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QL Server(00):触发器


    一、概念

    触发器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存储过程,不由用户直接调用。

    创建触发器时会对其进行定义,以便在对特定表或列作特定类型的数据修改时执行。

    触发器可以查询其他表,而且可以包含复杂的SQL语句。 它们主要用于强制服从复杂的业务规则或要求。 例如,您可以根据客户当前的帐户状态,控制是否允许插入新订单。

    触发器也可用于强制引用完整性,以便在多个表中添加、更新或删除行时,保留在这些表之间所定义的关系。

    二、使用触发器优缺点

    1. 触发器可通过数据库中的相关表实现级联更改;通过级联引用完整性约束可以更有效地执行这些更改。
    2. 触发器可以强制比用 CHECK 约束定义的约束更为复杂的约束。与 CHECK 约束不同,触发器可以引用其它表中的列。例如,触发器可以使用另一个表中的 SELECT 比较插入或更新的数据,以及执行其它操作,如修改数据或显示用户定义错误信息。
    3. 触发器还可以强制执行业务规则
    4. 触发器也可以评估数据修改前后的表状态,并根据其差异采取对策。

    尽管触发器有很多优点,但是在实际的项目开发中,特别是OOP思想的深入,触发器的弊端也逐渐突显,主要:

    1. 过多的触发器使得数据逻辑变得复杂
    2. 数据操作比较隐含,不易进行调整修改
    3. 触发器的功能逐渐在代码逻辑或事务中替代实现,更符合OO思想。

    使用触发器需慎重。

    三、语法

    CREATE TRIGGER trigger_name 
    ON {table_name | view_name} 
    {FOR | After | Instead of } [ insert, update,delete ]
    AS           
        sql_statement

    四、触发器类型

    SQL Server 包括两种常规类型的触发器:数据操作语言 (DML) 触发器和数据定义语言 (DDL) 触发器。

    当INSERT、UPDATE 或 DELETE 语句修改指定表或视图中的数据时,可以使用 DML 触发器。

    DDL 触发器激发存储过程以响应各种 DDL 语句,这些语句主要以CREATE、ALTER 和 DROP 开头。 DDL 触发器可用于管理任务,例如审核和控制数据库操作。

    1、数据操作语言 (DML) 触发器

    通常说的触发器就是DML触发器。

    DML 触发器在 INSERT、UPDATE 和 DELETE 语句上操作,并且有助于在表或视图中修改数据时强制业务规则,扩展数据完整性。

    DML触发器又分以下分类:

    1、After触发器

    After触发器要求只有执行某一操作insert、update、delete之后触发器才被触发,且只能定义在表上。

    1. insert触发器
    2. update触发器
    3. delete触发器

    2、Instead of 触发器

    Instead of 触发器表示并不执行其定义的操作(insert、update、delete)而仅是执行触发器本身。既可以在表上定义instead of触发器,也可以在视图上定义。

    2、数据定义语言 (DDL) 触发器

    在SQL Server2005后又增加了DDL触发器。

    DDL 触发器将激发存储过程以响应事件。但与 DML 触发器不同的是,它们不会为响应针对表或视图的 UPDATE、INSERT 或 DELETE 语句而激发。相反,它们将为了响应各种数据定义语言 (DDL) 事件而激发。这些事件主要与以关键字 CREATE、ALTER 和 DROP 开头的 Transact-SQL 语句对应。执行 DDL 式操作的系统存储过程也可以激发 DDL 触发器。

    DDL 触发器使用场合:

    • 要防止对数据库架构进行某些更改。
    • 希望数据库中发生某种情况以响应数据库架构中的更改。
    • 要记录数据库架构中的更改或事件。

    五、DML触发器具体应用

    在触发器实际应用中,主要还是建立约束以及级联更新。

    inserted与deleted表

    触发器有两个特殊的表:插入表(instered表)和删除表(deleted表)。这两张是逻辑表也是虚表。有系统在内存中创建者两张表,不会存储在数据库中。而且两张表的都是只读的,只能读取数据而不能修改数据。

    这两张表的结果总是与被改触发器应用的表的结构相同。当触发器完成工作后,这两张表就会被删除。Inserted表的数据是插入或是修改后的数据,而deleted表的数据是更新前的或是删除的数据。

    1、insert触发器

    原理:当触发INSERT触发器时,新的数据行就会被插入到触发器表和inserted表中。inserted表是一个逻辑表,它包含了已经插入的数据行的一个副本。inserted表包含了INSERT语句中已记录的插入动作。inserted表还允许引用由初始化INSERT语句而产生的日志数据。触发器通过检查inserted表来确定是否执行触发器动作或如何执行它。inserted表中的行总是触发器表中一行或多行的副本。

    场景:增加学生信息时,要校验其年龄,暂定其年龄必须大于18,否则新增失败

    作用:校验约束

    --触发器新增:只允许录取18岁以上学生
    IF OBJECT_ID (N'TRIGER_Students_Insert', N'tr') IS NOT NULL
        DROP TRIGGER TRIGER_Students_Insert;
    GO
    
    CREATE TRIGGER TRIGER_Students_Insert
    ON Students
    FOR INSERT
    AS
        declare @age int
        select @age=COUNT(Students.ID) FROM Students INNER JOIN inserted ON Students.ID =inserted.ID    
        PRINT @age
        if(@age<18)
        begin
            raiserror('学生年龄必须要大于18哦',16,8)
            rollback tran
        end

    2、update触发器

    原理:可将UPDATE语句看成两步操作:即捕获数据前像(before image)的DELETE语句,和捕获数据后像(after image)的INSERT语句。当在定义有触发器的表上执行UPDATE语句时,原始行(前像)被移入到deleted表,更新行(后像)被移入到inserted表。

    触发器检查deleted表和inserted表以及被更新的表,来确定是否更新了多行以及如何执行触发器动作。

    可以使用IF UPDATE语句定义一个监视指定列的数据更新的触发器。这样,就可以让触发器容易的隔离出特定列的活动。当它检测到指定列已经更新时,触发器就会进一步执行适当的动作,例如发出错误信息指出该列不能更新,或者根据新的更新的列值执行一系列的动作语句。

    场景:专业信息ID修改,对应的学生信息中专业ID也相应进行修改

    --更新触发器:更新专业ID时,同时更新学生的专业信息
    IF OBJECT_ID (N'TRIGER_Majors_Update', N'tr') IS NOT NULL
        DROP TRIGGER TRIGER_Majors_Update;
    GO
    
    CREATE TRIGGER TRIGER_Majors_Update
    ON Majors
    FOR UPDATE
    AS
        IF UPDATE(ID)
        UPDATE Students Set MajorID=inserted.ID
        FROM Students,deleted,inserted
        WHERE Students.MajorID = deleted.ID

    3、delete触发器

    原理:当触发DELETE触发器后,从受影响的表中删除的行将被放置到一个特殊的deleted表中。deleted表是一个逻辑表,它保留已被删除数据行的一个副本。deleted表还允许引用由初始化DELETE语句产生的日志数据。

    使用DELETE触发器时,需要考虑以下的事项和原则:

    • 当某行被添加到deleted表中时,它就不再存在于数据库表中;因此,deleted表和数据库表没有相同的行。
    • 创建deleted表时,空间是从内存中分配的。deleted表总是被存储在高速缓存中。
    • 为DELETE动作定义的触发器并不执行TRUNCATE TABLE语句,原因在于日志不记录TRUNCATE TABLE语句。

    场景:学校某选修课取消。

    处理逻辑:在删除课程的同时,需要删除该课程的选课信息。

    --删除触发器:删除课程时,同时删除该课程的选课信息
    IF OBJECT_ID (N'TRIGER_Courses_Delete', N'tr') IS NOT NULL
        DROP TRIGGER TRIGER_Courses_Delete;
    GO
    
    CREATE TRIGGER TRIGER_Courses_Delete
    ON Courses
    FOR DELETE
    AS
        DELETE SC
        FROM SC,deleted     
        WHERE SC.CourseID = deleted.ID

    4、Instead Of 触发器

    用Instead Of触发器实现与实例3相同的功能,具体实现代码如下:

    --Instead Of触发器:删除课程时,同时删除该课程的选课信息
    IF OBJECT_ID (N'TRIGER_Courses_Instead_Delete', N'tr') IS NOT NULL
        DROP TRIGGER TRIGER_Courses_Instead_Delete;
    GO
    
    CREATE TRIGGER TRIGER_Courses_Instead_Delete
    ON Courses
    Instead Of DELETE
    AS
        declare @courseId int
        --获取要删除的课程ID
        SELECT @courseId=ID FROM deleted
        --删除选课信息
        DELETE FROM SC WHERE CourseID = @courseId
        --删除课程信息
        DELETE FROM Courses WHERE ID=@courseId

    六、触发器相关操作

    1、删除触发器

    drop trigger 触发器名称

    删除多个触发器:drop trigger 触发器名称,触发器名称

    2、重命名触发器

    用查询分析器重命名或

    exec sp_rename 原名称, 新名称

    sp_rename 是 SQL Server自带的一个存储过程,用于更改当前数据库中用户创建的对象的名称,如表名、列表、索引名等。

    3、查看数据库中所有的触发器

    select * from sysobjects where xtype='TR'

    sysobjects 保存着数据库的对象,其中 xtype 为 TR 的记录即为触发器对象。在 name 一列,我们可以看到触发器名称。

    4、sphelptext 查看触发器内容

    exec sp_helptext '触发器名称'

    5、sp_helptrigger 用于查看触发器的属性

    sp_helptrigger 有两个参数:第一个参数为表名;第二个为触发器类型,为 char(6) 类型,可以是 INSERT、UPDATE、DELETE,如果省略则显示指定表中所有类型触发器的属性。

    exec sp_helptrigger tbl

    七、递归、嵌套触发器

    1、递归触发器

    递归分两种,间接递归和直接递归。我们举例解释如下,假如有表1、表2名称分别为 T1、T2,在 T1、T2 上分别有触发器 G1、G2。

    • 间接递归:对 T1 操作从而触发 G1,G1 对 T2 操作从而触发 G2,G2 对 T1 操作从而再次触发 G1...
    • 直接递归:对 T1 操作从而触发 G1,G1 对 T1 操作从而再次触发 G1...

    2、嵌套触发器

    类似于间接递归,间接递归必然要形成一个环,而嵌套触发器不一定要形成一个环,它可以 T1->T2->T3...这样一直触发下去,最多允许嵌套 32 层。

    3、设置直接递归

    默认情况下是禁止直接递归的,要设置为允许有两种方法:

    exec sp_dboption 'dbName', 'recursive triggers', true

    也可以EM:数据库上点右键->属性->选项。

    4、设置间接递归、嵌套

    默认情况下是允许间接递归、嵌套的,要设置为禁止有两种方法:

    exec sp_configure 'nested triggers', 0 --第二个参数为 1 则为允许

    也可以EM:注册上点右键->属性->服务器设置。

    八、触发器回滚

    我们看到许多注册系统在注册后都不能更改用户名,但这多半是由应用程序决定的, 如果直接打开数据库表进行更改,同样可以更改其用户名,在触发器中利用回滚就可以巧妙地实现无法更改用户名。

    create trigger tr
    on 表名
    for update
    as
        if update(userName)
            rollback tran

    关键在最后两句,其解释为:如果更新了 userName 列,就回滚事务。

    九、禁用、启用触发器

    禁用:

    alter table 表名 disable trigger 触发器名称

    启用:

    alter table 表名 enable trigger 触发器名称

    如果有多个触发器,则各个触发器名称之间用英文逗号隔开。

    如果把“触发器名称”换成“ALL”,则表示禁用或启用该表的全部触发器。

  • 相关阅读:
    SPA架构的优点和缺点以及一些思考
    我们为什么要尝试前后端分离
    HTTP协议详解
    前后端分离 与 不分离
    描述一下 cookies,sessionStorage 和 localStorage 的区别
    Express中间件的意思 next()的方法
    Java笔记1Java相关概念和如何实现跨平台
    去掉EditPlus自动备份bak文件
    Java配置环境变量
    Java初学者入门应该掌握的30个概念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springsnow/p/9598866.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