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装饰器
装饰器类似于一种动态增加函数功能的方法,使用@语法,放在它要装饰的函数定义处(函数定义的上面),实现为已经存在的函数增加新的功能。
def outer(func):
def innter():
print('in the log')
func()
print('hehe')
return innter
# @outer功能:
# 1.自动执行outer函数并且将其下面的函数名f1当作参数传递
#2.将outer函数的返回值,重赋值给f1
@outer
def f1(): #一旦被装饰,其下的函数将被重新赋值为装饰器函数的内层函数
print("in the f1")
f1()
f1函数一旦被装饰,其下的函数将被重新赋值为装饰器函数的内层函数,当执行f1()时将执行innter()函数
装饰器实现功能例子:
-
登陆时添加验证
def login(func): def inner(): print("正在验证!。。。") func() print("welcome to the tv page!") return inner @login def tv(): print("This is the tv page!") tv()
当代码运行到@login时,会把它下面装饰的tv函数作为自己的参数,此时即:func = tv
当tv()执行时,实际上执行inner()。
-
当装饰器需要添加参数时:
def login(func): def inner(*args,**kwargs): print("正在验证!。。。") func(*args,**kwargs) print("Have a nice time!") return inner @login def movie(*args,**kwargs): print("welcome {} to the {} page of movie!".format(*args)) movie("Alex", '3rd')
-
当被装饰的函数有返回值时:
# 当被装饰的函数有返回值时: def login(func): def inner(*args): print("正在验证!。。。") tmp = func(*args) print("Have a nice time!") return tmp # 注意:此处应该将被装饰函数的返回值return return inner @login def movie(*args): print("welcome {} to the {} page of movie!".format(*args)) return 666 # 被装饰的函数有返回值 num = movie("Alex", '3rd') print(num)
二、生成器
生成器:
通过列表生成式,我们可以直接创建一个列表。但是,受到内存限制,列表容量肯定是有限的。而且,创建一个包含100万个元素的列表,不仅占用很大的存储空间,如果我们仅仅需要访问前面几个元素,那后面绝大多数元素占用的空间都白白浪费了。
所以,如果列表元素可以按照某种算法推算出来,那我们是否可以在循环的过程中不断推算出后续的元素呢?这样就不必创建完整的list,从而节省大量的空间。在Python中,这种一边循环一边计算的机制,称为生成器:generator。
-
要创建一个generator,有很多种方法。第一种方法很简单,只要把一个列表生成式的[]改成(),就创建了一个generator:
l = [x * x for x in range(10)]
l
[0, 1, 4, 9, 16, 25, 36, 49, 64, 81]
g = (x * x for x in range(10))
g
<generator objectat 0x000002AD67D15E08>
创建l和g的区别仅在于最外层的[]和(),l是一个list,而g是一个generator。
我们可以直接打印出list的每一个元素,但我们怎么打印出generator的每一个元素呢?
如果要一个一个打印出来,可以通过__next__()函数获得generator的下一个返回值:
>>> g.__next__()
0
>>> g.__next__()
1
>>> g.__next__()
4
>>> g.__next__()
9
>>> g.__next__()
16
>>> g.__next__()
25
>>> g.__next__()
36
>>> g.__next__()
49
generator保存的是算法,每次调用g__next__(),就计算出g的下一个元素的值,直到计算到最后一个元素,没有更多的元素时,抛出StopIteration的错误。
上面这种不断调用g__next__()实在是太麻烦了,正确的方法是使用for循环,因为generator也是可迭代对象:
>>> g = (x * x for x in range(10))
>>> for n in g:
... print(n)
所以,我们创建了一个generator后,基本上永远不会调用__next__(),而是通过for循环来迭代它,并且不需要关心StopIteration的错误。
generator非常强大。如果推算的算法比较复杂,用类似列表生成式的for循环无法实现的时候,还可以用函数来实现。
比如,著名的斐波拉契数列(Fibonacci),除第一个和第二个数外,任意一个数都可由前两个数相加得到:
1, 1, 2, 3, 5, 8, 13, 21, 34, ...
斐波拉契数列用列表生成式写不出来,但是,用函数把它打印出来却很容易:
def fib(max):
n, a, b = 0, 0, 1
while n < max:
print(b)
a, b = b, a + b
n = n + 1
return 'done'
fib函数实际上是定义了斐波拉契数列的推算规则,可以从第一个元素开始,推算出后续任意的元素,这种逻辑其实非常类似generator。
上面的函数和generator仅一步之遥。要把fib函数变成generator,只需要把print(b)改为yield b就可以了:
def fib(max):
n,a,b = 0,0,1
while n < max:
# print(b)
yield b
a,b = b,a+b
n += 1
return 'done'
这就是定义generator的另一种方法。如果一个函数定义中包含yield关键字,那么这个函数就不再是一个普通函数,而是一个generator。
generator和函数的执行流程不一样。函数是顺序执行,遇到return语句或者最后一行函数语句就返回。而变成generator的函数,在每次调用__next__()的时候执行,遇到yield语句返回,再次执行时从上次返回的yield语句处继续执行
三、迭代器
迭代器:
我们已经知道,可以直接作用于for循环的数据类型有以下几种:
一类是集合数据类型,如list、tuple、dict、set、str等;
一类是generator,包括生成器和带yield的generator function。
这些可以直接作用于for循环的对象统称为可迭代对象:Iterable。
可以使用isinstance()判断一个对象是否是Iterable对象:
>>>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Iterable
>>> isinstance([], Iterable)
True
>>> isinstance({}, Iterable)
True
>>> isinstance('abc', Iterable)
True
>>> isinstance((x for x in range(10)), Iterable)
True
>>> isinstance(100, Iterable)
False
而生成器不但可以作用于for循环,还可以被next()函数不断调用并返回下一个值,直到最后抛出StopIteration错误表示无法继续返回下一个值了。
可以被__next__()函数调用并不断返回下一个值的对象称为迭代器:Iterator。
可以使用isinstance()判断一个对象是否是Iterator对象:
>>>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Iterator
>>> isinstance((x for x in range(10)), Iterator)
True
>>> isinstance([], Iterator)
False
>>> isinstance({}, Iterator)
False
>>> isinstance('abc', Iterator)
False
生成器都是Iterator对象,但list、dict、str虽然是Iterable,却不是Iterator。
把list、dict、str等Iterable变成Iterator可以使用iter()函数:
>>>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Iterator
>>> isinstance(iter([]), Iterator)
True
>>> isinstance(iter('abc'), Iterator)
True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list、dict、str等数据类型不是Iterator?
这是因为Python的Iterator对象表示的是一个数据流,Iterator对象可以被next()函数调用并不断返回下一个数据,直到没有数据时抛出StopIteration错误。可以把这个数据流看做是一个有序序列,但我们却不能提前知道序列的长度,只能不断通过next()函数实现按需计算下一个数据,所以Iterator的计算是惰性的,只有在需要返回下一个数据时它才会计算。
Iterator甚至可以表示一个无限大的数据流,例如全体自然数。而使用list是永远不可能存储全体自然数的。
小结:
凡是可作用于for循环的对象都是Iterable类型;
凡是可作用于__next__()函数的对象都是Iterator类型,它们表示一个惰性计算的序列;
集合数据类型如list、dict、str等是Iterable但不是Iterator,但是可以通过iter()函数获得一个Iterator对象。
四、json & pickle
用于序列化的两个模块
-
json,用于字符串 和 python数据类型间进行转换
-
pickle,用于python特有的类型 和 python的数据类型间进行转换
import json info ={ "name":"alex", "age":22 } f = open("test.txt","w") f.write(json.dumps(info)) f.close()
上面是用json将字典序列化为字符串写入文件
然后再将字典格式的字符串反序列化为字典
import json
f = open("test.txt","r",encoding="utf-8")
data = json.loads(f.readline())
print(data,type(data))
print(data["age"])
把代码中的json.dumps和json.loads换为pickle.dumps和pickle.loads效果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