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nux的内存管理


    Linux的内存管理,实际上跟windows的内存管理有很相像的地方,都是用虚拟内存这个的概念,说到这里不得不骂MS,为什么在很多时候还有很大的物理内存的时候,却还是用到了pagefile. 所以才经常要跟一帮人吵着说Pagefile的大小,以及如何分配这个问题,在Linux大家就不用再吵什么swap大小的问题,我个人认为,swap设个512M已经足够了,如果你问说512M的SWAP不够用怎么办?只能说大哥你还是加内存吧,要不就检查你的应用,是不是真的出现了memory leak.
    夜也深了,就不再说废话了。

    在Linux下查看内存我们一般用command free
    [root@nonamelinux ~]# free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ers     cached
    Mem:    386024     377116    8908      0      21280     155468
    -/+ buffers/cache:     200368    185656
    Swap:    393552        0      393552
    下面是对这些数值的解释:
    第二行(mem):
    total:总计物理内存的大小。
    used:已使用多大。
    free:可用有多少。
    Shared:多个进程共享的内存总额。
    Buffers/cached:磁盘缓存的大小。
    第三行(-/+ buffers/cached):
    used:已使用多大。
    free:可用有多少。
    第四行就不多解释了。
    区别:
    第二行(mem)的used/free与第三行(-/+ buffers/cache) used/free的区别。
    这两个的区别在于使用的角度来看,第一行是从OS的角度来看,因为对于OS,buffers/cached 都是属于被使用,所以他的可用内存是8908KB,已用内存是377116KB,其中包括,内核(OS)使用+Application(X,oracle,etc)使用的+buffers+cached.
    第三行所指的是从应用程序角度来看,对于应用程序来说,buffers/cached 是等于可用的,因为buffer/cached是为了提高文件读取的性能,当应用程序需在用到内存的时候,buffer/cached会很快地被回收。
    所以从应用程序的角度来说,可用内存=系统free memory+buffers+cached.
    如上例:
    185656=8908+21280+155468
    接下来解释什么时候内存会被交换,以及按什么方交换。
    当可用内存少于额定值的时候,就会开会进行交换.
    如何看额定值(RHEL4.0):
    #cat /proc/meminfo
    交换将通过三个途径来减少系统中使用的物理页面的个数: 
    1.减少缓冲与页面cache的大小,
    2.将系统V类型的内存页面交换出去, 
    3.换出或者丢弃页面。(Application 占用的内存页,也就是物理内存不足)。
    事实上,少量地使用swap是不会影响到系统性能的。

    备注:为何Linux系统中used会那么高

    这与linux系统内存管理的原则有关:尽可能多的使用Cache+Buffer,而减少SWAP分区的使用,以提高性能。

    比如从磁盘上读一个文件,当内核发现该文件第一次读时,就会将数据先放到cache中,然后进程从cache中读;当进程再次要访问刚才的数据时,内核直接从cache中读,而不再访问磁盘。再不如我们大文件的拷贝,内核都是通过文件Cache(Page Cache->Buffer Cache)来进行操作的,在处理文件的同时,内核VM在内存中为读取文件时候的每个Page(4K)建立 相应的Page Cache 链表,

      

    Cache的占用会提高虚存的命中率,从而提高系统性能。因此在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内存都被cached占用,used自然就提高了。如果想要把cached释放,可用如下方法:

    To free pagecache:

    # echo 1 > /proc/sys/vm/drop_caches

    To free dentries and inodes:

    # echo 2 > /proc/sys/vm/drop_caches

    To free pagecache, dentries and inodes:

    #echo 3 > /proc/sys/vm/drop_caches

    内存占用率

    在系统监控时,经常会监控系统内存占用率,其目的为避免系统因为在动态分配内存时因为实际内存不够而使用swap空间,使用swap空间将使用系统性能下降,系统不稳定。

    Linux系统中,系统内存占用率可以通过free命令,计算得出:

    /home/jcxia> free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ers cached

    Mem: 24672800 17895600 6777200 0 232996 14706928

    -/+ buffers/cache: 2955676 21717124

    Swap: 21727904 0 21727904

    其中:

    total――指系统所有的物理内存大小

    used――已经使用的物理内存大小

    free――空闲的物理内存大小

    buffers――文件系统缓存占用的物理内存,指要写入物理磁盘的数据占用的内存。

    cached――文件系统缓存占用的物理内存,指从物理磁盘读入供以后使用的数据占用的内存。

    实际系统中,文件系统缓存可能占用大量的物理内存,Linux下计算物理内存空闲率时,通常将bufferscached内存当作可使用的内存。即实际系统内存占用率计算:

    ( total – (free + buffer + cached) ) * 100/ total

     
  • 相关阅读:
    洛谷P4547 [THUWC2017]随机二分图
    洛谷P4590 [TJOI2018]游园会
    洛谷P4099 [HEOI2013]SAO
    #4719. 内凸包
    #1612. 天平(scales)
    #3164. 「CEOI2019」立方填词
    #4728. 问题求解
    #2754. Count(count)
    sa模板
    bzoj 2553: [BeiJing2011]禁忌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qiaoyanlin/p/7771504.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