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个步骤把资料转换成知识


    1、明确你要关注的方向,控制在3-5个

    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3-5个长期关注方向,为每个方向建立知识库。每隔一、二年会增加一些短期的关注方向和目标。

    人的精力有限,明确你的方向和目的,不要关注太多的方向。当你关注方面过多的时候,信息过载就出现了。

    2、确定关注的边界

    花些时间确定关注范围,比如行业期刊、杂志,行内专家名人的BLOG和微博。去看看BLOG上的历史文章,把有用的部分进行摘录和整理。
    对我来说现在新闻、微博、论坛、QQ群之类的收益越来越小,象TED、Blog、专业杂志、书籍、知乎的来源比较稳定。

    不管是哪种渠道订阅一段时间后一定进行评估,去除对于你帮助不大的内容,只保留少数几个关注方向就可以了。

    可以试着用思维导图对一个方向进行发散性思维,列出相关的关键字,然后定期通过搜索引擎进行搜索,可以不断更换关键字,经常能搜索到一些不错的内容。

    【寻找信息时可不断缩小这个范围,减轻自己的负担。经过一段时间后,能累积相应的知识和经验,才会越找越准】

    3、建立知识库,分类保留

    把上面的内容进行细化,分为不同部分和相应的关键字。把有用部分整理后,保存在本地,我平时喜欢放在Evernote。

    我喜欢用思维导图做分类,形成一个大的系统框架,然后加链接和备注。

    特别要注意的是这一点绝对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对某一方面的深入,经常需要改变原有的分类和结构。

    4、定期整理、归纳


    每隔半个月或一个月对这段时间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纳成要点并加个合适的Tag。这一点很重要,经过整理的资料才会对你有用。

    要保留对你有用的内容而不是好的内容,学会丢弃无用的部分。

    5、输出观点


    把你知道或学到的内容分享出来,建个博客,定期把你想法和学到的东西形成文字,跟更多的人进行分享。在分享过程中,经过不断的讨论,往往能把问题看的更加深入和透彻。同时在这个过程会增加你的影响力,还慢慢结识一些跟你志同道合的朋友。 在知乎上回答问题也是途径之一。


    有本书中说过,必须达到研究某个方向一二年之后,把研究结果汇集成书的能力,距离这个目标还有差距,以后会找时间写本书来总结一下。

    注意:这一点在最开始的非常难做,必须要坚持几年时间才会看到收益,拿这个Blog来说,今年是第四年。只能你能坚持下去,总有一天会看到收益。

    你在学习上的努力,可能在当前无法看到收益,但总会在人生的某一个阶段能用到的,千万不要只考虑眼前

    6、持续改进的实践

    把你学到的知识进行实践,并把实践中的内容都记录下来,定期的总结、分析,然后反复改进。
    经过实践过的资料才会转变成知识。持续改进的实践最有价值。


    4-6步需要不断的重复才行,不断的实践、记录、总结、输出,才能在某个行业内达到专家的程度。
  • 相关阅读:
    STL
    Makefile
    配置pyqt5环境 for python3.4 on Linux Mint 17.1
    SELinux Policy Macros
    python爬虫
    python常用模块
    python中if __name__ == '__main__':
    Centos 7 .Net core后台守护进程Supervisor配置
    阅读Google Protocol Buffers 指南,整理pb语法
    Google Protocol Buffers 入门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snifferhu/p/3495927.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