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AP理论-解析


     
        分布式系统的CAP理论:理论首先把分布式系统中的三个特性进行了如下归纳:
    ● 一致性(C):在分布式系统中的所有数据备份,在同一时刻是否同样的值。(等同于所有节点访问同一份最新的数据副本)
    ● 可用性(A):在集群中一部分节点故障后,集群整体是否还能响应客户端的读写请求。(对数据更新具备高可用性)
    ● 分区容错性(P):以实际效果而言,分区相当于对通信的时限要求系统如果不能在时限内达成数据一致性,就意味着发生了分区的情况,必须就当前操作在C和A之间做出选择。
     

    与可用的决择


        CAP理论就是说在分布式存储系统中,最多只能实现上面的两点。而由于当前的网络硬件肯定会出现延迟丢包等问题,所以分区容忍性是我们必须需要实现的。所以我们只能在一致性和可用性之间进行权衡,没有NoSQL系统能同时保证这三点。(也就是说要么满足CP,要么满足AP)
     

    为什么Eureka比ZK更适合构建服备注册与发现

    CAP原理,Eureka是基于AP原则构建,ZK是基于CP原则来构建,相对于一个服务访问来讲,在出现问题时能够访问是最重要的,可能访问的数据出现不一致现象,但总比访问不到报错更合理。

  • 相关阅读:
    mysql给数据库字段赋值为随机数
    利用lList集合中的subList进行分页
    redis中分页缓存数据
    ios账号第三方登录,判断是否是Ios账号
    通过ip查询ip地址
    MySQL
    排序算法
    139. 单词拆分
    138. 复制带随机指针的链表
    137. 只出现一次的数字 II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snowwhite/p/9275083.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