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erl I/O和缓存的关系


    最近在查看日志时,突然发现信息没有及时写入日志,研究了很久,突然醒悟:原来是print的缓存原因。

    顺着这个详细了解了下perl里的IO缓存机制:

    1.正常情况下,操作系统的读写都有缓存(buffer/cache),不同操作系统缓存大小不同,大约8K字节,目的是提高处理效率。因为读写磁盘是一个很低效的操作(相对于内存),累积起来一次读写大量数据会比每次读写少量数据快很多。

    2.如果文件句柄是链接到终端的,比如STDOUT(也可以是其他句柄)输出到终端,那么perl标准IO库会默认设置为行缓冲模式,它有两个性质:a)遇到换行符会输出缓存内容;b)遇到从终端读(STDIN)则输出缓存。所以在终端上运行程序一般都会立刻输出内容,除非没有加换行符。

    3.如果文件句柄是链接到文件的,如:

    STDOUT被重定向到文件
    % ./favorite > OUTPUT

    那么它就不是行缓冲模式,而是会等到缓冲区满或者程序结束再输出。

    这种情况下有时候就会出现文件内容一直为空,或者交互的时候一直在等待的问题。

    4.有一个例外是STDERR,始终都默认为行缓冲模式。

    5.如果想要取消缓冲模式,可以使用

    $| = 1;
    或者
    $fh->autoflush(1);

    之后,perl会立刻输出缓冲区内容。

    6.举例:

    print "FILE LISTING OF DIRECTORY $dir:
    ";
    print "---------------------------------
    ";
    system("ls -l $dir");
    print "---------------------------------
    ";

    如果是输出到终端或者设置了缓冲区立刻输出,那么它的输出顺序是正确的。如果输出重定向到文件,那么头两行print内容会在缓冲区内,而system()的内容在子进程运行结束后先输出进文件中,然后缓存的print内容在整个进程结束后才会写入文件,顺序就变化了。

    7.STDOUT和STDERR输出到一个地方,并且使用缓存机制,当程序发生错误时,由于STDERR是行缓存的,所以它会先于STDOUT输出出来。

    8.如果程序自身结束了,或者自己调用了die/exit等函数退出,那么缓冲区内容会最后输出出来。但是如果进程是被kill掉的,它的缓冲区内容就来不及输出。所以如果程序没有及时清空缓存,那么被kill之后,在日志文件里会没有数据或者只有部分不完整的数据(上一次buffer满了之后的输出)。

    解决办法:在脚本中加入autoflush,每次print都直接输出,不进入buffer。

    参考https://perl.plover.com/FAQs/Buffering.html

  • 相关阅读:
    mysql远程登录
    Linux下FTP服务器配置与管理
    linux编程的相对路径问题解决
    ERROR 1935_WIN7注册表大小的限制
    linux下jdk,tomcat的安装和配置
    使用Validator.validateAll验证Form
    mysql常用命令集合
    B or D
    Delphi开发日志系列文章的示例源码
    delphi开发日志——主窗体,程序管家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starRebel/p/8359455.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