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伯夷列传》的内核:怨是不怨?


    《伯夷列传》的内核:怨是不怨?

    《伯夷列传》在《史记》中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从地位上来说,《伯夷列传》居于“七十列传”之首;从内容上来说,虽然题做《伯夷列传》,但行文却是大量论赞,期间只是夹叙了伯夷、叔齐的简短事迹。
     
    既然特殊,那就具有“深意存焉”。结合太史公的学识经历和《伯夷列传》的正文,《伯夷列传》核心其实是在论述“怨是不怨?”的问题。
     
    太史公早年学于董仲舒、孔安国,受的是儒家教育。儒学经典《论语》开篇是“学而”,“学而”的篇首即提到“人不知而不愠”一一儒家讲究担当,所谓“当仁不让”;在这诸多担当中,其中的一项就是使“不知(智)”的人“不愠”,即心无怨恨。而今,他因直言身被宫刑,自己也直接面对“愠”的问题。
     
    回到《伯夷列传》传文。儒家对尧、舜这样的的禅让行为推崇备至,所以孔子十分赞赏伯夷、叔齐;可是同样做到让人的许由、卞随、务光却很少有人称到。类比今天的好人好事,有的获得媒体的追踪报道,当事人荣耀披身;大多数则是无人问津,当事人默默无名。相比之下,这些人作何感想?
     
    孔子说伯夷、叔齐“怨是用希”,可是看他们的歌辞:好时代不存在了,我们的归宿在哪儿呢?可叹死期将至,生命就要衰亡。他们内心到底有没有一些怨恨?
     
    传文接着举例说,像颜回这类品行高洁端正的人结局不一定好,像盗跖这类残暴放肆的人一生逍遥快活却得善终的也大有人在。面对“放火金腰带,修路无尸骸”的现实,人们的三观能不受影响?
     
    在遭遇困窘、面对不公平对待的时候,怨是人的正常反应,关键在于如何面对怨,然后化解怨,进而获得心灵上的宁静。太史公借孔子“道不同不相为谋”论道:“亦各从其志也。”一一即,以自已的追求为出发点。符合自己追求的,为“重”;其他则为“轻”。
     
    做事是有成本的,任何选择都会在未来产生结果;而结果是未知数,可能好也可能坏。好的结果固然可喜,对于坏的结果也要能够(且不说“坦然”)接受。所谓“求仁得仁,又何怨乎”,如果某事根本在“求仁”,其他细枝末节做到看淡,如此便可以“怨是用希”;怨恨少了,宁静也就少了。以本传的伯夷、叔齐为例,他们为“仁义”做出“不食周粟”的这个选择的时候,可能的结果之一就是饿死。在他们眼里,饿死事小,“仁义”为重,所以他们义无返顾,困苦而“怨是用希”。
     
    近来看到一部《人间正道是沧桑》,剧中瞿恩说:“这个世界上有两种理想:我实现了我的理想;另一种,理想通过我得以实现,纵然牺牲了我的生命。”瞿恩之所以让人景仰,一在于他对自己追求的坚定坚持,二在于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选择可能带来的最坏结果且坦然受之。
     
    现实中瞿恩式的人物毕竟少之又少,对于那些行不由径却遭到凌辱的人事,想到伯夷、叔齐“得夫子而名益彰”,颜回“附骥尾而行益显”,太史公决定“述故事,整齐其世传”,以史记的方式对他们立传作为补偿,进而使之“不愠”。如此,后人在面对抉择的时候,想到“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佳话,也会有更多的人选择“舍生取义”。
     
    至于太史公本人,他著书往远了说是继承父亲司马谈的志向,实现“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的大孝;往近了说是“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所以太史公自言“就极刑而无愠色”。立传著书,是太史公所求之“仁”,最后也是“得其所哉”了,他是没有怨恨的。
     
    《伯夷列传》从明(伯夷、叔齐)、暗(自身遭际)两条线索,论叙个人当如何处理“怨”的问题,同时展现了自己通过著述使人“不愠”的儒家担当精神。
    2021.12.12
  • 相关阅读:
    java静态内部类的作用
    java CountDownLatch 控制异步和同步
    @PostConstruct注解
    Springboot bean初始化方法InitializingBean
    logback同时输出到控制台和文件,并按级别输出到不同的文件配置开箱即用
    记录一次Curator操作zookeeper的错误
    海豚调度DolphinScheduler源码分析(一)
    npm WARN config global `global`, `local` are deprecated. Use `location解决方法
    kafka单机环境搭建及其基本使用
    Ubuntu下使用国内源安装Docker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rockyching2009/p/15680022.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