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ython初步学习-python函数(一)


    python 函数

    函数是组织好的,可重复使用的,用来实现单一或者相关联功能的代码段。
    函数能提高应用的模块性和代码的重复利用率。

    函数定义

    python中函数定义有一些简单的规则:

    • 函数代码块以def关键词开头,后面接函数标识符名称和圆括号()
    • 任何传入参数和自变量必须放在圆括号中间。圆括号之间可以用于定义参数。
    • 函数的第一行语句可以选择性的使用文档字符串-用于存放函数说明。如使用'''说明文字'''
    • 函数内容以冒号:起始,并且缩进。
    • return 表达式结束函数,选择性的返回一个值给调用方。不带表达式的return相当于返回 None

    函数最关键的两个元素是参数和返回值

    语法

    def 函数名(参数1,参数2,...,参数n):
    
        函数体(语句块)
    
    

    默认情况下,参数值和参数名称是按函数声明中定义的顺序匹配起来的

    命名

    python对命名的一般要求:

    • 文件名:全小写,可使用下划线
    • 函数名:小写,可以用下划线风格单词以增加可读性。如:myfunctionmy_example_function。注意:混合大小写仅被允许用于这种风格已经占据优势的时候,以便保持向后兼容。有的人,喜欢用这样的命名风格:myFunction,除了第一个单词首字母外,后面的单词首字母大写。这也是可以的,因为在某些语言中就习惯如此。
    • 函数的参数:如果一个函数的参数名称和保留的关键字(所谓保留关键字,就是python语言已经占用的名称,通常被用来做为已经有的函数等的命名了,你如果还用,就不行了。)冲突,通常使用一个后缀下划线好于使用缩写或奇怪的拼写。
    • 变量:变量名全部小写,由下划线连接各个单词。如color = WHITE,this_is_a_variable = 1。

    函数调用

    函数调用看下面一个例子:

    >>> def add(x,y):       #为了能够更明了显示参数赋值特点,重写此函数
    ...     print "x=",x    #分别打印参数赋值结果
    ...     print "y=",y
    ...     return x+y
    ... 
    >>> add(10,3)           #x=10,y=3
    x= 10
    y= 3
    13
    
    >>> add(3,10)           #x=3,y=10
    x= 3
    y= 10
    13
    
    

    所谓调用,最关键是要弄清楚如何给函数的参数赋值。这里就是按照参数次序赋值,根据参数的位置,值与之对应。

    还可以直接把赋值语句写到里面,就明确了参数和对象的关系。当然,这时候顺序就不重要了,也可以这样

    >>> add(y=10,x=3)       #x=3,y=10
    x= 3
    y= 10
    13
    

    在定义函数的时候,参数可以像前面那样,等待被赋值,也可以定义的时候就赋给一个默认值。例如:

    >>> def times(x,y=2):       #y的默认值为2
    ...     print "x=",x
    ...     print "y=",y
    ...     return x*y
    ... 
    >>> times(3)                #x=3,y=2
    x= 3
    y= 2
    6
    
    >>> times(x=3)              #同上
    x= 3
    y= 2
    6
    
    

    如果不给那个有默认值的参数传递值(赋值的另外一种说法),那么它就是用默认的值。如果给它传一个,它就采用新赋给它的值。如下:

    >>> times(3,4)              #x=3,y=4,y的值不再是2
    x= 3
    y= 4
    12
    
    >>> times("ping")         #再次体现了多态特点
    x= ping
    y= 2
    'pingping'
    
    

    函数中的文档

    __doc__方法返回的内容就为函数中的说明文档

    >>> def my_fun():
    ...     """
    ...     This is my function.
    ...     """
    ...     print "I am a craft."
    ... 
    >>> my_fun.__doc__
    '
        This is my function.
      
    

    如果在交互模式中用help(my_fun)得到的也是三个引号所包裹的文档信息。

    Help on function my_fun in module __main__:
    
    my_fun()
        This is my function.
    

    参数

    在定义函数的时候(def来定义函数,称为def语句),函数名后面的括号里如果有变量,它们通常被称为“形参”。调用函数的时候,给函数提供的值叫做“实参”,或者“参数”。

    参考下面这个例子:

    >>> def add(x):     #x是参数,准确说是形参
    ...     a = 10      #a是变量
    ...     return a+x  #x就是那个形参作为变量,其本质是要传递赋给这个函数的值
    ... 
    >>> x = 3           #x是变量,只不过在函数之外
    >>> add(x)          #这里的x是参数,但是它由前面的变量x传递对象3
    13
    >>> add(3)          #把上面的过程合并了
    13
    

    参数收集

    上面那个例子中的参数是确定的。那么如果参数的个数不确定,那么函数怎么去收集这些参数呢?

    def func(x,*arg):
        print x         #输出参数x的值
        result = x
        print arg       #输出通过*arg方式得到的值
        for i in arg:
            result +=i
        return result
    
    print func(1,2,3,4,5,6,7,8,9)    #赋给函数的参数个数不仅仅是2个
    

    运行此代码后,得到如下结果:

    1                       #这是函数体内的第一个print,参数x得到的值是1
    (2, 3, 4, 5, 6, 7, 8, 9) #这是函数内的第二个print,参数arg得到的是一个元组
    45                      #最后的计算结果
    
    

    从上面例子可以看出,如果输入的参数个数不确定,其它参数全部通过*arg,以元组的形式由arg收集起来。对照上面的例子不难发现:

    • 值1传给了参数x
    • 值2,3,4,5,6.7.8.9被塞入一个tuple里面,传给了arg

    除了用args这种形式的参数接收多个值之外,还可以用*kargs的形式接收数值,不过这次有点不一样:

    >>> def foo(**kargs):
    ...     print kargs
    ...
    >>> foo(a=1,b=2,c=3)    #注意观察这次赋值的方式和打印的结果
    {'a': 1, 'c': 3, 'b': 2}
    

    如果这次还用foo(1,2,3)的方式,会有什么结果呢?

    >>> foo(1,2,3)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stdin>", line 1, in <module>
    TypeError: foo() takes exactly 0 arguments (3 given)
    

    如果用**kargs的形式收集值,会得到dict类型的数据,但是,需要在传值的时候说明“键”和“值”,因为在字典中是以键值对形式出现的。

    但是我们也不知道参数到底会可能用什么样的方式传值啊。把上面两种方式结合起来就解决了。但是参数传递的顺序很关键。

    >>> def foo(x,y,z,*args,**kargs):
    ...     print x   
    ...     print y
    ...     print z
    ...     print args
    ...     print kargs        
    ... 
    >>> foo('qiwsir',2,"python")
    qiwsir
    2
    python
    ()
    {}
    >>> foo(1,2,3,4,5)
    1
    2
    3
    (4, 5)
    {}
    >>> foo(1,2,3,4,5,name="qiwsir")
    1
    2
    3
    (4, 5)
    {'name': 'qiwsir'}
    
    

    另一种传值方式

    >>> def add(x,y):
    ...     return x + y
    ... 
    >>> add(2,3)
    5
    

    这是通常的函数调用方法,在前面已经屡次用到。这种方法简单明快,很容易理解。你也可以通过这样传值

    >>> bars = (2,3)
    >>> add(*bars)
    5
    

    注意的是,元组中元素的个数,要跟函数所要求的变量个数一致。如果这样:

    >>> bars = (2,3,4)
    >>> add(*bars)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stdin>", line 1, in <module>
    TypeError: add() takes exactly 2 arguments (3 given)
    

    这是使用一个星号*,是以元组形式传值,如果用**的方式,是不是应该以字典的形式呢?理当如此。

    >>> def book(author,name):
    ...     print "%s is writing %s" % (author,name)
    ... 
    >>> bars = {"name":"Starter learning Python","author":"Kivi"}
    >>> book(**bars)
    Kivi is writing Starter learning Python
    

    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

    简单来说,全局变量为定义在函数体外的变量,通常定义在脚本开头。局部变量为定义在函数体内的变量。

    看下面这个例子:

    x = 2
    
    def funcx():
        x = 9
        print "this x is in the funcx:-->",x
    
    funcx()
    print "--------------------------"
    print "this x is out of funcx:-->",x
    

    输出结果:

    this x is in the funcx:--> 9
    --------------------------
    this x is out of funcx:--> 2
    

    可以看到,当调用funcx()函数后,函数体内部打印的值与函数体外部打印的值不同。两个变量彼此没有相互影响,虽然都是x。在这里看出,两个x各自在各自的领域内起作用。

    如果将上面这个例子改写为下面这个例子,就能让函数体内部的变量变为全局变量

    x = 2
    def funcx():
        global x    #跟上面函数的不同之处
        x = 9
        print "this x is in the funcx:-->",x
    
    funcx()
    print "--------------------------"
    print "this x is out of funcx:-->",x
    

    以上两段代码的不同之处在于,后者在函数内多了一个global x,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声明x是全局变量,也就是说这个x跟函数外面的那个x同一个,接下来通过x=9将x的引用对象变成了9。所以,就出现了下面的结果。

    this x is in the funcx:--> 9
    --------------------------
    this x is out of funcx:--> 9
    

    好似全局变量能力很强悍,能够统帅函数内外。但是,要注意,这个东西要慎重使用,因为往往容易带来变量的换乱。内外有别,在程序中一定要注意的。

  • 相关阅读:
    数据库的数据同步
    IDEA连接数据库自动生成实体类
    异常日记(一)
    高16位,低16位是什么
    springboot整合rabbitmq
    springBoot使用教程
    分布式框架Dubbo入门
    Spring注解驱动开发04(给容器中注册组件的方式)
    Spring注解驱动开发03(按照条件注册bean)
    Spring注解驱动开发02(作用域和懒加载)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pingqiang/p/7768942.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