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弗的神话》里讲述了一个希腊神话,说西西弗被众神惩罚,把一个巨石推向山顶。但石头一到山顶又会自己滚下来,西西弗必须重复这样的苦役,直到永远。加缪用这个例子来说明我们生活的荒谬。
西西弗的行为看上去荒谬且悲观,就像很多人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劳动,却不知道意义何在。在众人眼中的西西弗,身体绷紧,脸上沾满泥土,一步一步的推着巨石,痛苦油然而生。但实际每个人生活的大部分都在循环往复着,我们每天准时上下班,完成一个项目又会有新的项目;学完一门技术,还会有新的技术;看完一本书,还会有下一本书。我们总是有石头去推,甚至找石头去推,但我们未必就感觉到体会西西弗的那种痛苦,我们甚至快乐得,忘我得进行着。
我们认为西西弗痛苦,是因为我们只看到了他身上的重负,而对他自己来说最高的虔诚就是否认众神并且搬掉石头,他也认为自己是幸福的。
哲学的产品
我们小时候常被教导要成为一个什么什么样的人,父母老师的谆谆教导总会在我们的精神世界留下磨灭不掉的影响。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人生观:当人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时候,他信奉的是宿命论和决定论;当朋友在酒桌上劝你“赚钱有什么用,钱再多早晚也就是个死”的时候,他讲的是虚无主义;当人生感悟性的散文告诫你“当下最重要,活出你自己”的时候,它其实就是萨特的代言人。这些其实都是哲学的现有产品,你没有必要亲自学习哲学,可以从现有的人生观中选择一种活下去。但你不信这些现成答案,你开始怀疑,怀疑就是思考的起点。怀疑有助你找到正确的答案。
哲学本身不是一个束之高阁的东西,是一个思辨过程,我们在思考中建立起自己做人做事的准则,比如我们编码,我们设计产品,是带有我们自己或者前人的理念的,带着这种理念去实现的时候,我们认为是有价值的,这种价值感让我们可以快乐的去"推石头"。人们说,“道不同,不相为谋”,也就是表达,他不想和你在一条路上"推石头"。能和一个人从诗词歌赋聊到人生哲学,那就有的谈了。
没有答案
哲学其实是一件很主观的事情,大部分的哲学问题,特别是形而上学(指寻找一个能高于客观世界,能统领一切事物的真理)的问题,按照严格的逻辑实证是无法得到答案的,所以,哲学不可能成为严谨的学科,不可能去严谨的解释这个世界,它只能去描述这个世界。形而上学的问题,也是让很多人迷惑的原因,比如说二元论坚持意识脱离物质独立存在;决定论认为不存在真的随机数,色子的值是由抛色子的力度、角度等等决定的,进而未来是可以预测的;而休谟的怀疑论认为,人们相信因果律其实一种心理错觉,只因为我们发现两件事总一起发生,我们就期待它们再一次发生,但这其中并没有可靠的根据。罗素有一个比喻,假设农场里有一只鸡,每一次看到农场主来,就被喂食物。那么这只鸡就认为 农场主和喂食之间有因果关系。结果这天农场主带来的不是鸡食而是猎枪,农夫把鸡杀了。换句话说,鸡通过毕生的观察仍旧不能证明农场主来和喂食有必然联系或有因果关系;而康德认为,所有的知识都经过人类心灵的加工,就像带着有色眼镜看世界一样,看到的其实不是世界真实的面貌。等等。小辈我只能蜻蜓点水,形而上学的问题容易让人的陷入思维的泥潭,其实几个世纪以来,西方哲学家、科学家们也没少为此吵架。你也不必觉得唯心主义(中国受马克思唯物主义影响大)就是好笑,这是人类的一个认知过程。
如果你继续苦思冥想,不能自拔,是有可能成为《天才向左,疯子向右》里面的人物的。而对于这些没有答案的问题,纠结太多,也是无益的。那么我们如何选择这些思想或理论呢?在科学的世界,当牛顿力学的世界遇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的时候,即使人们相信了一个世纪之久的东西 也有一天被验证是错的了,此时你是否与休谟和罗素产生了共鸣,再微观世界,科学家无法准确的确定粒子的下一个状态(,只能判断。但即使如此,在平常世界我们还是继续使用牛顿力学,因为相对简单实用,产生的误差可以忽略不计。在宏观宇宙,用相对论,到了微观世界,用量子力学。归根到底就是实用。实用我的理解就是能够相对快速准确的达到我们的预期,我们在选择架构和方案的时候也是如此,实用是第一要素。
我们探讨哲学,不说是为了改变世界,先是想知道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自我如何才能获得幸福?但这其实是主观的问题,没有人能告诉你,你的人生意义是什么,如果获得幸福有一个准确的途径,受众又广,只怕在现在的信息时代早就普及了。但是为什么人们还在不断地追问,就是因为这个问题没有唯一答案,但对个人来说可能存在唯一的答案,这个答案就是让你推动生活这块石头而不觉得痛苦的理由。
书山有路,第十九期《哲学家都干了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