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ysql优化之query_cache_limit


    query_cache_limit
    query_cache_limit指定单个查询能够使用的缓冲区大小,缺省为1M。

    优化query_cache_size

      从4.0.1开始,MySQL提供了查询缓冲机制。使用查询缓冲,MySQL将SELECT语句和查询结果存放在缓冲区中,今后对于同样的 SELECT语句(区分大小写),将直接从缓冲区中读取结果。根据MySQL用户手册,使用查询缓冲最多可以达到238%的效率。

      通过检查状态值Qcache_*,可以知道query_cache_size设置是否合理(上述状态值可以使用SHOW STATUS LIKE ‘Qcache%’获得)。如果Qcache_lowmem_prunes的值非常大,则表明经常出现缓冲不够的情况,如果Qcache_hits的值也非常大,则表明查询缓冲使用非常频繁,此时需要增加缓冲大小;如果Qcache_hits的值不大,则表明你的查询重复率很低,这种情况下使用查询缓冲反而会影响效率,那么可以考虑不用查询缓冲。此外,在SELECT语句中加入SQL_NO_CACHE可以明确表示不使用查询缓冲。

      与查询缓冲有关的参数还有query_cache_type、query_cache_limit、query_cache_min_res_unit。query_cache_type指定是否使用查询缓冲,可以设置为0、1、2,该变量是SESSION级的变量。query_cache_limit指定单个查询能够使用的缓冲区大小,缺省为1M。query_cache_min_res_unit是在4.1版本以后引入的,它指定分配缓冲区空间的最小单位,缺省为4K。检查状态值Qcache_free_blocks,如果该值非常大,则表明缓冲区中碎片很多,这就表明查询结果都比较小,此时需要减小 query_cache_min_res_unit。

  • 相关阅读:
    IDEA新建SpringBoot+JSP项目
    设计模式笔记之六 (适配器模式)
    设计模式笔记之十三 (责任链模式)
    设计模式笔记之七 (桥接模式)
    设计模式笔记之八 (组合模式)
    CanJS 简单入门
    设计模式笔记之十二 (代理模式)
    设计模式笔记之三(单例模式)
    设计模式笔记之二(工厂模式)
    设计模式笔记之一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sunss/p/1850407.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