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P地址的格式和分类,你都清楚吗?


    一个执着于技术的公众号

    在网际层中,利用 IP 地址将数据传输到目的地。为了能够使数据正确地发送到目标主机上,网络上的 IP 地址必须有一定的规则来识别主机的位置。

    IP地址的基本构成

    为了便于寻址,了解目标主机的位置,每个 IP 地址包括两个标识码(ID),即网络 ID 和主机 ID。同一个物理网络上的所有主机都使用同一个网络 ID,网络上的一个主机(包括网络上的工作站、服务器和路由器等)有一个主机 ID 与其对应。

    网络 ID 和主机 ID 含义如下:

    • 网络 ID:用于识别主机所在的网络,网络 ID 的位数直接决定了可以分配的网络数量。

    • 主机 ID:用于识别该网络中的主机,主机 ID 的位数则决定了网络中最大的主机数量。

    IP地址的分类和格式

    大型网络包含大量的主机,而小型网络包含少量的主机。根据用户需求不同,一个网络包含的主机数量也会不同。为了满足不同场景的需要,网络必须使用一种方式来判断 IP 地址中哪一部分是网络 ID,哪一部分是主机 ID。

    IP 地址为 32 位地址,被分为 4 个 8 位段。为了方便对 IP 地址的管理,将 IP 地址基本分为三大类。

    每类地址的分类与含义如下:

    • A 类:前 8 位表示网络 ID,后 24 位表示主机 ID;该地址分配给政府机关单位使用。

    • B 类:前 16 位表示网络 ID,后 16 位表示主机 ID;该地址分配给中等规模的企业使用。

    • C 类:前 24 位表示网络 ID,后 8 位表示主机 ID;该地址分配给任何需要的人使用。

    除了上述的 A、B、C 三类地址以外,还有两类隐藏地址,即 D 类地址和E类地址:

    • D 类:不分网络 ID 和主机 ID;该地址用于多播。

    • E 类:不分网络 ID 和主机 ID;该地址用于实验。

    如何判断IP地址的分类?


    IP 地址被分类以后,如何判断一个 IP 地址是 A 类、B 类还是 C 类地址呢?为了更好地进行区分,将每类地址的开头部分设置为固定数值,如图所示。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每类 IP 地址都是以 32 位的二进制格式显示的,每类地址的区别如下:

    • A类:网络 ID 的第一位以 0 开始的地址。

    • B类:网络 ID 的第一位以 10 开始的地址。

    • C类:网络ID的第一位以 110 开始的地址。

    • D类:地址以 1110 开始的地址。

    • E类:地址以 11110 开始的地址。

    不同分类的IP地址的范围


    由于每类地址的开头是固定的,因此每类地址都有自己的范围:

    • A类:IP 地址范围为 0.0.0.0~127.255.255.255。

    • B类:IP 地址范围为 128.0.0.0~191.255.255.255。

    • C类:IP 地址范围为 192.0.0.0~223.255.255.255。

    • D类:IP 地址范围为 224.0.0.0~239.255.255.255。

    • E类:IP 地址范围为 240.0.0.0~255.255.255.254。

    特殊 IP 地址


    在进行 IP 地址分配时,有一些 IP 地址具有特殊含义,不会分配给互联网的主机。例如,保留了一些 IP 地址范围,用于私有网络,这些地址被称为私有地址。再如,保留一部分地址用于测试,被称为保留地址。

    A 类、B 类、C 类地址的地址范围及含义如下:


    1) A类地址

    • 私有地址范围为 10.0.0.0~10.255.255.255。

    • 保留地址范围为 127.0.0.0~127.255.255.255。

    2) B类地址

    • 私有地址范围为 172.16.0.0~172.31.255.255。

    • 保留地址为 169.254.X.X。

    3) C类地址

    • 私有地址范围为 192.168.0.0~192.168.255.255。

    子网划分


    数据在网络中进行传输是通过识别 IP 地址中的网络 ID,从而将数据发送到正确的网络中,然后再根据主机 ID 将数据发送到目标主机上。

    如果一个网络中包含了百万台主机,数据通过网关找到对应的网络后,很难快速地发送到目标主机上。为了能够在大型网络中实现更高效的数据传输,需要进行子网划分,将网络划分为更小的网络。

    子网划分是将 IP 地址的主机 ID 部分划分为子网 ID 和主机 ID。其中,子网 ID 用来寻找网络内的子网,主机 ID 用来寻找子网中的主机。

    子网掩码则是用来指明地址中多少位用于子网 ID,保留多少位用于实际的主机 ID。

    来自:

    https://mp.weixin.qq.com/s/NXiBwnwVo-Y6GDXMALQCcg

    结语

    如果您看完本文后有所收获, 还希望您随手点个在看 、或者分享转发。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分享的最大动力!

      往期精彩  

    ◆  必看 | Linux系列学习书籍免费送

    ◆  利用expect批量修改Linux服务器密码

    ◆  nginx+Keepalived 实现高可用集群

    ◆  干货 | LVM快照学习

    ◆  一文带你读懂nginx反向代理

    ◆  抓包工具tcpdump用法说明

    ◆  零成本 | 手把手教你搭建个人博客

    ◆  实战 | Hadoo大数据集群搭建

    【深度好文】终于有人把云计算、大数据和AI讲明白了

    ◆  亿级web系统负载均衡几种实现方式

    ◆  一文带你读懂zookeeper在大数据生态的应用


    好文和朋友一起看~
    
    十年磨一剑
  • 相关阅读:
    protobuf 协议 windows 下 C++ 环境搭建
    protobuf 协议 windows 下 java 环境搭建
    ProtocolBuffers (二) android与PC,C#与Java 利用protobuf 进行无障碍通讯【Socket】
    C++ ofstream和ifstream详细用法
    C# 关于out和ref的问题
    java 解析office文件 大全
    Ezhuang
    IOS
    Android Client and PHP Server
    一个IM开源项目LiteTalk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qinlulu/p/12961622.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