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手代码太烂,要不要辞职?


    事情是这样的,前几天在朋友圈,我看到一朋友发表了一条说说:“入职新公司,从重构代码到放弃”,我就问他怎么了?他说,刚进一家新公司,接手代码太烂,领导让我先熟悉业务逻辑,然后去修复之前项目中遗留的bug,实在不行就重构。

    关键是,离职的那位仁兄走之前,还跟我在QQ上说,老哥辛苦了,我写的很乱真不好意思,但我是故意的。

     

    这几天,我都在想,要不要离职?

    ———

    听完你的遭遇,我想先说一句,离职那位仁兄太狠了!!!

     

    其次,我相信,这个问题很多人都遇到过。

    每个新人去一家新公司都会觉得公司代码很烂,可能是因为他没被产品虐过。

    其实,这种新员工很不错了,一看就是真萌新,重构这种事,老板看不到 KPI,出了事还得自己兜底,还会得罪人,费力不讨好,何必呢!

     

    老前辈的警世良言一定要牢记:重构一时爽,头发不再长。

     

    还有,工作了10年的码农,到了新公司,绝不会说这种话。

     

    不过话说回来,能觉得模块代码烂,还能撸起袖子去改的程序员,真是很难得的一种精神。我身边 90%都是只是嘴上说,绝对不动手干的。下一次下一次下一次,无数的下一次造就了烂代码。

     

    「 要不要重构 」
     

    很多人口中的重构就是重写,而不是去改善现有的代码。

    现在的有些工程师太浮躁, 动不动就要重构, 就跟很多的团队动不动就要搞一个框架一样。

     

    说实话,以我个人的经验来说,绝大多数开发人员到新公司后,都会觉得代码很烂,但通常他不了解业务逻辑是怎么变化的,这种代码是在什么情况下写出来的,有什么特殊的背景(除了真的是乱搞的,绝大多数的“烂代码”一般都是有原因的:业务需求改改改,这个需求明天就要上线等等等等),有多少坑(很少有人能在极短时间内把所有的坑都找出来)。

    如果贸然去重构,风险非常大。而且再说难听点,就算重构完了,也有可能是一堆新的“烂代码”替换老的“烂代码”。

    所以,进了一家新公司,别动不动就重构,先了解项目的业务逻辑。

    「 要不要离职 」
     

    其实在我看来,如果仅仅因为接手代码太烂,就选择离职,那么你跳槽到下一个公司依然会面对同样的现状,因为几乎每个人,都会觉得自己公司的项目代码很烂。

    我们先说说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首先,我们得相信,没有任何一个人故意把自己的代码写的很烂,每个人都想把自己的代码写的很优雅,扩展性很好,但是可能当初水平不够,在当时看似还不错的代码,日后在别人看来就是所谓的垃圾代码。

     

    我们每个人都在进步,别说别人了,你现在看你三个月之前的代码,可能你都会觉得写的很垃圾,如果你没有这种感觉,只能说你在止步不前。

    其次,技术更新换代太快,市场的变化也太快,产品自然也一直在演变,也许在当时看起来还不错的代码,随着时间的推移,功能的更新,代码的堆彻,慢慢就变成后来者眼中的烂代码了。

    「 如何从烂代码中爬出来 」
     

    假如你真的要接手别人的代码,怎样才能不被玩儿死呢?

    虽然你可能会说,听了很多道理,依然交接不好代码,可作为经常被别人的代码玩得欲仙欲死的老司机,我有些话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当你被要求接管要离职的程序员的代码时,如果能注意以下几点,就有可能活着从他的代码里爬出来。

     

    1. 产品需求与业务流程文档

    产品需求与业务流程文档,这些是你先要找到的,你接手的代码,必然和某个产品需求相对应,必然实现了某个业务流程,先了解产品需求和业务流程,才能更好的读代码。

    假如你的团队就是没文档,Ok,也可以要求离职或转移战线的这位程序员把需求描述出来,把业务流程画出来。

    2. 测试环境

    了解了产品需求和业务流程,最好能体验一下软件,从用户的角度来理解软件的使用。这个时候你要么需要生产环境,要么需要测试环境。哪个环境不重要,重要的是,你需要一个能Run,能体验的软件。

    3. 业务流程在代码层面的体现

    负责交接代码给你的那位同事,要么在办离职,要么已经介入了其他产品,眼下很可能已无心恋战,但你心里要清楚,只有他才能提供代码层面的东西,比如类图、模块划分说明、数据流图、时序图、状态图等等。

    所以,你需要他整理一些文档和图表出来。你可以告诉领导你需要上面的东西,让领导和他沟通,让他在离开之前准备好这些文档给你,并留一些时间以便你熟悉。

    4. 读代码,不死不休

    有了产品需求,有了业务流程,有了代码设计相关的文档和图表,接下来你就该死磕代码了:

    1
    2
    3
    4
    5
    6
    7
    while(不懂)
     
    {
     
        
     
    }

    5. 开发环境与调试

    有的产品需要比较复杂的开发环境配置,一定要提前做好,让即将离开的同事辅导你搭建好开发环境,这样你就可以利用“调试”这个强大的武器来快速理解代码了。

    调试是接手别人代码时的利器,如果你看不明白一个业务在代码层面是怎么体现的,也看不懂代码之间的调用关系,那最好的办法就是调试。从一个业务的起点所对应的代码开始调试,一步一步跟进去,就能快速理清函数调用链。

    6. 树立可实现可衡量的目标

    程序员的工作交接,尤其是代码交接,怎样才算顺利完成呢?

    这简直就是一个谜!

    没人说得清楚。

    所以,你最好给自己梳理一些可衡量的、可实现的目标。比如读懂A、B、C三个业务流程……

    最好,找一个Bug或者一个新增的功能,带着目的去读代码、修改代码,有目的,有目标,有时间盒,就容易投入,容易读进去,容易掌握与Bug或新增功能相关的代码的逻辑与流程。

    7. 输出、分享与重构

    你在读代码时,如果能撇开给你交接工作的程序员提供的文档,按自己的理解,自己绘制类图、数据流图、时序图、关键业务流程对应的函数调用关系链等,就能更快的掌握别人的代码。

    如果你还能将你理解到的东西,讲给其他人听,并且讲明白,那Ok,你真的理解了别人交接给你的代码。

     

    再进一步,如果你在理解现有代码的基础上,可以识别出哪些部分实现得逻辑不清晰或有待改善,然后可以结合业务与自己的理解将其重构,那就真的是完全接手了别人的代码,别人的代码与你的代码就没有差别了,它们终将成为你的代码。

    「 最重要的事儿 」
     

    如果你总是看见代码多就发愁,看见代码脏乱差就诅咒埋怨,看见代码逻辑复杂就头疼,搞不清调用关系就放弃,那你可能永远也变不成代码的主人,只能一次又一次被代码蹂躏。

    所以,其实交接代码最重要的事儿,就是:

    不要被浩渺如烟并且陌生怪诞的代码吓得不敢动弹,现在就开始读,立刻,马上,坚持十分钟,再坚持十分钟,你就能妙悟真谛。

    最后,当你再碰到这种事儿的时候,请记住老前辈的这句警世良言:

    那些不能将你击溃的代码,都将成为你成长的垫脚石。

    如果你身边有朋友,正在接手别人代码,被逼的想要重构,请将这篇文章转发给他,普度芸芸众码农,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转载:

    https://www.cnblogs.com/running-runtu/p/9835194.html

  • 相关阅读:
    spring boot 中使用redis session
    关于 JVM 内存的 N 个问题(转)
    在JAVA中记录日志的十个小建议
    spring boot jpa 多数据源配置
    python高性能web框架——Japronto
    毕业 3 年,为何技术能力相差越来越大?——转自阿里技术人生
    如何成为技术大牛——阿里CodeLife
    布式之数据库和缓存双写一致性方案解析(转)
    海量数据存储--分库分表策略详解 (转)
    Linux内核模块简单示例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sunice/p/9835988.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