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解分类
Java 注解(Annotation)又称 Java 标注,是 JDK5.0 引入的一种注释机制。Java 语言中的类、方法、变量、参数和包等都可以被标注。和 Javadoc 不同,Java 标注可以通过反射获取标注内容。在编译器生成类文件时,标注可以被嵌入到字节码中。Java 虚拟机可以保留标注内容,在运行时可以获取到标注内容 。
Java的注解可以分为三类:
- 由编译器使用的注解:这类注解不会被编译进入.class文件,它们在编译后就被编译器扔掉了。
@Override:让编译器检查该方法是否正确地实现了覆写;
@SuppressWarnings:告诉编译器忽略此处代码产生的警告。
- 由工具处理.class文件使用的注解:有些工具会在加载class的时候,对class做动态修改,实现一些特殊的功能。这类注解会被编译进入.class文件,但加载结束后并不会存在于内存中。这类注解只被一些底层库使用,一般我们不必自己处理。
- 程序运行期能够读取的注解:它们在加载后一直存在于JVM中,这也是最常用的注解。例如,一个配置了@PostConstruct的方法会在调用构造方法后自动被调用(这是Java代码读取该注解实现的功能,JVM并不会识别该注解)。
元注解
元注解的作用就是负责注解其他注解。Java5.0定义了4个标准的meta-annotation类型,它们被用来提供对其它 annotation类型作说明。这些类型和它们所支持的类在java.lang.annotation包中可以找到。
@Target
用于描述注解的使用范围(即:被描述的注解可以用在什么地方)
取值(ElementType)有:
1.CONSTRUCTOR:用于描述构造器
2.FIELD:用于描述域
3.LOCAL_VARIABLE:用于描述局部变量
4.METHOD:用于描述方法
5.PACKAGE:用于描述包
6.PARAMETER:用于描述参数
7.TYPE:用于描述类、接口(包括注解类型) 或enum声明
@Retention
表示需要在什么级别保存该注释信息,用于描述注解的生命周期(即:被描述的注解在什么范围内有效)。取值来自java.lang.annotation.RetentionPolicy的枚举类型值。
取值(RetentionPoicy)有:
1.SOURCE:在源文件中有效(即源文件保留)
2.CLASS:在class文件中有效(即class保留)
3.RUNTIME:在运行时有效(即运行时保留)
@Documented
Documented 注解表明这个注解应该被 javadoc工具记录. 默认情况下,javadoc是不包括注解的. 但如果声明注解时指定了 @Documented,则它会被 javadoc 之类的工具处理, 所以注解类型信息也会被包括在生成的文档中.
@Inherited
阐述了某个被标注的类型是被继承的。如果一个使用了@Inherited修饰的annotation类型被用于一个class,则这个annotation将被用于该class的子类。
自定义注解
使用@interface自定义注解时,自动继承了java.lang.annotation.Annotation接口,由编译程序自动完成其他细节。在定义注解时,不能继承其他的注解或接口。@interface用来声明一个注解,其中的每一个方法实际上是声明了一个配置参数。方法的名称就是参数的名称,返回值类型就是参数的类型(返回值类型只能是基本类型、Class、String、enum)。可以通过default来声明参数的默认值。
定义注解格式:public @interface 注解名 {定义体}
注解参数的可支持数据类型:
1.所有基本数据类型(int,float,boolean,byte,double,char,long,short)
2.String类型
3.Class类型
4.enum类型
5.Annotation类型
6.以上所有类型的数组
@Target(ElementType.TYPE) @Retention(RetentionPolicy.RUNTIME) public @interface Report { int type() default 0; String level() default "info"; String value() default ""; }
注解使用
日志注解
@Aspect @Component("logAspect") public class LogAspect { private static final Logger log = LoggerFactory.getLogger(LogAspect.class); // 配置织入点 @Pointcut("@annotation(com.ryj.annotation.Log)") public void logPointCut() { } /** * 是否存在注解,如果存在就获取 */ private static Log getAnnotationLog(JoinPoint joinPoint) throws Exception { Signature signature = joinPoint.getSignature(); MethodSignature methodSignature = (MethodSignature) signature; Method method = methodSignature.getMethod(); if (method != null) { return method.getAnnotation(Log.class); } return null; } @Around("logPointCut()") public Object doAround(ProceedingJoinPoint joinPoint) throws Throwable { long startTimeMillis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Log controllerLog = getAnnotationLog(joinPoint); if (controllerLog == null) { return null; } // 获得方法名称 String className = joinPoint.getTarget().getClass().getSimpleName(); String methodName = joinPoint.getSignature().getName(); String action = controllerLog.action(); String title = controllerLog.title(); Object[] args = joinPoint.getArgs(); //序列化时过滤掉request和response List<Object> logArgs = Arrays.stream(args) .filter(arg -> (!(arg instanceof HttpServletRequest) && !(arg instanceof HttpServletResponse))) .collect(Collectors.toList()); String argStr = JSON.toJSONString(logArgs); //打印日志,如有需要还可以存入数据库 log.info(">>>>>模块[{}]:{} 操作[{}]:{} 参数:{}",className,title,methodName,action,argStr); //log.info("访问的接口 ==> {} 请求参数 ==> {}" ,requestPath, argStr); Object result = joinPoint.proceed() ; log.info(">>>>>耗时 ==> {}ms"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startTimeMillis); return resul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