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大软工 · 最终作业


    福大软工 · 最终作业 - 软件工程实践总结(个人)

    一、请回望暑假时的第一次作业,你对于软件工程课程的想象

    1)对比开篇博客你对课程目标和期待,“希望通过实践锻炼,增强计算机专业的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对比目前的所学所练所得,在哪些方面达到了你的期待和目标,哪些方面还存在哪些不足,为什么?

    开篇博客的目标和期待
    希望获得一些实践的经验和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已达到的期待和目标
    自己的专业能力确实有得到一些提升,之前只会一点点得C语言,在这次得软工实践中我加深了对C语言的学习,并学习了简单的C#,java。也学会使用一些新工具,比如用于原型设计的Axure,用来开发安卓的Android Studio,用来开发微信小程序的微信web开发者工具。在软工实践期间也与团队成员一起工作一起学习,过程还是非常有意思的,各种感情都有。
    存在的不足
    学习到了很多的新工具但大多数都只会一些基础的功能,没能很熟练的使用它们。

    2)总结这门课程的实践总结和给你带来的提升,包括以下内容:
    1、统计一下,你在这门软件工程实践中,完成了多少行的代码;

    大概在2700行左右。

    2、软工实践的各次作业分别花了多少时间?(做一个列表)

    - 作业 时间
    福大软工1816 · 第一次作业 - 准备 30
    福大软工1816 · 第二次作业 - 个人项目 450
    福大软工1816 · 第三次作业 - 结对项目1 600
    福大软工1816 · 第四次作业 - 团队展示 50
    福大软工1816 · 第五次作业 - 结对作业2 900
    第六次作业 - 团队选题报告 150
    福大软工 · 第八次作业(课堂实战)- 项目UML设计(团队) 220
    福大软工 · 第七次作业 - 需求分析报告 775
    Alpha 冲刺 2500
    福大软工1816 · 团队现场编程实战(抽奖系统) 480
    福大软工 · 第十一次作业 - Alpha 事后诸葛亮(团队) 30
    福大软工 · BETA 版冲刺前准备(团队) 30
    福大软工 · 第十次作业 - 项目测评(团队) 150
    Beta 冲刺(7/7) 3000

    3、哪一次作业让你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应该是第一次的个人作业吧,在很长时间没有写代码,突然去写一个小程序对当时的我来说还是有点困难的,当时参考了很多人的博客,在很多小问题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最后也没能全部完成。

    4、累计花了多少个小时在软工实践上?平均每周花多少个小时?同时贴出开篇博客“你打算平均每周拿出多少个小时用在这门课上”的回答

    最终花费了大约156个小时在这门课上。平均每周在9个小时。开篇博客中预计了每周6个小时,看来是远远不够的。

    5、学习和使用的新软件;

    1.Axure RP 2.Android Studio 3.Eclipse 4.微信web开发者工具

    6、学习和使用的新工具;

    1.Github 2.Leanggo 3.Process on

    7、学习和掌握的新语言、新平台;

    C# Java 微信小程序相关的wxml

    8、学习和掌握的新方法;

    1.如何进行原型设计 2.开发一个基本的Android软件 3.开发一个基本的微信小程序

    9、其他方面的提升。

    其他方面更多是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自学能力以及代码能力。

    二、写下属于自己的人月神话——个人或结对或团队项目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实例/例证结合的分析

    如何做好团队间的协作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我的第一个小组可以说是临时组建的,团队之间的沟通都比较的少,导致我们的效率十分的低下,很难及时完成一些任务。团队协作做的好才可以最大的发挥每个人的能力。

    三、对下一届实践的建议,或者对于开学初的你,对于大一的你,对于开学初的我,对于同期的TA们,对于后来的学弟学妹:

    1)你有什么想建议、告知和期许想要告诉他们呢?

    选这门课还是很值得选的,但决定学这门课就意味着你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要合理规划当学期的时间。要认真对待这门课,对得起所付出的时间。

    2)特别地,特别地,下一届要不要中途换队员(强制的、彻底的从一队换到另一队)?

    我觉得不需要。

    假设依旧是一个90+人数的大班
    3)身在一个格外大的班级,竞争强劲,你认为一个组的人数应当在多少比较合适?

    在6~7个比较合适吧。

    4)个人/结对/团队作业应该控制在怎样的规模?

    跟本学期差不多吧。

    5)这学期下来,你最感谢的人是谁?有什么话想要对TA说呢?

    四、分析一下自己所处的团队。软件工程实践是大学里少有的认真的团队协作经验。《构建之法》上说团队的发展有几个阶段,你的团队都经历过么,最后到达了“创造”阶段了么?(参考《构建执法》第17章 人、绩效和职业道德)

    萌芽:确立一个选题。
    磨合:几次的团队作业。
    规范:α冲刺阶段。
    创造:原团队解散未经历这个阶段。

    五、怎样证明你学会了软件工程?
    1)研发出符合用户需求的软件

    2)通过一系列工具,流程,团队合作,能够在预计的时间内发布 “足够好” 的软件
    有项目规划/需求/设计/实现/发布/维护,有定时的进度发布 ;

    从编写到测试再到发布,我们历经了好几个迭代的过程,中间通过沟通交流也是修修补补,最终展示的也是后续在既有功能版本上的删减版(个人版开发权限为了配合微信小程序发布的审核问题,导致几乎近半数的功能砍掉才得以上线)

    3)并且通过数据展现软件是可以维护和继续发展的。

    在github上可以搜索到我们项目WeEdit的源码,完全开源共享,欢迎下载并提出建议或者issue,谢谢

    4)对着这个检查表:http://xinz.cnblogs.com/p/3852177.html 检查一下,自己如果去企业面试,这些常见的问题是否都能回答,并在此总结。

    对着检查表一项项看下来,刚开始还能想一些回答,但后面问题大部分都不知道怎么回答了。自己离真正的去企业面试还差的很远。还有很多需要提升的地方

  • 相关阅读:
    ES6标准入门之正则表达式的拓展
    将博客搬至CSDN
    CUDA杂谈
    QT源码解析笔记
    图解DTS和PTS
    图解 I帧,B帧以及P帧
    这半年的一些事情
    C++的一些编程规范
    pjsip与QT进行适配
    编程规范检测脚本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q1093797687/p/10247755.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