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阶段
1.人工管理阶段
2.文件系统阶段(缺点:数据冗余、不一致性、数据联系弱)
3.倒排文件系统阶段(数据的更新比较复杂和困难)
4.数据库阶段
二、数据库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数据管理技术进入数据库阶段的标志是20世纪60年代末的三件大事:
IMS系统(层次模型)-----------1968年
DBTG报告(网状系统)---------1969年
E.F.Godd的文章(关系模型)---1970年
三、数据库的定义
数据库(Database)是按照数据结构来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仓库,每个数据库都有一个或多个不同的API用于创建,访问,管理,搜索和复制所保存的数据。
我们也可以将数据存储在文件中,但是在文件中读写数据速度相对较慢。
所以,现在我们使用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来存储和管理的大数据量。所谓的关系型数据库,是建立在关系模型基础上的数据库,借助于集合代数等数学概念和方法来处理数据库中的数据。
RDBMS即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Relational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的特点:
- 1.数据以表格的形式出现
- 2.每行为各种记录名称
- 3.每列为记录名称所对应的数据域
- 4.许多的行和列组成一张表单
- 5.若干的表单组成database
四、RDBMS 术语
在我们开始学习MySQL 数据库前,让我们先了解下RDBMS的一些术语:
- 数据库: 数据库是一些关联表的集合。.
- 数据表: 表是数据的矩阵。在一个数据库中的表看起来像一个简单的电子表格。
- 列: 一列(数据元素) 包含了相同的数据, 例如邮政编码的数据。
- 行:一行(=元组,或记录)是一组相关的数据,例如一条用户订阅的数据。
- 冗余:存储两倍数据,冗余降低了性能,但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
- 主键:主键是唯一的。一个数据表中只能包含一个主键。你可以使用主键来查询数据。
- 外键:外键用于关联两个表。
- 复合键:复合键(组合键)将多个列作为一个索引键,一般用于复合索引。
- 索引:使用索引可快速访问数据库表中的特定信息。索引是对数据库表中一列或多列的值进行排序的一种结构。类似于书籍的目录。
- 参照完整性: 参照的完整性要求关系中不允许引用不存在的实体。与实体完整性是关系模型必须满足的完整性约束条件,目的是保证数据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