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好多次,感觉这一次才算是真正理解了
#pragma pack(4)//可手动指定对齐值
typedef struct DDD
{
char a;//1 起始位置可为1,2,3,4,5……. 这个放在位置1
short b;//2起始位置可为1,2,4,6,8….. 这个需要放在位置2,故之前补1
int c;//4 起始位置可为1,4,8,16……. 这个需要放在位置4,刚好是4
double d;//8 起始位置可为1,8,16,24,32…..这个需要放在位置8,刚好是8
char e;//1 这个需要放在位置9,刚好是9
}AAA;//在最后,需要对整个结构体对齐,对齐方式是min(系统默认对齐值,max(char,int ,double) )
#pragma pack(4) //用于指定在最后对齐的方式,和结构体中变量最大的长度相比取最小值进行外部对齐
1、 首先按照结构体内部数据成员进行对齐
2、 其次在内部对齐后在对整个结构体进行对齐
下面具体来说,内部对齐时,每一个成员都按照自身大小的整数倍进行对齐,比如说int类型,必须放在起始位置为1、4、8、16….等位置。
在内部对齐完成后,要对整个结构体进行对齐,这是的对齐方式就是min(系统默认对齐值,max(char,int ,double) )
说明:这里说从1开始,实际上内存里地址是从0开始的,但是不影响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