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avascript 作用域链与执行环境


    前言:这是笔者学习之后自己的理解与整理。如果有错误或者疑问的地方,请大家指正,我会持续更新!

      作用域、作用域链、执行环境、执行环境栈以及 this 的概念在 javascript 中非常重要,本人经常弄混淆,这里梳理一下:

    1. 局部作用域函数内部的区域,全局作用域就是 window;
    2. 作用域链取决于函数被声明时的位置,解析标识符的时候就先找当前作用域,再向外查找,直到全局,这样一个顺序;和函数在哪里调用无关;
    3. 执行环境就是函数可访问的数据和变量的集合,也就是函数的作用域链上的所有数据和变量;
    4. 执行环境栈就是根据代码执行顺序,各执行环境按照栈的形式逐层访问,并且用完了退出来扔掉;如果当前执行环境(存放当前作用域链里的数据和变量)找不到变量,那就是找不到了,不会往之前的那个执行环境查找,它和作用域链是不同的;

    作用域

      JavaScript 没有块级作用域的概念,只有函数级作用域:变量在声明它们的函数体及其子函数内是可见的。

      作用域就是变量和函数的可访问范围,控制着变量和函数的可见性与生命周期,在 JavaScript 中变量的作用域有全局作用域和局部作用域。

      变量没有在函数内声明或者声明的时候没有带 var 就是全局变量,拥有全局作用域。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function test1(){
                    a = 1;//全局变量,只有在当前函数运行时,才有效
                }
                test1();
                console.log(a);//1       注意test1函数必须运行,不然找不到a
            </script>

      全局变量可以当做 window 对象的属性用,他们是一样的。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var b = 1;//全局变量
                console.log(b === window.b);//true  全局变量可以当做window对象的属性用,他们是一样的;
            </script>

      window 对象的所有属性拥有全局作用域,在代码任何地方都可以访问。

      函数内部声明的变量就是局部变量,只能在函数体内使用,函数的参数虽然没有使用 var 但仍然是局部变量。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var c = 1;//全局变量
    //            console.log(d);//ReferenceError: d is not defined    引用错误,当前作用域就是最外层作用域,依然找不到d
                function test2(d){
                    console.log(c);//1   全局变量,哪都可以访问;(先找当前作用域,找不到,就向外层作用域找,直到window最外层,找到了)
                    console.log(d);//3   形参是局部变量,只有当前作用域下可以访问
                }
                test2(3);
            </script>

    作用域链

      作用域链取决于函数被声明时的位置,解析标识符的时候就先从当前作用域开始找,在当前作用域中无法找到时,引擎就会在外层嵌套的作用域中继续查找,直到找到该变量,或抵达最外层的作用域(也就是全局作用域)为止;它的路线已经被定死了,和函数在哪里运行无关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var a = 1;
                var b = 2;
                var c = 3;
                var d = 4;
                function inner(d) {//它的作用域链是inner---全局
                    var c = 8;
                    console.log(a);//1  当前作用域找不到a,去全局作用域找到了a=1
                    console.log(b);//2  当前作用域找不到b,去全局作用域找到了b=2
                    console.log(c);//8  当前作用域找到了c=8
                    console.log(d);//7  当前作用域找到了d=7,形参也是局部作用域
                //    console.log(e);//ReferenceError: e is not defined   引用错误,找不到e, 它的作用域链是inner---全局
                    console.log(a+b+c+d);//18
                }
                function outter(e) {
                    var a = 5;//inner()的作用域链是inner---全局,所以这个a相当于无效
                    var b = 6;//inner()的作用域链是inner---全局,所以这个a相当于无效
                    inner(7);
                }
                outter(999);//这个999无效,里面的e根本找不到
            </script>

      在多层的嵌套作用域中可以定义同名的标识符,这叫作“遮蔽效应”,内部的标识符“遮蔽”了外部的标识符

      通过 window.a 这种技术可以访问那些被同名变量所遮蔽的全局变量。但非全局的变量如果被遮蔽了,无论如何都无法被访问到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var a = 'Lily';
                var b = 'Lucy';
                function outer() {
                    var b = 'Jesica';
                    var c = 'Susan';
                    function inner(c) {
                        console.log(a);//Lily  
                        console.log(window.b);//Lucy
                        console.log(b);//Jesica
                        console.log(c);//Jenifer
                    }
                    inner('Jenifer');
                }
                outer();
            </script>    

    执行环境

      执行环境(execution context),也叫执行上下文。每个执行环境都有一个变量对象(variable object),保存函数可访问的所有变量和数据(也就是函数的作用域链上的所有数据和变量)。我们的代码访问不到它,它是给引擎使用的。

      执行环境栈,当执行进入一个函数时,函数的执行环境就会被推入一个栈中。而在函数执行完之后,栈将其执行环境移除,它里面的变量和数据会被标记清除,等待垃圾回收,再把控制权返回给之前的执行环境。javascript 程序中的执行正是由这个机制控制着。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当前执行环境(存放当前作用域链里的数据和变量)找不到变量,那就是找不到了,不会往之前的那个执行环境查找,和作用域链是不一样的

      代码的执行顺序也不全是一行一行的执行,而是和函数的调用顺序有关:

    • 代码进入全局执行环境,全局执行环境放入环境栈;
    • 当执行到一个函数时,就把这个函数的执行环境推入到环境栈顶端,之前的执行环境往后;
    • 全局执行环境最先进入,所以一直在底端;就和栈的概念差不多;
    • 函数执行完之后,再把它的执行环境从作用域链顶端移除,它保存的数据和函数都被标记清除,等待垃圾回收;
    • 控制权交给之前的执行环境,继续往下执行;
    • 当页面关闭时,全局执行环境才销毁;
     1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2     var a = 1;
     3     var b = 2;
     4     var c = 3;
     5     var d = 4;
     6     function inner(d) {//它的作用域链是inner---全局
     7         var c = 8;
     8         console.log(a);//1  当前作用域找不到a,去全局作用域找到了a=1
     9         console.log(b);//2  当前作用域找不到b,去全局作用域找到了b=2
    10         console.log(c);//8  当前作用域找到了c=8
    11         console.log(d);//7  当前作用域找到了d=7,形参也是局部作用域
    12     //    console.log(e);//ReferenceError: e is not defined   引用错误,找不到e, 它的作用域链是inner---全局
    13         console.log(a+b+c+d);//18
    14     }
    15     function outter(e) {
    16         var a = 5;//inner()的作用域链是inner---全局,所以这个a相当于无效
    17         var b = 6;//inner()的作用域链是inner---全局,所以这个a相当于无效
    18         inner(7);
    19     }
    20     outter(999);//这个999无效,里面的e根本找不到
    21 </script>

      以上代码的执行顺序:

    • 代码执行进入全局执行环境,并对全局执行环境中的代码进入声明提升;    
    • 执行第2行,赋值 a=1; 然后第3行赋值 b=2; 然后第4行赋值 c=3; 然后第5行赋值 d=4;
    • 执行第20行,调用 outer(999) 函数,然后进入outer(999) 函数执行环境,声明提升,并将实参999传给形参 e;现在环境栈中有两个执行环境,outer(999) 是当前执行环境;
    • 执行第16行,赋值 a=5; 然后第17行赋值 b=6;    
    • 执行第18行,调用 inner(7) 函数,然后进入 inner(7) 函数执行环境,声明提升,并将实参7传给形参d;
    • 执行第7行,赋值 c=8; 然后运算并输出;

    代码优化

      由于在作用域链上查找变量是需要消耗性能的,我们应该尽快的找到变量,所以在函数多层嵌套的时候,我们应尽可能的使用函数内部的局部变量;

      我们在函数内部使用全局变量可以说是一种跨作用域操作,如果某个跨作用域的值在函数的内部被多次使用,那么我们就把它存储到局部变量里,这样可以提高性能。

  • 相关阅读:
    oracle 认证方式
    Oracle
    深入理解Java的接口和抽象类
    mongoDB的学习【小白的福音】
    对于vertical-align的学习
    flex的学习 flexBox的学习
    用伪类添加翘边阴影::before和::after
    icon小图标
    url 中的 ? 和 & 还有 # 的作用
    解决img的1px空白问题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sspeng/p/6533825.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