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拟合,预防过拟合。


    博客摘自:

      http://blog.csdn.net/heyongluoyao8/article/details/49429629

      http://lbingkuai.iteye.com/blog/1666181

    使用数据挖掘或者机器学习建立模型的目的:使用已经产生的(假设的独立同分布的)数据去训练,然后使用训练好的模型去拟合未来的数据分布。然而现实生活中的数据独立同分布的假设往往不成立。并且在数据量少的情况下,不足以对整个数据集的分布进行估计。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会加入一些手段,防止训练模型过拟合,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

    过拟合为了得到一致假设而使假设变得过度复杂称为过拟合。

         图像表示:

            

         原因:一个过拟合的模型试图连误差(噪音)都去解释(而实际上噪音又是不需要解释的),导致泛化能力比较差,显然就过犹不及了。

      

          另是一种解释:

          在对模型进行训练时,有可能遇到训练数据不够,即训练数据无法对整个数据的分布进行估计的时候,或者在对模型进行过度训练(overtraining)时,常     常会导致模型的过拟合(overfitting)。如下图所示:
            这里写图片描述
           通过上图可以看出,随着模型训练的进行,(polynomial: 多项式) 模型的复杂度会增加,此时模型在训练数据集上的训练误差会逐渐减小,但是在模型的复杂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模型在验证集上的误差反而随着模型的复杂度增加而增大。此时便发生了过拟合,即模型的复杂度升高,但是该模型在除训练集之外的数据集上却不work。

    手段

    •   Early stopping (适当的stopping criterion)

        对模型进行训练的过程即是对模型的参数进行学习更新的过程,这个参数学习的过程往往会用到一些迭代方法,如梯度下降(Gradient descent)学习算法。Early stopping便是一种迭代次数截断的方法来防止过拟合的方法,即在模型对训练数据集迭代收敛之前停止迭代来防止过拟合。
        Early stopping方法的具体做法是,在每一个Epoch结束时(一个Epoch集为对所有的训练数据的一轮遍历)计算validation data的accuracy,当accuracy不再提高时,就停止训练。这种做法很符合直观感受,因为accurary都不再提高了,在继续训练也是无益的,只会提高训练的时间。那么该做法的一个重点便是怎样才认为validation accurary不再提高了呢?并不是说validation accuracy一降下来便认为不再提高了,因为可能经过这个Epoch后,accuracy降低了,但是随后的Epoch又让accuracy又上去了,所以不能根据一两次的连续降低就判断不再提高。

        一般的做法是,在训练的过程中,记录到目前为止最好的validation accuracy,当连续10次Epoch(或者更多次)没达到最佳accuracy时,则可以认为accuracy不再提高了。此时便可以停止迭代了(Early Stopping)。这种策略也称为“No-improvement-in-n”,n即Epoch的次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取,如10、20、30……

    •      数据集扩增

        在数据挖掘领域流行着这样的一句话,“有时候往往拥有更多的数据胜过一个好的模型”。因为我们在使用训练数据训练模型,通过这个模型对将来的数据进行拟合,而在这之间又一个假设便是,训练数据与将来的数据是独立同分布的。即是使用当前的训练数据来对将来的数据进行估计与模拟,而更多的数据往往估计与模拟地更准确。

        因此,更多的数据有时候更优秀。但是往往条件有限,如人力物力财力的不足,而不能收集到更多的数据,如在进行分类的任务中,需要对数据进行打标,并且很多情况下都是人工得进行打标,因此一旦需要打标的数据量过多,就会导致效率低下以及可能出错的情况。所以,往往在这时候,需要采取一些计算的方式与策略在已有的数据集上进行手脚,以得到更多的数据。

        通俗得讲,数据机扩增即需要得到更多的符合要求的数据,即和已有的数据是独立同分布的,或者近似独立同分布的。一般有以下方法:

      • 从数据源头采集更多数据
      • 复制原有数据并加上随机噪声
      • 重采样
      • 根据当前数据集估计数据分布参数,使用该分布产生更多数据等
    •     正则化方法

             正则化方法是指在进行目标函数或代价函数优化时,在目标函数或代价函数后面加上一个正则项,一般有L1正则与L2正则等。

        具体的可以参考:

          http://blog.csdn.net/heyongluoyao8/article/details/49429629

    •   Dropout

        正则是通过在代价函数后面加上正则项来防止模型过拟合的。而在神经网络中,有一种方法是通过修改神经网络本身结构来实现的,其名为Dropout。该方法是在对网络进行训练时用一种技巧(trick),对于如下所示的三层人工神经网络:
                        这里写图片描述
        对于上图所示的网络,在训练开始时,随机得删除一些(可以设定为一半,也可以为1/3,1/4等)隐藏层神经元,即认为这些神经元不存在,同时保持输入层与输出层神经元的个数不变,这样便得到如下的ANN:
                        这里写图片描述
        然后按照BP学习算法对ANN中的参数进行学习更新(虚线连接的单元不更新,因为认为这些神经元被临时删除了)。这样一次迭代更新便完成了。下一次迭代中,同样随机删除一些神经元,与上次不一样,做随机选择。这样一直进行瑕疵,直至训练结束。

  • 相关阅读:
    macOS 上配置 Lua
    Oracle.ManagedDataAccess.dll
    offer
    Costura.Fody
    日志系统
    实战框架ABP
    什么是算法?
    HTTP状态码->HTTP Status Code
    How to untar a TAR file using Apache Commons
    python实践3:cursor() — 数据库连接操作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strongYaYa/p/7284290.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