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SPF】防环机制详解


    我们在提到OSPF的时候,时常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OSPF能够计算出无环的路由,那么OSPF究竟是如何规避路由环路的呢?OSPF与距离矢量路由协议不同,运行OSPF的路由器之间交互并不是路由信息,而是LSA,而路由器的计算正是基于网络中所泛洪的各种LSA,所以实际上OSPF路由的环路规避机制还得依赖LSA在环路避免上的设计,接下来我们就来分别探讨各种类型的LSA在防环上的考虑。

     
     
    1.  Type-1 LSA及Type-2 LSA的防环
     
    我们都知道,每台运行OSPF的路由器都会产生Type-1 LSA,Type-1 LSA用于描述路由器的直连接口状态(接口IP信息或所连接的邻居,另外还有接口的Cost值),而且只在接口所属的区域内泛洪。Type-1 LSA使用各种类型的Link来描述路由器直连接口。Type-2 LSA则只出现在MA网络,由DR产生,用于描述接入该MA网络的所有路由器(的Router-ID),以及该MA网络的掩码信息。
     
    得益于区域内泛洪的Type-1 LSA及Type-2 LSA,OSPF路由器能够“在自己的脑海中”还原区域内的网络拓扑及网段信息。路由器为每个区域维护一个独立的LSDB,并且运行一套独立的SPF算法,同一个区域内的路由器,拥有针对该区域的相同LSDB,大家都基于这个LSDB计算出一颗以自己为根的、无环的最短路径树。之所以能做到无环,是因为路由器能够通过LSA描绘出区域的完整拓扑(包括所有接口的Cost)及网段信息。以下图所示的网络为例:
     
    【OSPF】防环机制详解 
    R1、R2、R3及R4的接口均在Area0中,四台路由器都会产生Type-1 LSA并且在Area内泛洪。另外以太网链路由于缺省是广播型多路访问网络,因此会进行DR/BDR的选举,DR会产生Type-2 LSA并在区域内泛洪。在LSDB同步完成之后,每台路由器都拥有了整个区域的拓扑及网段信息,这些都是通过网络中泛洪的Type-1 LSA及Type-2 LSA拼凑出来的,请看下图:
     
    【OSPF】防环机制详解 
    接下来,每台路由器都以自己为根,计算一颗无环的最短路径数,以R3为例,它的最短路径树可能像下面这个样子:
     
    【OSPF】防环机制详解 
    所以,依赖Type-1 LSA及Type-2 LSA,路由器能够描绘出区域内的拓扑及网段信息,从而运行SPF算法,计算出到达每个网段的最优路径,并将这些路径安装到路由表中,因此区域内的路由(Intra-Area Route)可以实现无环路。
     
     
    2.  Type-3 LSA及Type-4 LSA的防环
     
    1) OSPF要求所有的非0区域必须与骨干区域直接相连,区域间路由需经由骨干区域中转。
     
    OSPF要求所有的非0区域必须与骨干区域直接相连,区域间(Inter-Area Route)路由需经由骨干区域中转。这个要求使得区域间的路由传递不能发生在两个非0的区域之间,这在很大程度上规避了区域间路由环路的发生,也使得OSPF的区域架构在逻辑上形成了一个类似星型的拓扑,如下图所示。
     
    【OSPF】防环机制详解 
    2) ABR只能够将其所连接的区域的区域内部路由注入到Area0,但是可以将区域内部路由及区域间的路由注入到非0常规区域。ABR从非骨干区域收到的Type-3 LSA不能用于区域间路由的计算。
     
    OSPF对ABR有着严苛的要求,区域间的路由传递的关键点在于ABR对Summary LSA的处理。
     
    【OSPF】防环机制详解 
    在上图中,如果R3是一台普通的OSPF路由器(不是ABR),例如当它与R2没有OSPF邻居关系时,它会根据R4在Area2中泛洪的Type-3 LSA计算出1.1.1.0/24路由并将路由加载进路由表中。但是当R3与R2建立起OSPF邻接关系后,R3在Area0中就有了一个活跃的全毗邻连接,此时如果它把描述1.1.1.0/24路由的Type-3 LSA再注入回Area0,那么就会带来潜在环路的风险,如下图所示:
     
    【OSPF】防环机制详解 
    因此当一台ABR在非Area0的区域中收到Type-3 LSA时,虽然它会将其装载进LSDB,但是该路由器不会使用这些Type-3 LSA进行路由计算,当然它更不会将这些Type-3 LSA再注入回Area0中。因此在本段落的小标题中的这么一句话:“ABR只能够将其所连接的区域的区域内部路由注入到Area0,但是可以将区域内部路由及区域间的路由注入到非0常规区域”这句话,对应到上面的拓扑中,就是R3作为ABR,只能将其所连接的Area2内的区域内部路由注入到Area0(而不能将其在Area2内收到的3类LSA,也就是区域间路由注入Area0),但是可以将Area0的区域内部路由,以及R2注入到Area0的、用于描述Area1的区域间路由注入到非0常规区域Area2。
     
    这里有一个有意思的细节,就是如果R3连接R2的接口虽然激活了OSPF(而且属于Area0),但是不与R2形成邻接关系(例如R2连接R3的接口不激活OSPF),那么此时R3其实并不算是严格意义上的ABR(虽然它产生的Type-1 LSA中B-bit会被置位,但是它在Area0中并没有全毗邻的邻居),因此它会将Area2内收到的Type-3 LSA用于区域间路由的计算,所以在R3的路由表中能看到1.1.1.0/24的区域间路由,但是一旦R2-R3之间的邻接关系建立起来,R3便不能再使用R4下发的Type-3 LSA计算区域间的路由,而只能使用在Area0中收到的、R2下发的Type-3 LSA进行路由计算,所以R3的路由表中,1.1.1.0/24的路由的下一跳将变为R2,即使从R2到1.1.1.0/24网络的Cost大于从R4走的路径,也不会切到R4上来。
     
    PS,关于本段落标题中的内容,RFC2328相应的描述是:“Note that only intra-area routes are advertised into the backbone, while both intra-area and inter-area routes are advertised into the other areas.”,RFC3509则描述得更为精细:“Note that while only intra-area routes are advertised into the backbone, if the router has an Active Backbone Connection, both intra-area and inter-area routes are advertised into the other areas; otherwise,the router only advertises intra-area routes into non-backbone areas.”
     
    3) ABR不会将描述一个Area内部的路由信息的Type-3 LSA再注入回该区域中。
     
    实际上,OSPF区域间路由的传递行为,很有点距离矢量路由协议的味道。以下图为例,在Area1中,R1及R2都会泛洪Type-1 LSA、Type-2 LSA,两台路由器都能够根据这些LSA计算区域内路由,而R2作为ABR还担负着另一个责任,就是向Area0通告区域间的路由,实际上它是向Area0中注入用于描述Area1内路由的Type-3 LSA,而这些Type-3 LSA是不会发回Area1的——是的,类似水平分割行为对吧?接下来R3利用这些Type-3 LSA计算出了区域间的路由,并且为Area2注入新的Type-3 LSA用于描述区域间的路由,而这些Type-3 LSA同样的不会被注入回Area0。
    R2在向Area0通告Type-3 LSA,为每条区域间路由携带上Cost值,这个值就是它自己到达各个目标网段的Cost,而R3收到这些Type-3 LSA并计算路由时,路由的Cost就是在R2所通告的Cost值的基础上,加上R3自己到R2的Cost值,然后,R3向R4通告这些区域间的路由时也携带者自己到达目标网段的Cost,而R4到达目标网段的Cost则是在R3的通告值基础上累加自己到R3的Cost——典型的距离矢量行为。
     
    【OSPF】防环机制详解 
    综上,我们发现OSPF为了区域间的路由防环是操碎了心的。Type-4 LSA实际上与Type-3 LSA都是Summary LSA,只不过一个是Network Summary LSA——用于描述网段路由,另一个则是ASBR Summary LSA——用于描述ASBR,他们使用的防环机制是一致的,因此这里不在赘述。 
     
    4)  Type-3 LSA还涉及了DN比特位,用于在MPLS VPN环境下的环路规避
     
     
    3.  Type-5 LSA的防环
     
    当一台OSPF路由器将外部路由引入OSPF域后,它就成为了一台ASBR,被引入的外部路由以Type-5 LSA在整个OSPF域内泛洪。一台路由器使用Type-5 LSA计算出路由的前提是两个,其一是要收到Type-5 LSA,其二是要知道产生这个Type-5 LSA的ASBR在哪里。与ASBR接入同一个区域的路由器能够根据该区域内泛洪的Type-1 LSA及Type-2 LSA计算出到达该ASBR的最短路径,从而计算出外部路由。而其他区域的路由器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因为ASBR产生的Type-1 LSA只能在其所在的区域内泛洪,所以才需要Type-4 LSA。因此其他区域的路由器在获取Type-4 LSA后便能计算出到达ASBR的最短路径,进而利用该ASBR产生的Type-5 LSA计算出外部路由。Type-5 LSA将会被泛洪到整个OSPF域,表面上看,它本身并不具有什么防环的能力,但是实际上,它并不需要,因为它可以依赖Type-1 LSA及Type-4 LSA来实现防环。
    另外,Type-5 LSA中的External Route Tag字段被用于在MPLS VPN环境下外部路由的防环,这里就不做深入探讨了
  • 相关阅读:
    sizeof()使用错例:sizeof(i++)
    修改linux命令符和解决命令符太长的问题
    【转载】阻止拷贝的三种方式
    git命令几个总结
    scp用法
    RAII
    a linked list
    c++11之函数式编程实例
    [转]基于SAML的单点登录介绍
    [转]OAuth、OAuth2与OpenID区别和联系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qiaoyanlin/p/9515406.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