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布式锁的三种实现方式详解


    分布式锁的三种实现方式:

         1、基于数据库:1)利用唯一索引约束;2)利用数据库自带排他锁

         2、基于缓存:利用setnx()返回值

         3、基于ZooKeeper:1)利用ZooKeeper同一个目录下只能有一个唯一文件名;2)利用ZooKeeper分布式锁客户端Curator

    注:需要考虑的因素:单点、可重入、阻塞、失效时间

    一、基于数据库的实现方式

    基于数据库的实现方式的核心思想是:在数据库中创建一个表,表中包含方法名等字段,并在方法名字段上创建唯一索引,想要执行某个方法,就使用这个方法名向表中插入数据,成功插入则获取锁,执行完成后删除对应的行数据释放锁。

    1、创建一个表:

    DROP TABLE IF EXISTS `method_lock`;
    CREATE TABLE `method_lock` (
      `id` int(11) unsigned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COMMENT '主键',
      `method_name` varchar(64) NOT NULL COMMENT '锁定的方法名',
      `desc` varchar(255) NOT NULL COMMENT '备注信息',
      `update_time` timestamp NOT NULL DEFAULT CURRENT_TIMESTAMP ON UPDATE CURRENT_TIMESTAMP,
      PRIMARY KEY (`id`),
      UNIQUE KEY `uidx_method_name` (`method_name`) USING BTREE
    ) ENGINE=InnoDB AUTO_INCREMENT=3 DEFAULT CHARSET=utf8 COMMENT='锁定中的方法';

    2、想要执行某个方法,就使用这个方法名向表中插入数据:

    INSERT INTO method_lock (method_name, desc) VALUES ('methodName', '测试的methodName');

         因为我们对method_name做了唯一性约束,这里如果有多个请求同时提交到数据库的话,数据库会保证只有一个操作可以成功,那么我们就可以认为操作成功的那个线程获得了该方法的锁,可以执行方法体内容。

    3、成功插入则获取锁,执行完成后删除对应的行数据释放锁:

    delete from method_lock where method_name ='methodName';

    注意:这只是使用基于数据库的一种方法,使用数据库实现分布式锁还有很多其他的玩法!

    使用基于数据库的这种实现方式很简单,但是对于分布式锁应该具备的条件来说,它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及优化:

          1)因为是基于数据库实现的,数据库的可用性和性能将直接影响分布式锁的可用性及性能,所以,数据库需要双机部署、数据同步、主备切换;

           2)不具备可重入的特性,因为同一个线程在释放锁之前,行数据一直存在,无法再次成功插入数据,所以,需要在表中新增一列,用于记录当前获取到锁的机器和线程信息,在再次获取锁的时候,先查询表中机器和线程信息是否和当前机器和线程相同,若相同则直接获取锁;

          3)没有锁失效机制,因为有可能出现成功插入数据后,服务器宕机了,对应的数据没有被删除,当服务恢复后一直获取不到锁,所以,需要在表中新增一列,用于记录失效时间,并且需要有定时任务清除这些失效的数据;

          4)不具备阻塞锁特性,获取不到锁直接返回失败,所以需要优化获取逻辑,循环多次去获取。

          5)在实施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不同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实现方式将会越来越复杂;依赖数据库需要一定的资源开销,性能问题需要考虑。

    二、基于Redis的实现方式

    1、选用Redis实现分布式锁原因:

         1)Redis有很高的性能;

         2)Redis命令对此支持较好,实现起来比较方便

    2、使用命令介绍:

        1)SETNX

              SETNX key val:当且仅当key不存在时,set一个key为val的字符串,返回1;若key存在,则什么都不做,返回0。

        2)expire

              expire key timeout:为key设置一个超时时间,单位为second,超过这个时间锁会自动释放,避免死锁。

        3)delete

             delete key:删除key

    3、实现思想:

          1)获取锁的时候,使用setnx加锁,并使用expire命令为锁添加一个超时时间,超过该时间则自动释放锁,锁的value值为一个随机生成的UUID,通过此在释放锁的时候进行判断。

         2)获取锁的时候还设置一个获取的超时时间,若超过这个时间则放弃获取锁。

         3)释放锁的时候,通过UUID判断是不是该锁,若是该锁,则执行delete进行锁释放。

    4、 分布式锁的简单实现代码:

    /**
     * 分布式锁的简单实现代码
     */
    public class DistributedLock {
     
        private final JedisPool jedisPool;
     
        public DistributedLock(JedisPool jedisPool) {
            this.jedisPool = jedisPool;
        }
     
        /**
         * 加锁
         * @param lockName       锁的key
         * @param acquireTimeout 获取超时时间
         * @param timeout        锁的超时时间
         * @return 锁标识
         */
        public String lockWithTimeout(String lockName, long acquireTimeout, long timeout) {
            Jedis conn = null;
            String retIdentifier = null;
            try {
                // 获取连接
                conn = jedisPool.getResource();
                // 随机生成一个value
                String identifier = UUID.randomUUID().toString();
                // 锁名,即key值
                String lockKey = "lock:" + lockName;
                // 超时时间,上锁后超过此时间则自动释放锁
                int lockExpire = (int) (timeout / 1000);
     
                // 获取锁的超时时间,超过这个时间则放弃获取锁
                long end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acquireTimeout;
                while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end) {
                    if (conn.setnx(lockKey, identifier) == 1) {
                        conn.expire(lockKey, lockExpire);
                        // 返回value值,用于释放锁时间确认
                        retIdentifier = identifier;
                        return retIdentifier;
                    }
                    // 返回-1代表key没有设置超时时间,为key设置一个超时时间
                    if (conn.ttl(lockKey) == -1) {
                        conn.expire(lockKey, lockExpire);
                    }
     
                    try {
                        Thread.sleep(1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Thread.currentThread().interrupt();
                    }
                }
            } catch (Jedis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finally {
                if (conn != null) {
                    conn.close();
                }
            }
            return retIdentifier;
        }
     
        /**
         * 释放锁
         * @param lockName   锁的key
         * @param identifier 释放锁的标识
         * @return
         */
        public boolean releaseLock(String lockName, String identifier) {
            Jedis conn = null;
            String lockKey = "lock:" + lockName;
            boolean retFlag = false;
            try {
                conn = jedisPool.getResource();
                while (true) {
                    // 监视lock,准备开始事务
                    conn.watch(lockKey);
                    // 通过前面返回的value值判断是不是该锁,若是该锁,则删除,释放锁
                    if (identifier.equals(conn.get(lockKey))) {
                        Transaction transaction = conn.multi();
                        transaction.del(lockKey);
                        List<object> results = transaction.exec();
                        if (results == null) {
                            continue;
                        }
                        retFlag = true;
                    }
                    conn.unwatch();
                    break;
                }
            } catch (Jedis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finally {
                if (conn != null) {
                    conn.close();
                }
            }
            return retFlag;
        }
    }

    三、基于ZooKeeper的实现方式

           ZooKeeper是一个为分布式应用提供一致性服务的开源组件,它内部是一个分层的文件系统目录树结构,规定同一个目录下只能有一个唯一文件名。基于ZooKeeper实现分布式锁的步骤如下:

           1)创建一个目录mylock;

           2)线程A想获取锁就在mylock目录下创建临时顺序节点;

           3)获取mylock目录下所有的子节点,然后获取比自己小的兄弟节点,如果不存在,则说明当前线程顺序号最小,获得锁;

           4)线程B获取所有节点,判断自己不是最小节点,设置监听比自己次小的节点;

           5)线程A处理完,删除自己的节点,线程B监听到变更事件,判断自己是不是最小的节点,如果是则获得锁。

    这里推荐一个Apache的开源库Curator,它是一个ZooKeeper客户端,Curator提供的InterProcessMutex是分布式锁的实现,acquire方法用于获取锁,release方法用于释放锁。

    优点:具备高可用、可重入、阻塞锁特性,可解决失效死锁问题。

    缺点:因为需要频繁的创建和删除节点,性能上不如Redis方式。

  • 相关阅读:
    filter_input() 函数
    php get_magic_quotes_gpc()函数用法介绍
    echo、print、sprint、sprintf输出
    nl2br() 函数
    chop函数
    in_array 查询数组中是否存在某个值
    SQL技巧
    运算符(一)
    JS数据类型
    JS的基本语法与字面量和变量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rinack/p/8950389.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