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F.Codd IBM Oracle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87179&do=blog&id=883429

    《传奇》: “宁愿用这一生等你发现,…,今生的爱情故事不会再改变。”

      接下来,E.F.Codd的路上,少有鲜花,多有荆棘。

      1983年,笔者到美国学习数据库,导师为鼓励我们克服困难和坚持学术观点,说, E.F Codd 也曾遭遇到压力山大,以至于影响健康,还进过医院;又说,要学习他不怕困难,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学术观点,最后冲出重围,….,

      但语焉不详,可能是有一些难言的细节。由于人们不太愿意多写尴尬事,现在网上仅仅能查到一些蛛丝马迹。例如下列的”但书”:  

      …..但是,有人认为,关系模型…..是理想化模型,…..不现实…,担心性能难以接受;

      有人视其为(当时正在进行中的)网状数据库规范化工作的严重威胁….  

      日子艰难了,就觉得时间慢,但E.F.Codd坚持着, 就像《传奇》唱的“宁愿用这一生等你发现,…,今生的爱情故事不会再改变….”。

      又是五个春来秋去,终于迎来转机。

      

      明争取代暗斗  1974年ACM牵头组织了一次有思想交锋的研讨会。

      正方:E.F.Codd及其支持者;

      反方:Bachman及其支持者;

       Bachman何许人也?就是上篇博文主人公,数据库界第一个(当时唯一的)图灵奖获得者。轻量级对重量级,E.F.Codd能坚持得住吗?悬念...

      幸好,E.F.Codd足够坚强,坚持下来了。这次的辩论改善了作为新生事物的关系数据库的生存环境,推动了关系数据库的发展。   

      花香墙外,嘴仗结束,新技术的美妙吸引了新的IT人;虽然,知识有产权,但本质上,知识是人类共创共享的(当然,在一定法规下)。

      世界上不乏有眼光,有胆略的人,拉里.埃利森及其团队就是典型,他们认定关系数据库的前景,在1977年建立一个新的小的公司,实现了第一用商用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后来发展成为Oracle。

      当墙外花香日益浓厚,大赚其钱的时候,IBM才发现自己有点亏,才承认关系数据库的确好,急起直追研发DB2等等。

      以后的事实表明,关系数据库易学易用,基础坚实,理论丰厚,用户不需知道存储结构细节(用今天关于“透明”的时髦术语,有结构透明性),终于让网状数据库和层次数据库(保留了在历史地位)退出了历史舞台,RDB登堂入室,成为现代数据库产品的主流。

  • 相关阅读:
    MySQL 对于千万级的大表要怎么优化?
    随便写的一些docker使用操作命令
    零基础学python大概要多久?我用了30天
    普通人学python有意义吗?意义重大
    华为私有云组件
    Mysql 调优(二)分析思路
    MySQL 调优(一)调优原则
    shell脚本获取当前时间,分钟之前时间、小时之前时间和天之前时间
    java_windows环境变量自动设置脚本
    plsql中文乱码问题解决方案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rsapaper/p/6269892.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