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马程序员——JAVA学习笔记五(异常)


    1,     异常:是在运行时期发生的不正常情况。
    在java中用类的形式对不正常情况进行了描述和封装对象。描述不正常的情况的类,就称为异常类。
     
    以前正常流程代码和问题处理代码相结合,现在将正常流程代码和问题处理代码分离,提高阅读性。
    其实异常就是java通过面向对象的思想将问题封装成了对象,用异常类对其进行描述。
    不同的问题用不同的类进行具体的描述。比如角标越界、空指针异常等等。
    问题很多,意味着描述的类也很多,将其共性进行向上抽取,形成了异常体系。
     
    不正常情况分成了两大类:
    Throwable:无论是error,还是异常、问题,问题发生就应该可以抛出,让调用者知道并处理。
         //该体系的特点就在于Throwable及其所有的子类都具有可抛性。
         可抛性到底指的是什么呢?怎么体现可抛性呢?
         其实是通过两个关键字来体现的。
         throws throw,凡是可以被这两个关键字所操作的类和对象都具备可抛性。
     
         |--1,一般不可处理的:Error
              特点:是由jvm抛出的严重性问题。
              这种问题发生,一般不针对性处理,直接修改程序。
         |--2,可以处理的:Exception
     
    该体系的特点:
         子类的后缀名都是用其父类名作为后缀,阅读性很强。
     
    1,编译时被检测异常:只要是Exception和其子类都是,除了特殊子类RuntimeException体系。
    这种问题一旦出现,希望在编译时就进行检测,让这种问题有对应的处理方式。
    这样的问题都可以针对性的处理。
     
    2,编译时不检测异常(运行时异常):就是Exception中的RuntimeException和其子类。
    这种问题的发生,无法让功能继续,运算无法运行,更多是因为调用的原因导致的或者引发了内部状态的改变导致的。
    那么这种问题一般不处理,直接编译通过,在运行时,让调用者调用时的程序强制停止,让调用者对代码进行调整。
    所以自定义异常时,要么继承Exception,要么继承RuntimeException。
      
    2,    Error和RuntimeException类的所有异常称为未检查异常,所有的其它称为已检查异常,编译器将检查是否为所有的已检查的异常提供了异常处理器。一下问题需处理:
    1,用户输入错误。
    2,设备错误。
    3,物理限制。
    4,代码错误。
     
    派生于RuntimeException的异常包含于一下几种情况:
        错误的类型转换。
        数组的访问越界。
        访问空指针。
    不是派生于RuntimeException的异常包括:
        试图在文件末尾后面读取数据。
        试图打开一个不存在的文件。
        试图根据给定的字符串查找Class对象,而这个字符串表示的类并不存在。
     
     
       下面四中情况时需要抛出异常:
    1,调用一个抛出已检查异常的方法。
    2, 程序运行过程中发现错误,并且利用throw语句抛出一个已检查异常。
    3, 程序出现错误,例如,a[-1]= 0会抛出一个ArrayIndexOutException这样的未检查异常。
    4,Java虚拟机和运行时库出现的内部错误。
    前两种情况必须告诉调用这个方法的程序员有可能抛出异常。
     
    3,    异常处理的捕捉形式:
    可以对异常进行针对性处理的方式。
     
    具体格式是:
    try{
         //需要被检测异常的代码。
    }
    catch(异常类 变量) //该变量用于接收发生的异常对象
    {
         //处理异常的代码。
    }
    finally{
         //一定会执行的代码;
    }
    注意:
    finally代码块只有一种情况不会被执行,就是在之前执行了System.exit(0)。
     
    处理过程:
    try中检测到异常会将异常对象传递给catch,catch捕获到异常进行处理。
    finally里通常用来关闭资源。比如:数据库资源,IO资源等。
    需要注意:try是一个独立的代码块,在其中定义的变量只在该变量块中有效。
    如果在try以外继续使用,需要在try外建立引用,在try中对其进行初始化。IO,Socket就会遇到。
     
    4,    异常处理的原则:
    1,函数内容如果抛出需要检测的异常,那么函数上必须要声明。
    否则,必须在函数内用try/catch捕捉,否则编译失败。
     
    2,如果调用到了声明异常的函数,那么try/catch,要么throws,否则编译失败。
     
    3,什么时候catch,什么时候throws呢?
    功能内容可以解决,用catch。
    解决不了,用throws告诉调用者,由调用者解决。
     
    4,一个功能如果抛出了多个异常,那么调用时,必须有对应多个catch进行针对性处理。
    内部有几个需要检测的异常,就抛几个异常,抛出几个,就catch几个。
    JAVA7中可以合并多个catch子句。
    在catch子句中重新抛新的异常时,应该使用newexceptions.init(oldexception)。然后调用new.getCause()可以得到原来的异常。
    如果在一个方法中发生了一个已检查异常,而不允许抛出它,那么包装技术就十分有用,将它包装成一个运行时异常类。如果只想记录一个异常,再重新将它抛出:如
    try{
    access the database
    } catch( exception e) {
     logger.log(level, message, e);
    throw e;
    }
    但是在java7之前是有问题的,假设用在 public void updateRecord() throws SQLException。编译器会指出该方法可以抛出任何Excep而不只是SQLException。现在这个问题有所改进,编译器会跟踪到e来自try块,假设这个try块中仅有的已检查异常是SQLException实例,并且在catch块中没有被改变,将外围方法声明为Throws SQLExceptions就是合法的。
     
    5,    try catch finally 代码块组合特点:
    1,try catch finally
    2,try catch(多个)当没有资源需要释放时,可以不用定义finally。
    3,try finally 异常无法直接catch处理,但是资源必须关闭。
     
    示例:
    void show() throws Exception{
         try{
              //开启资源
              throw new Exception();
         }finally{
              //关闭资源
         }
    }
    当finlly子句中包含return语句时,将会出现一种意想不到的结果。如果用return语句从try语句块中退出时,在方法返回前,finlly子句的内容将会被执行。
    如果finlly中也有return语句,则这个返回值将会覆盖原始的返回值。
     
    强烈建议独立使用try catch 和try finally语句块,这样可以提高代码的清晰度。例如
    InputStream in = ....
    try {
        try {
            code that might throw exception
        }
        finally {
            in.close();
        }
    }
        catch(IOException e){
        show error message
    }
    带资源的Try块,try{
    work with the resource
    } finlly {
    close the resource
    }
    如果资源属于一个实现了AutoCloseble接口的类,当try块退出时,会自动调用res.close()。
     
    6,    异常的注意事项:
    1,RuntimeException以及其子类如果在函数中被throw抛出,可以不用在函数上声明。
    2,子类在覆盖父类方法时,父类的方法如果抛出了异常,那么子类的方法只能抛出父类的异常或者该异常的子类。
    3,如果父类抛出多个异常,那么子类只能抛出父类异常的子集。
    简单说:子类覆盖父类只能抛出父类的异常或者子类的子集。
     
    注意:
    如果父类的方法没有抛出异常,那么子类覆盖时绝对不能抛,就只能try。
     
    7,    堆栈跟踪(Stack trace)是一个方法调用过程的列表,StackTraceElement类具有详细信息。
     
    8,    断言机制允许在测试期间向代马中插入一些检查语句,当代码发布时,这些插入语句将会被自动移走。
    形式: assert: 条件  或者 assert 条件:表达式
    这两种形式都会对条件进行检测,如果结果为false,则抛出一个AssertinError异常,在第二种形式中,表达式将传入AssertionError的构造器,并转换为一个消息字符串。启用断言:java -enableasserting (-disableasserting)或者-ea(-da),在某一个包中,则:-ea:package
     
    9,    包:packeage,没有则称为无名包。
    对类文件进行分类管理。
    给类提供多层命名空间。
    写在程序文件的第一行。
    类名的全称的是  包名.类名。
    包也是一种封装形式。
     
    包与包之间的类进行访问,被访问的包中的类必须是public的,被访问的包中的类的方法也必须是public的。
     
    包之间的访问 
    被访问的包中的类权限必须是public的。
    类中的成员权限:public或者protected
    protected是为其他包中的子类提供的一种权限
     
    无名包和有包名中的类在一起,没有package,则为无名包。
    一个类中只有一个public类,且源文件必须和类名一样,如果都没有public,则源文件名随意。
    当导入同一个类名时,
    使用无名包必须在同一个目录下。
    com.solaire.enhance.Week 有包名为主 ,则是和com.solaire.enhance.*,则是无包名为主。同是
    有包名,则要加全称路径。
     
    import
    简化类名。
    一个程序文件中只有一个package,但可以有多个import。
    JAVA5可以提供静态导入。
     
    10,    JAR包:
    Java的压缩包。
    方便项目的携带。
    方便于使用,只要在classpath设置jar路径即可。
    数据库驱动,SSH框架等都是以jar包体现的。
     
    Jar包的操作
    通过jar.exe工具对jar的操作。
    创建jar包
    jar  -cvf  mypack.jar  packa packb
    查看jar包
    jar  -tvf  mypack.jar   [>定向文件]
    解压缩
    jar  -xvf  mypack.jar
    自定义jar包的清单文件
    jar –cvfm  mypack.jar  mf.txt  packa packb

     

     
  • 相关阅读:
    【LuoguP4770】[NOI2018] 你的名字
    【LuoguP5171】Earthquake
    【LuoguP3747】[六省联考2017] 相逢是问候
    【LuoguP4916】魔力环
    YOLO2:实时目标检测视频教程,视频演示, Android Demo ,开源教学项目,论文。
    谷歌发布 TensorFlow Lite [官方网站,文档]
    Chinese-Text-Classification,用卷积神经网络基于 Tensorflow 实现的中文文本分类。
    Chinese-Text-Classification:Tensorflow CNN 模型实现的中文文本分类器[不分词版]
    Hinton's paper Dynamic Routing Between Capsules 的 Tensorflow , Keras ,Pytorch实现
    谷歌开发者:看可口可乐公司是怎么玩转TensorFlow的?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solaire/p/4180246.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