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ask是一个基于Python开发并且依赖jinja2模板和Werkzeug WSGI服务的一个微型框架,对于Werkzeug本质是Socket服务端,其用于接收http请求并对请求进行预处理,然后触发Flask框架,开发人员基于Flask框架提供的功能对请求进行相应的处理,并返回给用户,如果要返回给用户复杂的内容时,需要借助jinja2模板来实现对模板的处理,即:将模板和数据进行渲染,将渲染后的字符串返回给用户浏览器。
“微”(micro) 并不表示你需要把整个 Web 应用塞进单个 Python 文件(虽然确实可以 ),也不意味着 Flask 在功能上有所欠缺。微框架中的“微”意味着 Flask 旨在保持核心简单而易于扩展。Flask 不会替你做出太多决策——比如使用何种数据库。而那些 Flask 所选择的——比如使用何种模板引擎——则很容易替换。除此之外的一切都由可由你掌握。如此,Flask 可以与您珠联璧合。
默认情况下,Flask 不包含数据库抽象层、表单验证,或是其它任何已有多种库可以胜任的功能。然而,Flask 支持用扩展来给应用添加这些功能,如同是 Flask 本身实现的一样。众多的扩展提供了数据库集成、表单验证、上传处理、各种各样的开放认证技术等功能。Flask 也许是“微小”的,但它已准备好在需求繁杂的生产环境中投入使用。
from flask import Flask # 导入Flask类 app = Flask(__name__) # 生成Flask 实例 @app.route('/') # 定义路由 def hello_world(): # 视图函数 return 'Hello World!' # 返回结果 if __name__ == '__main__': app.run() # 启动flask 程序
- 首先,我们导入了 Flask 类。这个类的实例将会是我们的 WSGI 应用程序。
- 接下来,我们创建一个该类的实例,第一个参数是应用模块或者包的名称。 如果你使用单一的模块(如本例),你应该使用 name ,因为模块的名称将会因其作为单独应用启动还是作为模块导入而有不同( 也即是 'main' 或实际的导入名)。这是必须的,这样 Flask 才知道到哪去找模板、静态文件等等。详情见 Flask 的文档。
- 然后,我们使用 route() 装饰器告诉 Flask 什么样的URL 能触发我们的函数。这个函数的名字也在生成 URL 时被特定的函数采用,这个函数返回我们想要显示在用户浏览器中的信息。
- 最后我们用 run() 函数来让应用运行在本地服务器上。 其中 if name == 'main': 确保服务器只会在该脚本被 Python 解释器直接执行的时候才会运行,而不是作为模块导入的时候。
Flask() 初始化常用参数
import_name, static_url_path=None, # 静态文件的访问路径, 就相当于别名, 类似于django中的 {% load static %}, 资源的url开头就是这里指定的路径 static_folder='static', # 静态文件目录的路径 默认当前项目中的static目录 static_host=None, # 远程静态文件所用的Host地址, 如CDN的主机地址 host_matching=False, # 是否开启host主机位匹配,是要与static_host一起使用,如果配置了static_host, 则必须赋值为True subdomain_matching=False, # 理论上来说是用来限制SERVER_NAME子域名的,但是目前还没有感觉出来区别在哪里 template_folder='templates', # template模板目录, 默认当前项目中的 templates 目录 instance_path=None, # 指向另一个Flask实例的路径 instance_relative_config=False, # 是否加载另一个实例的配置 root_path=None # 主模块所在的目录的绝对路径,默认项目目录
run() 函数
run(*host=None*, *port=None*, *debug=None*, ***options*) #run()主要是为flask应用启动一个server #四个参数 #host:主机,在使用run()启动服务的时候指定的IP地址,默认情况下是127.0.0.1 #port:端口,是run()启动服务的时候指定的运行端口,默认是5000 #debug:调试,如果需要进入调试模式,可以将这个选项设置成ture #options:选项参数是将server的参数传送到Werkzeug server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