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VIP)从2015年开始在内部推动Venus框架的使用,这是一款基于Apache Thrift远程调用框架二次开发的高性能、高可扩展的、服务治理的RPC框架。服务端使用IDL进行服务的定义,客户端集成服务的SDK即可调用服务端的服务,开发简单,大部分的公共功能都在Proxy代理层工作,减轻了开发者的负担,使其只需要关注业务部分。下面是对该框架的基本原理的简单介绍。
参考文献:
1. Apache Thrift - 可伸缩的跨语言服务开发框架
2. 公司内部的Venux文档(内网文档,无法分享)
一、Thrift简介
Thrift采用接口描述语言定义并创建服务,支持可扩展的跨语言服务开发,使用代码生成引擎可以在多种语言之中创建高效、无缝的服务,采用二进制格式进行数据的传输,相对于xml和json体积更小,对于高并发、大数据量的环境更有优势。
1. Hello World示例
Hello.thrift
namespace java service.demo
service Hello{
string helloString(1:string para)
i32 helloInt(1:i32 para)
bool helloBoolean(1:bool para)
void helloVoid()
string helloNull()
}
这段IDL定义了服务的名称和五个方法,Thrift是对IDL的一种具体实现,使用Thrift的工具编译该idl文件,就会生成相应的Hello.java文件。该文件包含了在Hello.thrift文件中描述的服务Hello的接口定义,即Hello.Iface接口,以及服务调用的底层通信细节,包括客户端的饿调用逻辑Hello.Client以及服务端的处理逻辑Hello.Processor,用于构建客户端和服务端的功能。
创建HelloServiceImpl.java文件并实现Hello.java文件中的Hello.Iface接口,代码:
package service.demo;
import org.apache.thrift.TException;
public class HelloServiceImpl implements Hello.Iface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helloBoolean(boolean para) throws TException {
return para;
}
@Override
public int helloInt(int para) throws TException {
try {
Thread.sleep(200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return para;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helloNull() throws TException {
return null;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helloString(String para) throws TException {
return para;
}
@Override
public void helloVoid() throws TException {
System.out.println("Hello World");
}
}
Thrift架构
架构图如下:
图中黄色部分是用户的业务代码,褐色部分是编译工具生成的代码框架,紫色部分和蓝色部分是我们所选择的传输层和传输协议。
Thrift服务器包含用于绑定协议和传输层的基础架构,它提供阻塞、非阻塞、单线程和多线程的模式运行在服务器上。
传输协议
Thrift可以让用户选择客户端和服务端之间的传输通信协议的类别,分为文本(text)和二进制(binary)。
TBinaryProtocol:二进制编码格式进行数据传输
TCompactProtocol:高效率的密集的二进制编码协议
TJSONProtocol:使用Json的数据编码协议
TSimpleJSONProtocol:只提供Json读写的协议,适用于脚本语言解析
传输层
TSocket:使用阻塞式IO进行传输
TFramedTransport:非阻塞方式,按块的大小进行传输,类似NIO;服务器必须为非阻塞的服务类型
TNonblockingTransport:非阻塞模式,用于构建异步客户端
服务端类型
TSimpleServer:单线程服务器,阻塞IO
TThreadPoolServer:多线程服务器,阻塞式IO
TNonblockingServer:多线程服务器,非阻塞IO
二、Venus的配置中心
配置中心实现了集中配置、主动推送、规范配置、配置可读等优点。
三、OSP详解
开放服务平台(venus-osp)是Venus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 主要目标是提供服务化的核心远程调用机制以及基础服务治理功能。契约化的服务接口保证系统间的解耦清晰、干净;基于Thrift的通信和协议层确保系统的高性能;服务可以自动注册并被发现,易于部署;配合配置中心,服务配置可以动态更新;客户端与治理逻辑的分离使服务接入得到极大简化;除此之外,OSP提供了丰富的服务治理能力,如路由、负载均衡、服务保护和优雅降级等。
1. 远程调用机制
OSP是一套高性能、高可扩展的远程过程调用(RPC)框架,基于Apache Thrift作为基本框架,采用Thrift的 工作模式。
每个客户端机器上都运行这一个proxy进程,该进程会将客户端的调用请求进行转发,优先转发到同机器的服务层、其次是同机房的服务、如果本机的proxy出现问题,会使用中央代理集群进行备份替换;
客户端在请求的时候和proxy保持长连接,proxy和服务容器保持长连接,从而获得服务容器中的服务的动态信息,如机器的健康状况、配置信息、新增机器等。
2. 服务协议(OSP Protocol)
OSP采用了基于二进制的通讯协议,以消息为基本通讯单元;每条消息包含消息头和消息体。协议设计上以无状态为原则,每条消息包含调用所需的所有信息,一次调用通过一次消息交换(请求/响应)完成。
3. 服务提供方(服务端)
- 服务端包含服务容器和服务本身。服务容器集中管理共享功能;服务本身以业务逻辑为主;
- OSP服务端容错基于无状态服务的理念,服务实例之间互不感知,通过代理层的错误感知和负载均衡等功能自动摘除有问题的服务器;
- 每个服务启动时,首先从配置中心获取配置,然后将自己的信息(ID、地址和端口)注册到服务注册中心;服务代理层(Proxy)从注册中心获取当前服务提供方的所有实例,通过设定的负载均衡策略对服务进行调用。
4. 服务代理层(OSP-Proxy)
Proxy集中了绝大部分的服务治理智能,可以说是远程调用的大脑。
- Proxy部署在每台服务器上,已进程的方式运行,客户端将请求发送到Proxy进程,Proxy根据服务治理逻辑(负载均衡、路由等)对请求进行处理(转发、降级或拒绝),这样使服务治理的实现保持对客户端和服务端的完全透明,且动态可控。
- 出于容错考虑,每个IDC(机房)都会部署一个Proxy集群作为备用,当本机Proxy出现故障时,自动切换到备用Proxy集群。
5. 服务治理
这里的所谓服务治理主要集中在对负载均衡,路由选择以及自我保护等领域所提供的功能以及灵活性。
- 负载均衡:OSP的负载均衡功能由osp-proxy提供,目前支持Least Active First, RR,Random等多种负载均衡策略;通过与配置中心集成,策略可以动态变更;另外,在支持基本服务端健康度检测(如ping)的基础上,利用对丰富的服务信息的统计(调用流量、延迟、错误率等),可以提供更加智能的健康检测机制。
- 路由选择:服务路由决定一个服务请求是否应该得到处理,以及由哪一个服务实例处理。这部分是各种服务治理政策的执行地,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模块。大量的使用场景都可以结合服务路由来实现,如服务的上线/下线,在线测试,机房选择,A/B测试,灰度发布,流量控制,权限控制以及优雅降级等。
6. 服务管理
- 注册:OSP通过服务容器加载启动,服务容器需要从配置中心获取服务的配置信息,服务容器根据获取的参数,对服务进行初始化操作。服务启动成功后,容器向服务注册中心(Service Registry)进行注册,系统记录该服务的一个实例已经运行。服务容器与服务注册中心保持长连接,当服务卸载或者服务容器故障退出时,服务注册中心可以自动的删除服务实例,维护最新有效的服务实例列表。
- 发现:当代理层需要调用一个服务时,代理层查询服务注册中心,获取所需服务的全部服务实例,并结合服务路由策略(决定可以为当前服务请求提供服务的实例)及负载均衡策略(选择那一个服务实例进行服务),选择一个服务实例。代理层维护到服务注册中心的长连接,这样如果有新的服务实例或者老的服务实例失效时,代理层可以及时获得最新的服务实例列表。与服务端不同,当代理层失去长连接后,仍然可以通过之前获得的实例列表进行服务调用。
- 服务路由策略:OSP Proxy查询服务注册中心,获取所需服务的全部服务实例列表,OSP Proxy选择被调用的服务实列策略如下:
- 本地主机服务实例优先,OSP Proxy优先先择与其部署在同一个主机上的服务实例;
- 同机房服务实例优先,OSP Proxy优先先择与其部署在同机房主机上的服务实例,同机房的判断条件:主机ipv4地址前两段相同;
- 多个务服实例采用LeastActive(最少当前连接数,策略表示服务请求优先选择最少操作的服务器进行请求处理)选择服务实例进行。
————————————————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panyongcsd/article/details/58617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