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忆老师教学博客


    一、背景

    对两门曾经上过的课程进行回忆。一是本科大四蹭的研究生软件工程课,二是本科大一入学上的C语言。

    二、 软件工程课

      这门课是杨贵福老师进行授课,以上课+博客的方式进行教学。上课前期我觉得更多是对个人能力的检验,中后期则是对团队合作(结对编程+小组合作项目)能力的考验。学生平均每周至少得更新一篇博客,每周都会有一定量的编码工作和资料查找。学生必须投入一定的时间,否则无法完成杨老师每周布置的任务。无论对于个人项目还是团队项目,老师都会要求我们进行互评。其中,对于团队项目,互评分为不同小组之间互评,同小组内成员互评。不同小组之间互评时,老师会让每个小组进行产品展示,随后,其他小组对被展示小组的产品进行评价,指出优缺点,对其产品进行估价。同小组内成员互评,筛出评分最低成员与其他小组进行互换。而对于个人项目,则是定期更换结对编程小伙伴。此外每周的任务都有其deadline,老师每天都会一直等到deadline结束,然后开始进行分数统计,然后及时将结果更新到博客和班级群中。

    三、C语言课程

      本科大一上学期入学学的编程语言为C语言。授课老师首先是就基础知识进行讲解,然后课堂上进行一定的基础练习,课后在课上练习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老师并未推荐学校自己的OJ或者其他学校的OJ进行练习,这个方式是负责学校ACM训练的学长和老师推荐的。就我自己观察和后来同学们的编程情况来看,自觉性较好、对编程感兴趣的同学C学的越来越好,而自觉性较差、一开始有兴趣而后遇到困难无法解决,选择放弃的同学占多数。老师在课后与同学沟通很少,除了课上授课时间以外,其他时间学生与授课老师基本不存在接触。

    四、结束语

      能想起的大概就这些了。应该也有存在记忆错误的地方。

      作为助教,我应该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  多和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情况。

        2. 循序渐进,练习的题目需要一定的梯度。

        3. 自己先动手完成题目,才有资格对学生进行评价。

      其他想法目前就没了。

  • 相关阅读:
    关于全志A20的Ubuntu12.04 64位系统下环境配置及编译过程笔记【转】
    使用buildroot创建自己的交叉编译工具链【转】
    什么是make config,make menuconfig,make oldconfig,make xconfig,make defconfig,make gconfig?【转】
    JZ2440专用dnw 支持xp、win7、win8和win10系统【转】
    win10 x64下的DNW驱动不完全安装方法【转】
    GlusterFS
    iOS唯一标示符引导
    lftp使用
    教你10步闯进google play排行榜前列
    ${ }的用法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ranh941/p/7442158.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