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ython 入门


    集合

    集合:把不同的元素组成一起形成集合,是python基本的数据类型。

    集合元素:组成集合的成员。

    >>> x = [11,22,33,11]
    >>> se = set(x)
    >>> se
    {33, 11, 22}
    

    集合对象是一组无序排列的不重复的值。

    创建集合

    字符串,数字,列表和字典都可以作为集合中的元素,当用字典作为集合中的元素时,默认取字典中的Key作为集合中的元素。

     1 >>> x = ()
     2 >>> li = ['a','b','c']
     3 >>> x = (li)
     4 >>> x
     5 ['a', 'b', 'c']
     6 >>> x = set('abcdefg')
     7 >>> x
     8 {'a', 'g', 'c', 'f', 'b', 'd', 'e'}
     9 >>> li = [11,22,33,44,55]
    10 >>> y = set(li)
    11 >>> y
    12 {33, 11, 44, 22, 55}
    13 >>> dict = {
    14 ...     'cpu':12,
    15 ...     'mem':16,
    16 ...     'disk':'3.0T',
    17 ...     'U位':'15'
    18 ... }
    19 >>> set(dict)
    20 {'disk', 'cpu', 'mem', 'U位'}
    

    集合本身是无序的,所以不能为集合创建索引或切片,只能循环遍历或使用in、not in来访问或判断集合元素

    s.add()

    s.update()

    s.remove()

    s.clear()

    s1.intersection(s2)   s1和s2的交集

    >>> s1 = {11,22,33}
    >>> s2 = {22,33,44}
    >>> s1.intersection(s2) 
    {33, 22}
    

     s1.difference(s2)  s1中存在s2中不存在

    >>> s1.difference(s2)
    {11}
    

    例:

      现在字典1和字典2如下,要求用字典2去更新字典1,如果字典2中没有的key则在字典1中删除,字典2中有字典1中没有的key则在字典1中建立相应的key.

    dict_1 = {
        'cpu':16,
        'mem':8,
        'disk':'1.8T',
        'U位':'25'
    }
    dict_2 = {
        'cpu':12,
        'mem':16,
        'disk':'3.0T',
        'U位':'15'
    }
    s1 = set(dict_1.keys())
    s2 = set(dict_2.keys())
    remove_key = s1.difference(s2)
    add_key = s2.difference(s1)
    update_key = s1.intersection(s2)
    for i in remove_key:
        del dict_1[i]
    for i in add_key:
        dict_1[i] = dict_2[i]
    for i in update_key:
        if dict_1[i] == dict_2[i]:
            pass
        else:
            dict_1[i] = dict_2[i]
    
    
    >>> dict_1                          #字典更新完成
    {'U位': '15', 'disk': '3.0T', 'cpu': 12, 'mem': 16}
    

    函数

    函数是组织好的,可重复使用的,用来实现单一,或相关联功能的代码段。

    你可以定义一个由自己想要功能的函数,以下是简单的规则:

    • 函数代码块以 def 关键词开头,后接函数标识符名称和圆括号()
    • 任何传入参数和自变量必须放在圆括号中间。圆括号之间可以用于定义参数。
    • 函数的第一行语句可以选择性地使用文档字符串—用于存放函数说明。
    • 函数内容以冒号起始,并且缩进。
    • return [表达式] 结束函数,选择性地返回一个值给调用方。不带表达式的return相当于返回 None。

    以下为一个最简单的函数,每次调用都会打印"this is a test"

    def name ():
        print('this is a test')
        return
    

    函数调用

    定义一个函数只给了函数一个名称,指定了函数里包含的参数,和代码块结构。

    这个函数的基本结构完成以后,你可以通过另一个函数调用执行,也可以直接从Python提示符执行。

    以下为一个函数最简单的调用方法:

    def name ():
        print('this is a test')
        return
    name()
    
    this is a test
    

    函数参数的传递:

    1、普通参数(严格按照顺序,将实际参数赋值给形式参数)
     2、默认参数(必须放置在参数列表的最后)
     3、指定参数(将实际参数赋值给制定的形式参数)
     4、动态参数:
     * 默认将传入的参数,全部放置在元组中
     ** 默认将传入的参数,全部放置在字典中,以key,value的方式显示
    5、万能参数, *args,**kwargs

    以下为各种传入参数的具体方法:

    def test1(x,y):
         print(x,y)
    test1(10,20)
    
    10 20
    
    
    def test2(*args):
        print(args)
    test2([1,2,3,4,5])
    
    ([1, 2, 3, 4, 5],)                #默认会将传入的参数作为一个元组
    
    
    def test2(**args):
        print(args)
    test2(name='yang',age=18)
    
    {'name': 'yang', 'age': 18}
    

    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

    定义在函数内部的变量拥有一个局部作用域,定义在函数外的拥有全局作用域。

    局部变量只能在其被声明的函数内部访问,而全局变量可以在整个程序范围内访问。调用函数时,所有在函数内声明的变量名称都将被加入到作用域中。

    name = 'yang'
    def test():
        name = 'zheng'
        age = 28
    test()
    print(name)
    
    yang
    
    def test2():
        global name
        name = 'zheng'
        age = 28
    test2()
    print(name)
    
    zheng

    在上面的例子中,首先定义了name = 'yang',然后在函数内部重新定义了这个变量,可以看到在函数外部这个变量的值并未改变,而在下面的例子中,用了global声明,此时定义的变量可以在全局范围内使用。

    lambda表达式和列表解析

    • lambda只是一个表达式,函数体比def简单很多。
    • lambda的主体是一个表达式,而不是一个代码块。仅仅能在lambda表达式中封装有限的逻辑进去。
    • lambda函数拥有自己的命名空间,且不能访问自有参数列表之外或全局命名空间里的参数。
    • 虽然lambda函数看起来只能写一行,却不等同于C或C++的内联函数,后者的目的是调用小函数时不占用栈内存从而增加运行效率。
      def number (x):
          return x + 1                            #普通方式定义函数
      print(number(123))
      124
      
      
      lambda_1 = lambda x: x+1
      print(lambda_1(123))                 #以lambda表达式方式定义函数
      124        

    内置函数

    map

    遍历序列,对序列中每个元素进行操作,最终获得一个新的序列。

    li = [11,22,33]
    lst = map(lambda x: x+1,li)
    print(list(lst))
    >>>[12, 23, 34]                                        #对列表中每个元素都加1
    
    li_1 = [11,22,33]
    li_2 = [44,55,66]                           
    li_3 = map(lambda a,b: a+b,li_1,li_2)       #用li_1中第一个元素加上li_2中第一个,第二个加第二个,依次相加
    print(list(li_3))
    >>>[55, 77, 99]
    

    filter

    对序列中的元素进行过滤,最终用符合要求的元素再组成一个新的序列。

    li = [11, 22, 33]
    lst  = filter(lambda x: x > 22, li)
    print(list(lst))
    >>>[33]
    

    当然,你也可以用列表解析的方法完成上述要求。

    li = [11,22,33]
    lst = [x+1 for x in li]                     #加1
    print(lst)
    >>>[12, 23, 34]
    
    li_1 = [11,22,33]
    li_2 = [44,55,66]
    lst = [(a+b) for a in li_1 for b in li_2 if li_1.index(a) == li_2.index(b) ]      #对应相加
    print(lst)
    >>>[55, 77, 99]
    
    li = [11,22,33]
    lst = [x for x in li if x > 22]             #筛选出大于22的
    print(lst)
    >>>[33]
    

      

      

  • 相关阅读:
    DDL、DML、TCL
    SQL简介
    Java基础--常用API--IO流相关API
    Java基础--多线程
    Java基础--常用API--集合类相关API
    Java基础--常用API--日期相关API
    Java基础--常用API--字符串相关API
    Java基础--正则表达式的规则
    Java基础--常用API--java.lang.Object
    26、springboot——整合JPA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postgres/p/5533251.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