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元素的内边距在边框和内容区之间。控制该区域最简单的属性是 padding 属性。
CSS padding 属性定义元素边框与元素内容之间的空白区域。
padding 属性接受长度值或百分比值,但不允许使用负值。
padding可以按照上右下左的顺序(即顺时针方向)设置内边距。
可以为元素的内边距设置百分数值。百分数值是相对于其父元素的 width 计算的,这一点与外边距一样。所以,如果父元素的 width 改变,它们也会改变。
注意 padding:10%;那么上下内边距与左右内边距一致;即上下内边距的百分数会相对于父元素宽度设置,而不是相对于高度。
2、元素的边框 (border) 是围绕元素内容和内边距的一条或多条线。
CSS border 属性允许你规定元素边框的样式、宽度和颜色。
CSS 规范指出,边框绘制在“元素的背景之上”。这很重要,因为有些边框是“间断的”(例如,点线边框或虚线框),元素的背景应当出现在边框的可见部分之间。
CSS2 指出背景只延伸到内边距,而不是边框。后来 CSS2.1 进行了更正:元素的背景是内容、内边距和边框区的背景。大多数浏览器都遵循 CSS2.1 定义,不过一些较老的浏览器可能会有不同的表现。
样式是边框最重要的一个方面,这不是因为样式控制着边框的显示(当然,样式确实控制着边框的显示),而是因为如果没有样式,将根本没有边框。
border-width 属性为边框指定宽度有两种方法:可以指定长度值,比如 2px 或 0.1em;或者使用 3 个关键字之一,它们分别是 thin 、medium(默认值) 和 thick。
如果希望显示某种边框,就必须设置边框样式.
尽管边框的宽度是 50px,但是边框样式设置为 none。在这种情况下,不仅边框的样式没有了,其宽度也会变成 0。边框消失了,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如果边框样式为 none,即边框根本不存在,那么边框就不可能有宽度,因此边框宽度自动设置为 0,而不论您原先定义的是什么。
记住这一点非常重要。事实上,忘记声明边框样式是一个常犯的错误。
由于 border-style 的默认值是 none,如果没有声明样式,就相当于 border-style: none。因此,如果您希望边框出现,就必须声明一个边框样式。
注释:默认的边框颜色是元素本身的前景色。如果没有为边框声明颜色,它将与元素的文本颜色相同。另一方面,如果元素没有任何文本,假设它是一个表格,其中只包含图像,那么该表的边框颜色就是其父元素的文本颜色(因为 color 可以继承)。这个父元素很可能是 body、div 或另一个 table。
如果边框没有样式,就没有宽度。不过有些情况下您可能希望创建一个不可见的边框。
CSS2 引入了边框颜色值 transparent。这个值用于创建有宽度的不可见边框。
从某种意义上说,利用 transparent,使用边框就像是额外的内边距一样;此外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能在你需要的时候使其可见。这种透明边框相当于内边距,因为元素的背景会延伸到边框区域(如果有可见背景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