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笔


      最近看了一篇论文,模型不复杂但是思想很有意思,参考价值非常大。仔细看下去,发现一些细节没有给的很详细(其实主要还是自己太菜,呜呜),思来想去还是有些疑惑。由于导师不是搞这个方向,身边也没有人研究RNN的,忽然间觉得“举目无亲”啊!于是乎,鼓起勇气向论文作者发了封求助邮件。没想到作者很快就很热心的回信了,还分享了github和微信。于是加了大佬的微信,才知道大佬竟然和我同辈人,甚至可能比我还小一些,这篇论文是大佬本科时发的,而研二的我还。。。。不得不感慨这个世界上有的人真的优秀,无论是学识还是为人,庆幸自己能认识这么优秀的一位前辈。大佬不但热心的回答了我很多“幼稚”的问题,还主动提出和我语音帮我讲讲他的整体思路,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啊!下面讲一讲收获吧。

    1.模型分别学习每个用户的数据,学习完一个用户的数据后,模型保留参数,继续学习下一个用户的数据。这样,一直训练完所有的用户数据。

    2.LSTM层的输入只有时序的血压数据,用户其他数据,以及上下文数据,放在最后一层输入,最后通过线性回归得到输出。

    3.不同模型的不同维度预测效果对比,这里的模型维度,是指神经网络层的神经元个数。

    4.如果想让模型提取不同用户之间互相影响的信息,这时候可以CNN最合适,RNN也可以试试。

  • 相关阅读:
    mysql索引
    mysql事务
    MySQL注入问题
    【CUDA并行编程之四】矩阵相乘
    【CUDA并行编程之三】Cuda矢量求和运算
    【Cuda并行编程之二】Cuda Memory Hierarchy_Cuda内存层次结构
    【Cuda并行编程之一】二分查找的探究以及Cuda的简单实现&&相关面试题介绍
    CUDA编程接口:共享存储器实现矩阵相乘
    CUDA学习
    CUDA从入门到精通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pomodoro/p/9325973.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