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论--最小生成树总结(Prim&&Kruskal)


    今天才写了prim的堆优化,发现kruskal居然比prim跑得快。。。


    回归正题:
    以下是我个人对最小生成树各种算法的理解,以及我的代码。
    以下我将点数称为n,边数称为m;


    Prim
    算法过程(来自百度百科):
    1. 输入:一个加权连通图,其中顶点集合为V,边集合为E;
    2. 初始化:Vnew = {x},其中x为集合V中的任一节点(起始点),Enew = {},为空;
    3. 重复下列操作,直到Vnew = V:
    - a.在集合E中选取权值最小的边< u, v >,其中u为集合Vnew中的元素,而v不在Vnew集合当中,并且v∈V(如果存在有多条满足前述条件即具有相同权值的边,则可任意选取其中之一);
    - b.将v加入集合Vnew中,将< u, v >边加入集合Enew中;
    4. 输出:使用集合Vnew和Enew来描述所得到的最小生成树。
    然后以下是我自己的解释:
    初始时任选一个起点,并加入点集;
    不断将离访问过的点集最近的未访问的点连边(或者说选最短的边),加入点集中,并将连边加入边集(或累加答案);
    这样进行n-1次,每次加入一个点和一条边,结束后就会形成一棵n个节点,n-1条边的树;
    正确性我也懒得证了,自己百度看吧。
    时间复杂度:O(nm)
    代码就不用看了,这个复杂度完全无法接受,必须优化;


    Prim–堆优化
    对于上面的过程,最有优化余地的一步是什么呢?

    不断将离访问过的点集最近的未访问的点连边(或者说选最短的边

    很明显,粗体字部分可以优化(一般来说,将求最小值或最大值从n优化至logn级别都是常见的优化);
    具体方法就是将有可能扩展的边都放入一个小根堆中,每次取最小的,这样可以将每次取最小值的过程优化至log级别的;(不知道堆的同学可以自行百度)
    时间复杂度:低于O(nlogm)
    手写堆又会增加编程复杂度,我们可以使用c++自带的优先队列(priority_queue),这就是一个堆;

    priority_queue< T > (T为类型)(后面括号内为时间复杂度)
    1. T top(void):返回堆顶(即最值);(1)
    2. void pop(void):弹出堆顶;(logn)
    3. void push(T):压入新元素;(logn)
    4. bool empty(void):如果堆为空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1)
    5. int size(void):返回堆的元素数量;(1)
    另一种定义方式:(建议)
    priority_queue< T , vector< T > ,less< T > > (大根堆)
    priority_queue< T , vector< T > ,greater< T > > (小根堆)
    用自定义类型的前提是那个类型有定义小于号(大根堆)/ 大于号(小根堆)
    关于比较符号定义可以看我的代码;


    我的代码:

    //此题来自洛谷P3366 【模板】最小生成树,是一道模板题,大家可以去做一下。
    //我这里存边用的是邻接表,省空间,也方便;
    //也可以用vector来存边
    #include<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struct edge{ //自定义边类
        int to,next,w;
        bool operator > (const edge& y) const { //大于号
            return w>y.w;
        }
    }e[400001];
    int n,m,tot;
    int head[5001]; //邻接表用
    int vis[5001]; //标记点是否访问过
    priority_queue<edge,vector<edge>,greater<edge> > q; //小根堆
    void addedge(int x,int y,int l){ //加边
        tot++;
        e[tot].to=y;
        e[tot].next=head[x];
        e[tot].w=l;
        head[x]=tot;
    }
    int prim(){ //我这里将1作为起点
        for(int i=head[1];i;i=e[i].next){ //将1的邻边都放入优先队列
            q.push(e[i]);
        }
        vis[1]=1;
        int ans=0;
        int left=n-1; //剩余需要加边数
        while(left&&!q.empty()){
            edge t=q.top();
            q.pop();
            if(vis[t.to]){
                continue;
            }
            ans+=t.w;
            left--;
            int u=t.to;
            vis[u]=1;
            for(int i=head[u];i;i=e[i].next){
                int v=e[i].to;
                if(!vis[v]){
                    q.push(e[i]);
                }
            }
        }
        return ans;
    }
    int main(){
        scanf("%d %d",&n,&m);
        for(int i=1;i<=m;i++){
            int x,y,l;
            scanf("%d %d %d",&x,&y,&l);
            addedge(x,y,l);
            addedge(y,x,l);
        }
        int ans=prim();
        printf("%d",ans);
        return 0;
    }

    Kruskal
    算法过程(来自百度百科):
    先构造一个只含 n 个顶点、而边集为空的子图,把子图中各个顶点看成各棵树上的根结点,之后,从网的边集 E 中选取一条权值最小的边,若该条边的两个顶点分属不同的树,则将其加入子图,即把两棵树合成一棵树,反之,若该条边的两个顶点已落在同一棵树上,则不可取(会出现环),而应该取下一条权值最小的边再试之。依次类推,直到森林中只有一棵树,也即子图中含有 n-1 条边为止。
    我的描述:
    将边排序后,从小到大只要不形成环就加边,直到加够n-1条边为止。
    正确性很显然,可以自己去看一下具体证明。
    时间复杂度(暴力判环):低于O(m^2)
    很明显,判环这里可以用并查集优化到近似O(1),那么算法的时间就都会集中在对边进行排序上,时间也就是排序的时间;
    时间复杂度(并查集判环):O(mlogm)
    这样的复杂度在稀疏图优于Prim,稠密图劣于Prim,自己酌情使用。
    Kruskal的好处在于它极易编写,而Prim编写难度较高。


    下来看代码吧:

    //这题也是洛谷P3366,大家可以再写一次Kruskal交一次。
    #include<bits/stdc++.h>
    #define inf 2000000000
    using namespace std;
    struct edge{
        int a,b,w;
    }e[200001];
    int n,m;
    int f[5001];
    int sum=0;
    int find(int x){ //并查集
        return x==f[x]?x:f[x]=find(f[x]);
    }
    void add(int i,int x,int y,int l){
        e[i].w=l;
        e[i].a=x;
        e[i].b=y;
    }
    int cmp(edge x,edge y){
        return x.w<y.w;
    }
    int main(){
        cin>>n>>m;
        for(int i=1;i<=n;i++){
            f[i]=i;
        }
        for(int i=1;i<=m;i++){
            int x,y,l;
            scanf("%d %d %d",&x,&y,&l);
            add(i,x,y,l);
        }
        sort(e+1,e+m+1,cmp);
        int tot=0;
        //Kruskal的主体只有这一个循环
        for(int i=1;i<=m&&tot<=n-1;i++){
            if(find(e[i].a)!=find(e[i].b)){ //判环
                sum+=e[i].w;
                f[find(e[i].a)]=find(e[i].b);
                tot++;
            }
        }
        if(tot==n-1){
            cout<<sum;
        }
        else{
            cout<<"orz";
        }
        return 0;
    }

    交了之后不出意外应该是Kruskal略快于Prim,这是因为这题m较小。
    不过,Kruskal一般情况都足够了,具体看数据范围。
    以上便是我对最小生成树的总结。
    end

  • 相关阅读:
    笔记7-7
    输出九九乘法表
    eclipse配置Maven——菜鸟篇
    IOC和AOP使用扩展之AOP详解实现类
    --------Hibernate框架之双向多对多关系映射
    易买网----------有感
    有关于TreeSet的自我理解
    爱学习当当网----图片的切换,书栏的循环滚动
    有关于购物车买买买?剁手吧
    致童年,一生都无法忘记的技能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stone41123/p/7581292.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