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uts 1中存在的缺陷


    (1)支持的表现层技术单一

    Struts 1只支持JSP作为表现层技术,不提供与其他表现层技术,例如Velocity、FreeMarker等技术的整合。这一点严重制约了

    Struts 1框架的使用,对于目前的很多Java EE应用而言,并不一定使用JSP作为表现层技术。

    虽然Struts 1处理完用户请求后,并没有直接转到特定的视图资源,而是返回一个ActionForward对象(可以理解ActionForward

    是一个逻辑视图名),在struts-config.xml文件中定义了逻辑视图名和视图资源之间的对应关系,当ActionServlet得到处理器

    返回的ActionForword对象后,可以根据逻辑视图名和视图资源之间的对应关系,将视图资源呈现给用户。

    从上面的设计来看,不得不佩服Struts 1的设计者高度解耦的设计:控制器并没有直接执行转发请求,而仅仅返回一个逻辑视图

    名——实际的转发放在配置文件中进行管理。但因为Struts 1框架出现的年代太早了,那时候还没有FreeMarker、Velocity等技

    术,因而没有考虑与这些FreeMarker、Velocity等视图技术的整合。

    虽然Struts 1有非常优秀的设计,但由于历史原因,它没有提供与更多视图技术的整合,这严重限制了Struts 1的使用。

    (2)与Servlet API严重耦合,难于测试

    因为Struts 1框架是在Model 2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它完全是基于Servlet API的,所以在Struts 1的业务逻辑控制器内,

    充满了大量的Servlet API。

    当我们需要测试上面Action类的execute方法时,该方法有4个参数:ActionMapping、ActionForm、HttpServletRequest和

    HttpServletResponse,初始化这4个参数比较困难,尤其是HttpServletRequest和HttpServletResponse两个参数,通常由Web容

    器负责实例化。

    因为HttpServletRequest和HttpServletResponse两个参数是Servlet API,严重依赖于Web服务器。因此,一旦脱离了Web服务器

    ,Action的测试非常困难。

    (3)代码严重依赖于Struts 1 API,属于侵入式设计

    正如从上面代码片段中所看到的,Struts 1的Action类必须继承Struts 1的Action基类,实现处理方法时,又包含了大量Struts

    1 API:如ActionMapping、ActionForm和ActionForward类。这种侵入式设计的最大弱点在于,一旦系统需要重构时,这些Action

    类将完全没有利用价值,成为一堆废品。

    可见,Struts 1的Action类这种侵入式设计导致了较低的代码复用。

  • 相关阅读:
    异步编程与scrapy
    统计学 李航读书笔记
    算法模型手写
    《剑指offer》面试题的Python实现
    numpy 中文手册
    django部署
    Django ORM中使用update_or_create功能再解
    RabbitMQ(七)心跳控制 -- heartbeat
    重写__eq__函数——对象list中使用in index()——获得list中不同属性对象个数
    Python机器学习及分析工具:Scikit-learn篇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superch0054/p/4010127.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