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40_HTTP——为什么会有get与post两种请求?


    粘贴自:https://blog.csdn.net/qq_28483283/article/details/80207674

    Get和Post在面试中一般都会问到,一般的区别:

    (1)post更安全(不会作为url的一部分,不会被缓存、保存在服务器日志、以及浏览器浏览记录中)
    (2)post发送的数据更大(get有url长度限制)
    (3)post能发送更多的数据类型(get只能发送ASCII字符)
    (4)post比get慢
    (5)post用于修改和写入数据,get一般用于搜索排序和筛选之类的操作(淘宝,支付宝的搜索查询都是get提交),目的是资源的获取,读取数据

    其实这一切的根本原因都是get的数据写在了请求头中,post的数据写在了请求体中。

    一、为什么get比post更快

    1.post请求包含更多的请求头
    因为post需要在请求的body部分包含数据,所以会多了几个数据描述部分的首部字段(如:content-type),这其实是微乎其微的。

    2.最重要的一条,post在真正接收数据之前会先将请求头发送给服务器进行确认,然后才真正发送数据
    post请求的过程:
    (1)浏览器请求tcp连接(第一次握手)
    (2)服务器答应进行tcp连接(第二次握手)
    (3)浏览器确认,并发送post请求头(第三次握手,这个报文比较小,所以http会在此时进行第一次数据发送)
    (4)服务器返回100 Continue响应
    (5)浏览器发送数据
    (6)服务器返回200 OK响应
    get请求的过程:
    (1)浏览器请求tcp连接(第一次握手)
    (2)服务器答应进行tcp连接(第二次握手)
    (3)浏览器确认,并发送get请求头和数据(第三次握手,这个报文比较小,所以http会在此时进行第一次数据发送)
    (4)服务器返回200 OK响应
    也就是说,目测get的总耗是post的2/3左右,这个口说无凭,网上已经有网友进行过测试。

    3.get会将数据缓存起来,而post不会
    可以做个简短的测试,使用ajax采用get方式请求静态数据(比如html页面,图片)的时候,如果两次传输的数据相同,第二次以后消耗的时间将会在10ms以内(chrome测试),而post每次消耗的时间都差不多。经测试,chrome和firefox下如果检测到get请求的是静态资源,则会缓存,如果是数据,则不会缓存,但是IE什么都会缓存起来,当然,应该没有人用post去获取静态数据吧,反正我是没见过。

    4.post不能进行管道化传输
    http权威指南中是这样说的:http的一次会话需要先建立tcp连接(大部分是tcp,但是其他安全协议也是可以的),然后才能通信,如果 每次连接都只进行一次http会话,那这个连接过程占的比例太大了!于是出现了持久连接:在http/1.0+中是connection首部中添加keep-alive值,在http/1.1中是在connection首部中添加persistent值,当然两者不仅仅是命名上的差别,http/1.1中,持久连接是默认的,除非显示在connection中添加close,否则持久连接不会关闭,而http/1.0+中则恰好相反,除非显示在connection首部中添加keep-alive,否则在接收数据包后连接就断开了。
    出现了持久连接还不够,在http/1.1中,还有一种称为管道通信的方式进行速度优化:把需要发送到服务器上的所有请求放到输出队列中,在第一个请求发送出去后,不等到收到服务器的应答,第二个请求紧接着就发送出去,但是这样的方式有一个问题:不安全,如果一个管道中有10个连接,在发送出9个后,突然服务器告诉你,连接关闭了,此时客户端即使收到了前9个请求的答复,也会将这9个请求的内容清空,也就是说,白忙活了……此时,客户端的这9个请求需要重新发送。这对于幂等请求还好(比如get,多发送几次都没关系,每次都是相同的结果),如果是post这样的非幂等请求(比如支付的时候,多发送几次就惨了),肯定是行不通的。
    所以,post请求不能通过管道的方式进行通信!很有可能,post请求需要重新建立连接,这个过程不跟完全没优化的时候一样了么?所以,在可以使用get请求通信的时候,不要使用post请求,这样用户体验会更好,当然,如果有安全性要求的话,post会更好。管道化传输在浏览器端的实现还需考证,貌似默认情况下大部分浏览器(除了opera)是不进行管道化传输的,除非手动开启!

    二、get传参最大长度的理解误区

    1.总结
    (1)http协议并未规定get和post的长度限制
    (2)get的最大长度限制是因为浏览器和web服务器限制了URL的长度
    (3)不同的浏览器和web服务器,限制的最大长度不一样
    (4)要支持IE,则最大长度为2083byte,若支持Chrome,则最大长度8182byte

    2.误解
    (1)首先即使get有长度限制,也是限制的整个URL的长度,而不仅仅是参数值数据长度,http协议从未规定get/post的请求长度限制是多少
    (2)所谓的请求长度限制是由浏览器和web服务器决定和设置的,各种浏览器和web服务器的设定均不一样,这依赖于各个浏览器厂家的规定或者可以根据web服务器的处理能力来设定。IE 和 Safari 浏览器 限制 2k,Opera 限制4k,Firefox 限制 8k(非常老的版本 256byte),如果超出了最大长度,大部分的服务器直接截断,也有一些服务器会报414错误。

    3.各个浏览器和web服务器的最大长度总结
    浏览器
    (1)IE:IE浏览器(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 对url长度限制是2083(2K+53),超过这个限制,则自动截断(若是form提交则提交按钮不起作用)。
    (2)firefox:firefox(火狐浏览器)的url长度限制为 65536字符,但实际上有效的URL最大长度不少于100,000个字符。
    (3)chrome:chrome(谷歌)的url长度限制超过8182个字符返回本文开头时列出的错误。
    (4)Safari:Safari的url长度限制至少为 80 000 字符。
    (5)Opera:Opera 浏览器的url长度限制为190 000 字符。Opera9 地址栏中输入190000字符时依然能正常编辑。
    服务器
    (1)Apache:Apache能接受url长度限制为8 192 字符
    (2)IIS:Microsoft 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IIS)能接受url长度限制为16384个字符。这个是可以通过修改的(IIS7)
    configuration/system.webServer/security/requestFiltering/requestLimits@maxQueryStringsetting.

    总结:提交数据使用psot。接受数据使用get()。比如添加操作就应该使用post,查询操作就应该使用get.

    post请求与get请求的编码问题?
    当我们使用get与post请求向服务器发送数据的时候,
    使用get发送的是字符串,字符串有编码方式
    使用post发送的是流:但是我们再浏览器器使用enctype="application/***"属性,将form表单中的流转换成了字符串进行了传输。
    所以我们再服务器接受的from表单请求时字符串。但是后来我们需要上传文件,就不能再使用字符传输了,只能使用流所以将
    enctype="multipart/from-data"。

    get请求发送的到底是什么啊?是字符串还是ASCII码呢?
    get请求发送的是字符串,但是不是普通的字符串,而是被转换成的ASCII码。
    这里分四种情况:
    这两个是与浏览器有关,以火狐为准
    一:url请求地址:没有转换
    二:url请求参数:按照utf8准成ascii码

    三:get请求:这个与html文件的设置有关系,hetml设置成什么编码,他就按什么编码转换。注意除了这个编码之外,html文件还有一个文件编码。
    四:ajax中的url请求:火狐采用的是utf编码,ie采用的是操作系统gbk编码。


    编码是可以进行转换的,但是你要告诉我你使用的是什么编码。这就说明了为什么服务器会对不同的编码进行解析。
    因为浏览器不单单会发送字符流,还会发送给服务器这个这个字符流使用的是什么编码。


    文本文件保存的时候会有一个保存编码,我们使用是什么编码保存,我们就应该使用什么编码打开。
    但是文件再传输的时候,使用的是字节流传输,我们是不用考虑编码问题的。浏览器上的文本文件用什么编码保存的,
    上传后的文本文件也会使用相应的文本编码保存。

    ===================================================================

    get提交的是字符串

    我们可以通过enctype="application/***"控制form提交的编码格式,平常我们没有写,但是会有一个默认编码方式,而且这个编码还比较特殊
    会将表单中的所有数据转换成String类型,然后再发送到服务器。
    但是enctype使用的gbk还是utf-8编码呢?

    当我们上传文件的时候,就不能再用字符串传输了,只能使用流,流就没有编码格式了。enctype="multipart/from-data"


    url地址栏不能有中文
    url提交的中文会被浏览器转换成ascii码是怎么回事
    url地址采用的是get方式,但是get方式提交的是字符串,字符串是可以有中文的。
    url提交的编码方式随浏览器,但是get请求的编码,可以在html文件中设置。

  • 相关阅读:
    疯狂学java的第32天
    疯狂学java的第31天
    疯狂学java的第30天
    疯狂学java的第29天
    疯狂学java的第28天
    javaSE_day14_抽象类
    javaSE_day13_继承、super、this
    JavaSE_day12_static关键字丶单列设计模式丶代码块
    JavaSE_day11_常用类(String类丶StringBuffer类丶StringBuilder类)
    JavaSE_day10_初识API丶常用类(Scanner丶Random丶ArrayList)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pogusanqian/p/12420999.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