽象工厂)
7. 最少知识原则:只和你的密友谈话。不要让太多的类耦合到一起,免得修改系统的一个部分会影响到其它部分。(外观与封装)
设计模式:
(一)策略模式
策略模式定义了算法族,分别封装起来,让它们之间可以相互替换,此模式让算法的变化独立于使用算法的客户。
策略模式将算法独立出来以供Client选择减少了重复,使用组合替代了继承,同时避免了大量的if-else语句。缺点,客户端必须知道具体的策略类,且策略类可能过多。
(二)观察者模式
观察者模式定义了对象之间的一对多依赖,当一个对象状态改变时,所有依赖它的对象都会收到通知并更新。观察者模式=出版者(Subject)+订阅者(Observer)。
(三)装饰者模式
装饰者模式动态的将责任附加到对象上。若要扩展功能,装饰者提供比继承更有弹性的替代方案。
(四)工厂方法模式
包括工厂方法、抽象工厂方法。
工厂方法:它定义一个创建对象的接口,由其子类决定要实例化的是哪一个。工厂方法通过继承实现,子类会覆盖工厂方法以实现对象的创建。工厂方法将客户端从具体的实现类解耦。
抽象工厂方法:它定义一个接口,用于创建相关或者依赖对象的家族且不需要明确指定具体类。抽象工厂方法通过组合实现,它提供创建一个产品家族的抽象类型,其子类型定义了这个家族产生的具体方法。
(五)单例模式
单例模式确保一个类只有一个实例,并提供一个全局的访问点。
singleton 在多线程环境或者多个类加载器时,若处理不好会产生多个实例。多线程的情形,由一下三种处理:(1)将getInstance()设置为static synchronized (2)直接将uniqueInstance设置为static 并初始化,getInstance中不再需要new操作。(3)将uniqueInstance设置为volatile,并将同步区域缩小至getInstance中的new部分。
(六)命令模式
命令模式将“请求”封装成对象,以便使用不同的请求、队列或者日志来参数化其他对象。命令模式也可以支持可撤销的操作。命令模式可以将“动作请求者”从“动作的执行者”对象中解耦。
(七)适配器模式与外观模式
港版的ipad要充电,但是香港的插座和大陆的不一样,此时,需要一个电源适配器来做转换。
适配器模式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期望的另一个接口。适配器让原本接口不兼容的类可以合作无间。
外观模式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接口,用来访问子系统的一群接口。外观定义了一个高层接口,让子系统更容易使用。
适配器试图将一个接口转成另外一个接口;装饰者不改变现有接口,但是它会加入新的责任;外观模式,则让接口变得更加简单(它没有封装子系统的类,客户端可以直接使用子系统的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