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sma:下一代ORM,不仅仅是ORM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从NodeJS社区的传统ORM讲起,介绍了它们的特征以及传统ORM的Active Record、Data Mapper模式,再到Prisma的环境配置、基本使用以及单表实践。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Prisma的多表、多表级联、多数据库实战,以及Prisma与GraphQL的协作,在最后,我们还会简单的收尾来展开聊一聊Prisma,帮助你建立大致的印象:Prisma的优势在哪里?什么时候该用Prisma?
Prisma多表、多数据库实战
在大部分情况下我们的数据库中不会只有一张数据表,多表下的操作(级联、事务等)也是判断一个ORM是否易用的重要指标。在这一方面Prisma同样表现出色,类似于上篇文章中的单表示例,Prisma同样提供了以简洁语法操作级联的能力。
Prisma 多表
本部分的示例代码见 multi-models
我们首先在Prisma Schema中定义多张数据表,各个实体之间的级联关系如下:
- User -> Profile 1-1
- User -> Post 1-m
- Post -> Category m-n
model Category {
id Int @id @default(autoincrement())
name String
posts Post[]
}
model Post {
id Int @id @default(autoincrement())
postUUID String @default(uuid())
title String
content String?
published Boolean @default(false)
createdAt DateTime @default(now())
updatedAt DateTime @updatedAt
author User @relation(fields: [authorId], references: [id])
authorId Int
categories Category[]
}
model Profile {
id Int @id @default(autoincrement())
bio String?
profileViews Int @default(0)
user User? @relation(fields: [userId], references: [id])
userId Int? @unique
}
model User {
id Int @id @default(autoincrement())
name String @unique
age Int @default(0)
posts Post[]
profile Profile?
avaliable Boolean @default(true)
createdAt DateTime @default(now())
updatedAt DateTime @updatedAt
}
在这里我们主要关注Prisma如何连接各个实体,明显能看到相关代码应该是:
posts Post[]
profile Profile?
在关系的拥有者中(在一对一、一对多关系中,通常认为只存在一方拥有者,而在多对多关系中,通常认为互为拥有者)我们只需要定义字段以及字段代表的实体,而在关系的另一方中,我们需要使用prisma的@relation
语法来标注这一字段表征的关系,如
user User? @relation(fields: [userId], references: [id])
userId Int? @unique
- fields属性位于当前的表中,
userId
和user
必须保持一致的可选/必选,即要么同为可选,要么同为必选。 - references属性位于关系的另一方中,表征与
userId
对应的字段。 - 除了fields与reference属性外,还可使用name属性来显式指定关系名称,这在一些情景下可以避免歧义。
- 在一对一、一对多关系中,
@relation
是必须被使用的。
在多对多关系中,如Post与Category,可以不使用@relation
来声明级联关系,这样将会自动使用双方表中的@id
来建立级联关系。如果你觉得这种隐式指定可能会带来歧义或者你需要额外定制,也可以使用额外的一张数据表,使用@relation
分别与Post、Category建立一对多关系。
创建完毕schema后,执行yarn generate:multi
来生成Prisma Client,便可以开始使用了。
上面的级联关系如果以对象的形式表示,大概是这样的:
const user = {
profile: {
}
posts: {
categories: {
}
}
}
因此,在Prisma中我们也以类似的方式操作各张数据表:
const simpleIncludeFields = {
profile: true,
posts: {
include: {
categories: true,
},
},
};
const createUserWithFullRelations = await prisma.user.create({
data: {
name: randomName(),
age: 21,
profile: {
create: {
bio: randomBio(),
},
},
posts: {
create: {
title: randomTitle(),
content: "鸽置",
categories: {
create: [{ name: "NodeJS" }, { name: "GraphQL" }],
},
},
},
},
include: simpleIncludeFields,
});
来看看和单表操作中不同的部分:
- 默认情况下,返回结果中不会包含级联关系,只会包含实体自身的标量,如
'prisma.user.xxx'
返回的结果只会包含User实体自身除了级联以外的字段。 - 如果想要像上面的例子一样,操作实体的同时操作其多个级联关系,prisma提供了connect、create、connectOrCreate方法,分别用于连接到已有的级联实体、创建新的级联实体以及动态判断。
connectOrCreate的使用方式如下:
const connectOrCreateRelationsUser = await prisma.user.create({
data: {
name: randomName(),
profile: {
connectOrCreate: {
where: {
id: 9999,
},
create: {
bio: "Created by connectOrCreate",
},
},
},
posts: {
connectOrCreate: {
where: {
id: 9999,
},
create: {
title: "Created by connectOrCreate",
},
},
},
},
select: simpleSelectFields,
});
我们为profile和post使用了不存在的ID进行查找,因此Prisma会为我们自动创建级联实体。
看完了级联创建,再来看看级联的更新操作,一对一:
const oneToOneUpdate = await prisma.user.update({
where: {
name: connectOrCreateRelationsUser.name,
},
data: {
profile: {
update: {
bio: "Updated Bio",
},
// update
// upsert
// delete
// disconnect(true)
// create
// connect
// connectOrCreate
},
},
select: simpleSelectFields,
});
对于更新,prisma直接提供了一系列便捷方法,覆盖绝大部分的case(我暂时没发现有覆盖不到的),create、connect、connectOrCreate同样存在于user.update方法上,还新增了disconnect来断开级联关系。
一对多的更新则多了一些不同:
const oneToMnayUpdate = await prisma.user.update({
where: {
name: connectOrCreateRelationsUser.name,
},
data: {
posts: {
updateMany: {
data: {
title: "Updated Post Title",
},
where: {},
},
// set 与 many, 以及各选项类型
// set: [],
// update
// updateMany
// delete
// deleteMany
// disconnect: [
// {
// id: 1,
// },
// ],
// connect
// create
// connectOrCreate
// upsert
},
},
select: simpleSelectFields,
});
你可以使用update/delete来一把梭的进行所有级联关系的更新,如用户VIP等级提升,更新用户所有文章的曝光率;也可以使用updateMany/deleteMany对符合条件的级联实体做精细化的修改;亦或者,你可以直接使用set方法,覆盖所有的级联实体关系(如set为[],则用户的所有级联文章关系都将消失)。
至于多对多的更新操作,类似于上面一对多的批量更新,这里就不做展开了。
多表级联进阶
本部分的代码见multi-models-advanced。
这一部分不会做过多展开,毕竟本文还是属于入门系列的文章。但是我在GitHub代码仓库中提供了相关的示例,如果你有兴趣,直接查看即可。
在这里简单的概括下代码仓库中的例子:
- 自关联,我们前面的级联关系都来自于不同实体之间,实际上相同实体之间的关联也是常见的。如用户邀请其他用户时,通常会有已邀请的用户和当前用户的邀请人这两个同样属于User实体的操作。
- 使用中间表来构建多对多的关系,就如我们上面提到的Post与Category关系,其实在Prisma中还可以定义额外的一张CategoriesOnPosts表,显式的配置级联信息。这种情况下又要如何进行CRUD呢?
- 细粒度的操作符,实体级别的every/some/none,标量级别的contain/startsWith/endsWith/equals/...,另外,Prisma还支持JSON Filters来直接对JSON数据进行过滤(例子中没有体现)。
这我得来点骚操作啊
多个Prisma Client
本部分代码见multi-clients。
由于Prisma的独特用法,你应该很容易想到要创建多个Prisma Client来连接不同的数据库是非常容易地,并且和单个Prisma Client使用没有明显的差异。其他ORM的话则需要稍微折腾一些,如TypeORM需要创建多个连接池(TypeORM中的每个连接并不是“单个的”,而是连接池的形式)。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使用Key-Value的形式,一个client存储key,另一个存储value:
model Key {
kid Int @id @default(autoincrement())
key String
createdAt DateTime @default(now())
updatedAt DateTime @updatedAt
}
model Value {
vid Int @id @default(autoincrement())
key String
value String
createdAt DateTime @default(now())
updatedAt DateTime @updatedAt
}
以上的model定义是用两个schema文件储存的
在npm scripts中,我已经准备好了相关的script,运行yarn generate:multi-db
即可。
实际使用也和单个Client没差别:
import { PrismaClient as PrismaKeyClient, Key } from "./prisma-key/client";
import { PrismaClient as PrismaValueClient } from "./prisma-value/client";
const keyClient = new PrismaKeyClient();
const valueClient = new PrismaValueClient();
首先创建key(基于uuid),然后基于key创建value:
const key1 = await keyClient.key.create({
data: {
key: uuidv4(),
},
select: {
key: true,
},
});
const value1 = await valueClient.value.create({
data: {
key: key1.key,
value: "林不渡",
},
select: {
key: true,
value: true,
},
});
真的就和单个client没区别,是吧...
Prisma与其他ORM协作
本部分的示例见with-typeorm 与 with-typegoose
既然Prisma + Prisma没问题,那么Prisma + 其他ORM呢?其实同样很简单,以TypeORM的例子为例,步骤是相同的:
- 创建Prisma连接
- 创建TypeORM连接
- 以Prisma创建key
- 使用Prisma的key创建TypeORM的value
- 查询所有Prisma的key,用于查询所有TypeORM的value
// 创建TypeORM连接
const connection = await createConnection({
type: "sqlite",
database: IS_PROD
? "./dist/src/with-typeorm/typeorm-value.sqlite"
: "./src/with-typeorm/typeorm-value.sqlite",
entities: [ValueEntity],
synchronize: true,
dropSchema: true,
});
// 使用Prisma存储key
const key1 = await prisma.prismaKey.create({
data: {
key: uuidv4(),
},
select: {
key: true,
},
});
// 使用Prisma的key创建TypeORM的value
const insertValues = await ValueEntity.createQueryBuilder()
.insert()
.into(ValueEntity)
.values([
{
key: key1.key,
value: "林不渡",
}
])
.execute();
const keys = await prisma.prismaKey.findMany();
// 查询得到所有的key,用于遍历查询value
for (const keyItem of keys) {
const key = keyItem.key;
console.log(`Search By: ${key}`);
const value = await ValueEntity.createQueryBuilder("value")
.where("value.key = :key")
.setParameters({
key,
})
.getOne();
console.log("Search Result: ", value);
console.log("===");
}
Prisma + GraphQL
本部分的代码见typegraphql-apollo-server
Prisma和GraphQL有个共同点,那就是它们都是SDL First的,Prisma Schema和GraphQL Schema在部分细节上甚至是一致的,如标量以及@
语法(虽然prisma中是内置函数,GraphQL中则是指令)等。而且,Prisma内置了DataLoader来解决GraphQL N+1问题,所以你真的不想试试Prisma + GraphQL吗?
关于DataLoader,可以参见我之前写的GraphQL N+1问题到DataLoader源码解析,其中就包含了Prisma2中内置的DataLoader源码解析。
技术栈与要点:
- 基于TypeGraphQL构建GraphQL Schema与Resolver,这也是目前主流的一种方式,毕竟写原生GraphQL的话其实不太好扩展(除非借助GraphQL-Modules),类似的方式还有使用Nexus来构建Schema。
- 基于ApolloServer构建GraphQL服务,它是目前使用最广的GraphQL服务端框架之一。
我们将实例化完毕的Prisma Client挂载在Context中,这样在Resolver中就能够获取到prisma实例。
这一方式其实就类似于REST API中,我们拆分应用程序架构为Controller-Service的结构,Controller对应的即是这里的Resolver,直接接受请求并处理。在GraphQL应用中你同样可以拆分一层Service,但这里为了保持代码精简就没有采用。
关于Context API,建议阅读Apollo的官方文档。 - 在这里为了示范GraphQL Generation系列的技术栈(其实就是为了好玩),我还引入了GraphQL-Code-Generator(基于构建完毕的GraphQL Schema生成TS类型定义)以及GenQL(基于Schema生成client,然后就可以以类似Prisma Client的方式调用各种方法了,还支持链式调用,很难不资瓷)
在这里我们直接看重要代码即可:
// server.ts
const server = new ApolloServer({
schema,
context: { prisma },
});
// user.resolver.ts
@Resolver(TodoItem)
export default class TodoResolver {
constructor() {}
@Query((returns) => [TodoItem!]!)
async QueryAllTodos(@Ctx() ctx: IContext): Promise<TodoItem[]> {
return await ctx.prisma.todo.findMany({ include: { creator: true } });
}
@Query((returns) => TodoItem, { nullable: true })
async QueryTodoById(
@Arg("id", (type) => Int) id: number,
@Ctx() ctx: IContext
): Promise<TodoItem | null> {
return await ctx.prisma.todo.findUnique({
where: {
id,
},
include: { creator: true },
});
}
@Mutation((returns) => TodoItem, { nullable: true })
async MutateTodoStatus(
@Arg("id", (type) => Int) id: number,
@Arg("status") status: boolean,
@Ctx() ctx: IContext
): Promise<TodoItem | null> {
try {
return await ctx.prisma.todo.update({
where: {
id,
},
data: {
finished: status,
},
include: { creator: true },
});
} catch (error) {
return null;
}
}
@Mutation((returns) => TodoItem, { nullable: true })
async CreateTodo(
@Arg("createParams", (type) => CreateTodoInput) params: CreateTodoInput,
@Ctx() ctx: IContext
): Promise<TodoItem | null> {
try {
return await ctx.prisma.todo.create({
data: {
title: params.title,
content: params?.content ?? null,
type: params?.type ?? ItemType.FEATURE,
creator: {
connect: {
id: params.userId,
},
},
},
include: { creator: true },
});
} catch (error) {
return null;
}
}
}
很明显和上面例子中的唯一差异就是这里推荐把prisma挂载到context上然后再调用方法,而不是为每个Resolver导入一次Prisma Client。而在Midway与Nest这一类基于IoC机制的Node框架中,推荐的使用方法是将Prisma Client注册到容器中,然后注入到Service层中。
关于Nest与Prisma的使用,可参考仓库README中的介绍。
尾声:Prisma展望
在本文的最后,让我们来扩展性的聊一聊Prisma吧:
- Prisma的出现是为了解决什么?它和其他操作数据库的方案(SQL、ORM、Query Builder)比起来,有什么新的优势吗?
完整版内容参考方方老师翻译的这篇 Why Prisma? - 手写原生SQL:只要你的能力到位,SQL的控制力是最强的,其控制粒度也是最精细的,几乎没有对手。但前提是,能力到位。手写SQL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当你花了多一倍的时间手写SQL却没有得到正比的回报,我想你需要停下来思考下?
- Query Builder:在上一篇文章我们讲到,Query Builder不是ORM,但它更加贴近原生的SQL,Query Builder的每一次链式调用都会对最终生成的SQL进行一次修改。另外,Query Builder同样需要一定的SQL知识,如leftJoin等。
- ORM,在JavaScript中通常使用Class的方式来定义数据表模型,看起来很贴心,但实际上会导致对象关系阻抗不匹配(Object-relational impedance mismatch)。 举例来说,我们习惯于通过User.post.category这种
.
的方式来访问嵌套的数据实体,但实际上User、Post、Category应该是独立的实体,它们是独立集合而不是对象属性的关系。在ORM中我们使用.
的方式来访问,但底层它也是通过外键JOIN的方式来构造SQL的。 - 那么Prisma呢?它不再需要你一边用Class定义一边告诉自己牢记这是关系型数据库了...,现在你可以直接用JS对象的模式来思考。它的控制力不如SQL与Query Builder,因为你还是直接通过已经封装完毕的create/update方法来调用。然而,由于它的心智模型,你使用它就像是使用一个普通对象一样,比起ORM来易用的多。
- Prisma是ORM吗?
当然是啦!
只不过和传统的ORM不一样,Prisma使用的方式是“声明式”的,在你的prisma文件中声明数据库结构即可,这一实现使得它可以是跨语言的(只需要配置client.provider即可,目前仅有prisma-client-js
实现)。而传统ORM提供的使用方式则是“面向对象的”,你需要将你的数据表结构一一映射到与语言对应的模型类中去。 - Prisma和GraphQL Generation
上面说到,由于Prisma和GraphQL都是Schema First,因此二者往往能够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最容易想到的就是二者Schema的互相转化,但目前社区似乎没有类似的方案,原因无他,如果从Prisma Schema生成原生GraphQL Schema,并没有太多意义,因为现在其实很少会书写原生的Schema了。其次,如果要从Prisma得到GraphQL的类型定义,也没有必要直接转换到原生,完全可以转换到高阶表示,如Nexus与TypeGraphQL,所以目前社区有的也是nexus-plugin-prisma
和typegraphql-prisma
这两个方案,前者生成Nexus Type Builders,后者生成TypeGraphQL Class以及CRUD Resolvers。
一体化框架
目前除了React这样的前端框架,Express这样的后端框架,其实还有一体化框架(Monolithic Framework),这一类框架最早来自于Ruby On Rails的思路。
目前在前端领域中,一体化框架的思路主要是这样的:
- 开发时,前端直接导入后端的函数,后端函数中直接进行数据源的操作(ORM或者已有的API),而不是前端后端各起一个服务。
- 构建时,框架会自动把前端对后端的函数导入,转换为HTTP请求,而后端的函数则会呗构建为FaaS函数或者API服务。
- BlitzJS,基于NextJS + Prisma + GraphQL,但实际上不需要有GraphQL相关的知识,作者成功把GraphQL的Query/Mutation通过Prisma转成了普通的方法调用,你也不需要自己书写Schema了。
- RedwoodJS,类似于Blitz,基于React + Prisma + GraphQL,但场景在JAMStack,Blitz更倾向于应用程序开发。并且和Blitz抹消了GraphQL的存在感不同,RedWoodJS采用Cells来实现前后端通信。
- Midway-Hooks,前端框架不绑定,支持React/Vue,因此对应的支持React Hooks与Composition API。开发服务器基于Vite,可部署为单独Server或者FaaS,阿里内部都在用,很难不资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