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现代web app的中的页面性能
前言,本文翻译自https://docs.google.com/presentation/d/1hBIb0CshY9DlM1fkxSLXVSW3Srg3CxaxAbdocI67NCQ/edit#slide=id.g32e52b1ea6_1_0看到之后感觉讲解的系统清晰明了,实属一篇好文。就加上自己的理解翻译了一下,聊以加深印象。
硬件、网络,对性能的而言始终不能避开的两个物理因素
一、 硬件如何影响性能
硬件(即处理能力)决定了计算密集型任务的表现
浏览器必须解析、编译并执行所有的js,如下如所示:
对于每个阶段而言,代码量的差异显然会影响其变现即影响性能,这种差异在低处理能力的机器上的体现尤为明显。
当然其他类型的资源请求也会影响性能,相比之下js的影响是比较突出的。
所以考虑不同用户cpu的状况,减少js怪物(即缩小js体积)是很必要的。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 删除不必要js
- 延迟加载非关键js
- 借助相关工具
1.1 删除不必要js
只在必要的时候进行转换
仅仅对需要ES5的客户端才进行转换,80%的浏览器已经支持ES2015。(结合自己实际开发情况,移动端而言确实80%+的手机已经支持ES2015,仅仅只遇到oppop,vivio这两中手机不支持。)因为转换之后的代价还是有的,如下所示:
//ES2015
books.map(b => b.title);
//ES5
books.map(function(b) { return b.title; }, this);
//体积大了一倍
使用压缩工具/优化工具
像UglifyJS & Closure Compiler 之类的工具,在压缩之外还有一些优化功能。
对大多数的js而言压缩代码中空格移除和符号修改占了95%的工作量,并非是精心的代码转换。
压缩不应该是盲目的,应该平衡下面几点。
- 更好的压缩比
- 高额的计算机资源消耗
- 前期准备
- 可能的副作用
压缩可能不是一味的追求体积更小,相对而言,压缩也应该权衡一下其他方面。比较常见就是代码压缩时相比于其他流程,超长的时间消耗。压缩之后可能遇到关键字的问题。
如何解决其实应该是从本身项目出发。 - 尽可能的优化可缓存的静态资源
- 在压缩体积和时间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使用tree-shaking移除没用的代码
和压缩代码的目的一致,减小资源大小,不过是从另一个层面的解决方案。像webpack,rollup都提供了该功能。
tree-shaking会将没有被用到的exports移除
//tool
//used
export function a(){
console.log('1')
}
export function b(){
console.log('2')
}
//app.js
import {a} from './tool'
a()
function b 未被使用,最终的打包文件中b将会被删除。
ES2015的模块是静态的,可以使用tree-shaking
import/export 在执行之前就被确定,并且两者只能在顶层,没有条件逻辑的情况下使用(毕竟未执行)
tree-shaking的局限
- 仅仅删除未被使用的导出
- 不支持所有的代码库(仅仅ES2015)
- 可能做不到极致
难以确定删除是否会有副作用,这种打包器只能保留
自我排查
工具不能做到尽善尽美,并且在执行之前确定某项问题是困难的。
当前来说应该从代码规范和代码注释来自我完善。
对于框架
如果非必须,请不要使用。大的框架至少300kb的体积。
当然必要,请基于下面几点来选择:
- 服务端渲染
- 懒加载
- 代码优化
- 性能
1.2 延迟加载非必需js
先看一下js不同引入方式的差别
默认方式 | Async | Defer | |
---|---|---|---|
阻塞渲染 | 是 | 否 | 否 |
执行时机 | 加载完成 | 加载完成 | document解析完成 |
使用代码分割和懒加载
- 减少启动时需要加载的js
- 尽可能少的加载不相关的js
传统的做法是加载Bundle js,代码分割是将代码分成不同的chunk
这里同样有两种极端: - 每个模块对应一个js
不好压缩
利于缓存
粒度更小 - 整个应用只对应一个js
便于压缩
不利于缓存
粒度太大,即可维护性
忽然有种中庸的感觉了,凡事皆有度,所有单一操作都不能过分苛求极致,兼顾才是合理
1.3 使用其他工具
使用html和css
某些状况下可能需要vanilla JS(即原生js),框架带来便利的同时不可避免的有其他的一些性能消耗。提到这里有一篇文章大家可以看一下我是怎么把我的 React 应用换成 VanillaJS 的(这是不是一个坏主意)
举个例子:
Netflix 降低了他们登录页50%的TTI(传输时间间隔)通过下面的方式:
- 使用原生js来代替React
- 当用户登录的时候加载余下的部分
使用server
将代价昂贵的库放到server端,使用ssr来代替client-side-render.
ssr可以将我们初始页面加载事件减少到原来的1/5并减少不同浏览器之间的差异。
ssr确实首屏的优化确实很大,优点不多说。但这里提一句,不要盲目ssr,特别是初次请求响应时间较长的接口
二、网络的影响
首先了解两个概念:
- 带宽: 数据吞吐量(比特/秒)
- 延迟: 延迟数据传输时间(ms)
对于大部分市场来说,带宽是可以满足需求的(这里统计是国外的,平均26兆,国内略低一点),平均页面大小3.5Mb。传输时间(3.5/26)0.13s。国内会差一点。
延迟对性能影响比较明显。
移动网络的延迟
网络 | 延迟ms |
---|---|
5G | <=4 |
4G | <=100 |
3G | 100-500 |
3G | 300-1000 |
适应移动网络的限制
应该从下面几方面来分别考虑。
- 减少请求数量
- 优化关键路径
- 减少请求大小
2.1 减少请求数量
新建一次连接的代价是昂贵的,要重复以下过程
建立连接需要1至3+响应在数据相应之前。
- DNS 查询(可能)
- TLS 握手(可能)
- 请求资源
初始状态连接不能被充分利用
TCP slow-start限制了在初始响应里里数据被发送的数量
发送更多的数据通常情况下比新建连接要划算。
请求的体积与相应时间并不是线性关系。
两次50k的请求消耗比一次100k的大了不少。
减少重定向的使用
- 重定向增加了服务器昂贵的循环
- server-side 相对于client-side来说重定向优秀一点(快并且可缓存)
- 看一下301和302的响应code
使用缓存
理想状态下,确实资源是否最新不应该通过网络请求
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
- 使用Content-addressed URLs:
即内容与地址对应,log13234d.jpg而非log.jpg - 使用max-age
这种浏览器调整为Facebook节省了60%的请求
使用service workers来增强缓存
service worker可以帮组我们:
- 拦截网络请求
- 访问浏览器缓存
- 代替发送网络请求来处理过期的资源
使用http2
使用HTTP2时,每个来源只需要一个连接,减少了连接创建的开销。
2.2 优化关键路径
优化页面渲染或者加载时所需的事件以便尽可能的加快完成。
浏览器优化资源请求
对于所有的请求,浏览器对其是有权重处理的,即分不同的优先级来加载。具体来说就是重要会阻塞渲染的优先级比较高。
如下图所示:
使用资源提示
通过以下方式,提前加载或者请求将要用到的内容:
- Dns-prefresh
- preconnect
- Preload(当前页面)
- Prefetch(下个页面)
2.3 降低请求大小
- 使用Brotli压缩
相对于gzip
更好的压缩比,文件越大越明显
更快的解压缩
压缩速度极大提升 - 减少js体积
- 优化图片
23就不再多提了,方式有很多。
结束语
对于好的资源,多读收益还是很明显的。这次翻译感觉体会又多了一些,不过由于本人才疏学浅,如有错误还望多多指正。一言概之,共同学习。更多请移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