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始了解二叉搜索树。


    关于查找,让我们分类别讨论:

    如果面对一组无序的数据,可以考虑用顺序查找,时间复杂度为O(N)。

    如果面对一组有序的数据,则可以考虑用折半查找,时间复杂度为O(lgN)。

    如果面对的有序数据较大,则需要分段折半查找。

    如果面对一组无序且较大的数据,此时则要求先排序,再查找。这里就可以利用我们的二叉搜索树。


    一.插入数据。

    让我们看下面这组数组:array[10]={5,3,4,1,7,8,2,6,0,9}。

    我们可以根据以下规则制造一棵二叉搜索树:

    1.如果数据进来是空树,则确定该数据为树的根。

    2.如果数据进来时树已经有了根,则根据“值大向右,值小向左,值等退出”的规则,知道遇到一片指向空的区域,生成一个新的节点。

    根据规则,我们由数组array得到如下二叉搜索树:

    关键代码有其二:

    1.生成新结点的代码:

        pNode pNew = (pNode)malloc(sizeof(Node));
        //判断开辟空间是否成功?
        if (pNew == NULL)
        {
            printf("malloc failed!
    ");
            return NULL;
        }
        //初始化
        pNew->data_ = data;
        pNew->left_ = NULL;
        pNew->right_ = NULL;

    2.插入数据的代码(这里注意要分开讨论):

    !!!注意,代码勿忘对二级指断言判空!!!

    情况1:数据插入时是空树。

    if (*pRoot == NULL)
    {
        *pRoot = BuyBSTreeNode(data);
    }

    情况2:数据插入时是非空。

    //prev用于保存双亲
    pNode pCur = *pRoot;
    pNode prev = NULL;
    //找到插入的合适的位置
    while (pCur != NULL)
    {
        if (data < pCur->data_)
        {
            prev = pCur;
            pCur = pCur->left_;
        }
        else if (data > pCur->data_)
        {
            prev = pCur;
            pCur = pCur->right_;
        }
        else
        {
            printf("BSTree中已有该值。
    ");
                    return;
        }
    }
    //进行插入数据步骤
    if (data < prev->data_)
    {
        pCur = BuyBSTreeNode(data);
        prev->left_ = pCur;
    }
    else if (data > prev->data_)
    {
        pCur = BuyBSTreeNode(data);
        prev->right_ = pCur;
        return 1;
    }            

    二.查找数据。

    如今已经完成了构建二叉搜索树,那么下一步就是查找对应的值。

    二叉搜索树查找和折半查找类似,不同的是折半查找时间复杂度稳定,一定是O(lgN),二叉搜索树要看树的构造,越接近完全二叉树,时间复杂度越接近O(lgN),如果得到的二叉搜索树是一棵单支树,那么时间复杂度则有O(N),那么如何调整一课二叉搜索树呢?我们下篇博客见。

    那么既然是查找,就也分两种情况:1.找得到。2.找不到。

    找到的标志很简单——所求值和内容值相同。找不到的标志——索引指针标至空区域。

    查找的规则和插入几乎一致——“值大往右,值小往左,值等则取值,值空则无”。

    //pCur为索引指针
    while (pCur != NULL)
    {
        if (data < pCur->data_)
        {
            pCur = pCur->left_;
        }
        else if (data>pCur->data_)
        {
            pCur = pCur->right_;
        }
        else if (data == pCur->data_)
        {
            return pCur;
        }
    }
    return NULL;

     三.删除数据

    删除数据我们需要分多种情况:

    1.需要删除的数据不存在。

    2.需要删除的数据为叶子结点。

    3.需要删除的数据只有左子树。

    4.需要删除的数据只有右子树。

    5.需要删除的数据左右子树都存在。

          ↓↓↓↓↓↓↓↓↓↓↓↓↓↓↓↓↓↓↓↓↓↓↓↓↓↓↓

    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分类讨论,能合并的尽量合并:

    1.如果数据不存在,则直接退出函数,因为无法删除指定数据,这也包括树是空树的情况。

    2.如果找到需要删除的数据,发现其为叶子节点,则直接让其双亲本来指向它的指针,改为指向NULL。

    3.如果找到需要删除的数据,发现其只有左子树,则直接让其双亲本来指向它的指针,改为指向其左子树,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其实2中指向NULL,等同于指向叶子节点的左子树。

    4.如果找到需要删除的数据,发现其只有右子树,则直接让其双亲本来指向它的指针,改为指向其右子树。

    5.如果找到需要删除的数据,发现其左右子树均存在,则找到上述3或4情况下的结点且满足“一定条件”代替它,然后删除用来替代的结点。

    (“一定条件”:这个结点可以是大于该结点的最小结点,也可以是小于该节点的最大结点。)

    (此处我们选择用情况4的结点代替情况5的结点,方式是该节点右子树中最左边的结点。)

    (例如:如果我们要删 7 ,则用8来代替7的位置,然后本来的8。)

          ↓↓↓↓↓↓↓↓↓↓↓↓↓↓↓↓↓↓↓↓↓↓↓↓↓↓↓

    所以我们经过总结,得到如下图四种情况:

    1.原图中删10:(未找到)

    //////////没找到的情况
    //pCur为索引指针
    if (pCur == NULL)
    {
        printf("The %d is not in BSTree.
    ", data);
        return 0;
    }

    2.原图中删2(叶子结点)

    3.后续-图中删1(只有左子树)

    //prev是标识双亲的指针,pCur为索引指针,下同
    if (NULL == pCur->right_)
    {
        pDel = pCur;
        //小情况1:所删节点为根,且根无右子树
        if (pCur == (*pRoot))
        {
            *pRoot = pCur->left_;
        }
        //小情况2:所删节点非根
        else
        {
            //要分pDel是prev左或右子树的情况。(这个需要if else)
            if (prev->left_ == pDel)
            {
                prev->left_ = pDel->left_;
            }
            else if (prev->right_ == pDel)
            {
                prev->right_ = pDel->left_;
            }
        }
    }

    4.原图中删9(只有右子树)

    //2.只有右孩子
    else if (NULL == pCur->left_)
    {
        pDel = pCur;
        //小情况1:所删节点为根,且根无右子树(大情况1里有包含)
        /*if (pCur == *pRoot)
        {
            *pRoot = pCur->left_;
        }*/
        //小情况2:所删节点非根
        //要分pDel是prev左或右子树的情况。(这个需要if else)
        if (prev->left_ == pDel)
        {
            prev->left_ = pDel->right_;
        }
        else if (prev->right_ == pDel)
        {
            prev->right_ = pDel->right_;
        }
    }

    5.原图中删7(左右孩子都存在)

    //找到需要和当前节点交换值得前两张情况的结点。
    //需要更新双亲(万一循环进不去)
    prev = pCur;
    pDel = pCur->right_;
    while (pDel->left_)
    {
        prev = pDel;
        pDel = pDel->left_;
    }
    //把值带进去
    pCur->data_ = pDel->data_;
    
    //此时pDel可以确定是没有左子树的 
    //---要分pDel有无右子树(其实就算右子树是NULL也是直接接)---没有分情况的必要
    //和pDel是prev左或右子树的情况。(这个需要if else)
    if (prev->left_ == pDel)
    {
        prev->left_ = pDel->right_;
    }
    else if (prev->right_ == pDel)
    {
        prev->right_ = pDel->right_;
    }

    6.在代码中可以看到。其中一种情况,是所删的数据为根,且根只有左子树。如图。

    比如我要删二叉搜索树中的5,那很简单,我直接让根结点指向3即可(同样,如果所删为根且根只有右子树,做相应考虑)。

    所以!!!很重要的一点,因为可能会要改变根的指向,所以函数中要传二级指针。

    综上,为二叉搜索树复习一。


    拓展:递归实现插入,查找,删除。

  • 相关阅读:
    元素显示v-show
    条件渲染v-if
    v-bind:class
    Class绑定v-bind:class
    设定计算属性setter
    观察属性$watch
    计算属性computed
    过滤器filters
    jk_proxy实现apache+tomcat负载均衡
    (WPF)Storyboard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shy0322/p/8484858.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