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tlab 万能实用的非线性曲线拟合方法


    ——转载网络

     

    在科学计算和工程应用中,经常会遇到需要拟合一系列的离散数据,最近找了很多相关的文章方法,在这里进行总结一下其中最完整、几乎能解决所有离散参数非线性拟合的方法


    第一步:得到散点数据

    根据你的实际问题得到一系列的散点

    例如:

    x=[3.2,3.6,3.8,4,4.2,4.8,5,5.4,6.2,6.4,6.6,6.9,7.1]';%加上一撇表示对矩阵的转置
    y=[0.38,0.66,1,0.77,0.5,0.66,0.83,1,0.71,0.71,1,0.87,0.83]';
    


    第二步:确定函数模型

    根据上述的实际散点确定应该使用什么样的曲线,或者说是想要模拟的曲线

    t=[3.2,3.6,3.8,4,4.2,4.8,5,5.4,6.2,6.4,6.6,6.9,7.1]';
    tt=[0.38,0.66,1,0.77,0.5,0.66,0.83,1,0.71,0.71,1,0.87,0.83]';
     
    plot(t,tt,'.');%得到散点图
    

    散点图如下所示:

    我们已知现存的几种典型的(也是绝大多数情况下的函数模型)



    选定一个与散点图像相匹配的函数模型,在此例中我们选择典型的S型曲线模型y= 1/(a+b*e^(-x)),其实此处的函数模型可以任意。


    第三步:确定选用函数模型中的未知参数

    首先了解一下matlab中的inline函数,inline是用来定义内联函数的
    比如说:

    y=inline('sin(x)','x') %第一个参数是表达式,第二个参数是函数变量
    y(0) %计算sin(0)的值
    y(pi) %计算sin(pi)的值
    q=quad(y,0,1); %计算sin(x) 在0到1上的积分
    

    之后,我们在代码中进行函数的定义

    x=[3.2,3.6,3.8,4,4.2,4.5,4.8,5,5.3,5.4,5.6,5.8,6,6.2,6.4,6.6,6.9,7.1]';
    y=[0.38,0.66,1,0.77,0.5,0.33,0.66,0.83,0.33,1,0.33,0.5,0.33,0.71,0.71,1,0.87,0.83]';
     
    myfunc = inline('1./(beta(1)+beta(2).*exp(-x))','beta','x');%三个参数分别为:函数模型(注意需要使用点除和点乘),待定系数,自变量
     
    beta0 = [0.2,0.2]';%待定系数的预估值
    beta = nlinfit(x,y,myfunc,beta0);%
    



    其中,beta返回了非线性拟合之后的待定系数,beta(1)和beta(2)表示待定系数,可以为任意数量的扩展beta(n),也就说明了选择函数模型的自由性,甚至可以有100个参数!

    beta0表示的是函数模型中待定系数的预估值,可以任意设定


    matlab 中的nlinfit(x,y,f,a)函数:用于拟合非线性表达式的函数
    f:符号函数句柄,如果是以m文件的形式调用的时候,别忘记加@.这里需要注意,f函数的返回值是和y匹对的,即拟合参数的标准是(f-y)^2取最小值,具体看下面的例子
    a:最开始预估的值(预拟合的未知参数的估计值)。如上面的问题如果我们预估A为1,B为2,则a=[1 2]
    x:我们已经获知的x的值
    y:我们已经获知的x对应的y的值(
    这部分不懂的在matlab中help命令进行了解


    求解出beta的大小:beta(1) = 1.1562 beta(2) = 15.1875;


    画图:使用plot()函数

    t=[3.2,3.6,3.8,4,4.2,4.8,5,5.4,6.2,6.4,6.6,6.9,7.1]';
    tt=[0.38,0.66,1,0.77,0.5,0.66,0.83,1,0.71,0.71,1,0.87,0.83]';
     
    plot(t,tt,'.');
    hold on%保证同时显示
     
    x = 0:0.01:8;
    y = 1./(1.1562+15.1875.*exp(-x));
     
    plot(x,y);
    



    结果:是不是很棒!~,另外可以自行加上对应的横纵坐标内容,这里就不多说了。


    总结一下matlab非线性拟合散点图的过程:得到散点数据=>确定函数模型=>求解函数模型的待定系数=>得到拟合函数的具体形式=>画出拟合图像

    =========================================================================================

    用过Matlab的拟合、优化和统计等工具箱的网友,会经常遇到下面几个名词:

    SSE(和方差、误差平方和):The sum of squares due to error
    MSE(均方差、方差):Mean squared error
    RMSE(均方根、标准差):Root mean squared error
    R-square(确定系数):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
    Adjusted R-square:Degree-of-freedom adjusted 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

    下面我对以上几个名词进行详细的解释下,相信能给大家带来一定的帮助!!

    一、SSE(和方差)
    该统计参数计算的是拟合数据和原始数据对应点的误差的平方和,计算公式如下

    SSE越接近于0,说明模型选择和拟合更好,数据预测也越成功。接下来的MSE和RMSE因为和SSE是同出一宗,所以效果一样

    二、MSE(均方差)
    该统计参数是预测数据和原始数据对应点误差的平方和的均值,也就是SSE/n,和SSE没有太大的区别,计算公式如下

    三、RMSE(均方根)
    该统计参数,也叫回归系统的拟合标准差,是MSE的平方根,就算公式如下

    在这之前,我们所有的误差参数都是基于预测值(y_hat)和原始值(y)之间的误差(即点对点)。从下面开始是所有的误差都是相对原始数据平均值(y_ba)而展开的(即点对全)!!!

    四、R-square(确定系数)
    在讲确定系数之前,我们需要介绍另外两个参数SSR和SST,因为确定系数就是由它们两个决定的
    (1)SSR:Sum
    of squares of the regression,即预测数据与原始数据均值之差的平方和,公式如下

    (2)SST:Total sum of squares,即原始数据和均值之差的平方和,公式如下

    细心的网友会发现,SST=SSE+SSR,呵呵只是一个有趣的问题。而我们的“确定系数”是定义为SSR和SST的比值,故

    其实“确定系数”是通过数据的变化来表征一个拟合的好坏。由上面的表达式可以知道“确定系数”的正常取值范围为[0
    1],越接近1,表明方程的变量对y的解释能力越强,这个模型对数据拟合的也较好。

  • 相关阅读:
    数据结构 练习 22-并查集以及图的最小生成树
    C# 上传RAR文件 解压 获取解压后的文件名称
    [置顶] 程序员学数据库那些事儿
    编程挑战:字符串的完美度
    Hibernate主键生成策略
    利用冒泡排序对数组进行排序
    小学生玩ACM----广搜
    CGContext绘图
    [置顶] 《Windows编程零基础》__2 一个完整的程序
    java 网络编程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shenben/p/11246731.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