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0905-2 博客作业


    此作业的要求参见[https://edu.cnblogs.com/campus/nenu/2019fall/homework/5522]

    儿时时的我已记不清

    少年时的我无所畏惧

    青春时的我应试教育

    成年时的我浑噩迷茫

    正值当下的我重新定位

    望将来时的我感激现在的我

    愿重生时的我无悔今生

                     ------可樱

           从小学就一直在应试教育的教育下,我一直努力学习,当然,成绩也是相当不错的,高中以前都是以考好为目标,那个时候的自己就想着考好,这样老师可以多关注一下自己,具体为啥有这个癖好现在已经不得而知了,等上了高中,换了一个环境,自己真正独立了,自己在也不是班里的佼佼者,父母也不再自己身边,学习也提不起来,但是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思想还是在我脑袋里挥之不去的,心里还是有一个目标,考大学,以后出人头地,在整个高中,我靠着我这可怜的信仰一直到高考结束,现在回想高中,唯一能记住的就是我不喜欢我的班主任,在我当时看来他是一个势力,只喜欢好学生的老师(虽然我现在还是不喜欢他,哈哈)以前信誓旦旦要考南开的,梦想最终在现实中慢慢破裂。

           曾经对计算机专业的畅想。

          最终考上了一所本地的大学,当时选专业真的不知道选什么,文科要背的东西多,本来是理科出身决定打死不选文,可是选理科,高考理综已经折磨了自己那么多年,也不想选,感觉自己理财能力不行,也就没有选会计,不想天天经历生死,所以没有学医(当时班里好多选会计和医生的)我就问了我非常信任的朋友,他建议我选计算机,因为我们学校也没几个可以选。加上我又特别想拥有一台自己的电脑,所以就选了计算机专业。

           还没有开学时,我就想着一定不能死读书,劳役结合。读完一篇学长的博客,感觉和那个学长好像,进了大学就完全放飞自我,参加各种活动,学生会,实验室,虽然现在我也不后悔参加这些,因为真的在里面学到了东西,虽然不是太多,但我真的经历了,可是投入的精力太多了,学习完全没有放在心里,直到大一结束时,评奖学金,我看看我文化课那可怜的分,才使我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但那是也仅仅是因为没有拿到奖学金才有些触痛,可是上课时大家都各做个事看小说,玩手机,看电影,我也没有主动学习。一大一,大二上一直感觉过去接触到的计算机课程不符合我对计算机专业的期待,想想最痛苦的记忆就是数据结构,大一上课也还是理科课程,第一次接触C感觉好难,老师让我们在慕课上自学程序,本来就难,个人感觉太偏理论,上课上机机会也不多,加上自己平时也忙,就把慕课上的课程,课后题目做了一遍,一学期过去了,感觉自己对程序一知半解,第二学期开设数据结构,天天老师上课不知道在说什么,照着课件读,一节课PPT可以讲好几张,感觉像是上语文,可是又没有语文的文化底蕴,导致整个数据结构上完课,我都不知道老师想要表达什么?我懂了什么?几节课后才知道这是编程课,可是后面越来越不想听,到期末考试前一直刷题,最后也是险过。后面又学了计算机相关的其他课程,直到大二下学期,我才好好学习java 这本科,刘老师人挺好的,第一节课先来点心灵鸡汤,而且我们是一边上机一边学习,后来还和刘老师参加了蓝桥杯,也是那是时候才开始喜欢计算机领域的,喜欢做出题目那种成就感,虽然找bug的过程是痛苦的,但是在4个月代码练习的那段时间里,生活真的特别充实。但是大三忙着考研,大四忙着答辩,感觉自己仅会的一点知识也快所剩无几了,所以对于现在的我来说,并不擅长计算机。

           自我的认知。

          考研时后知后觉发现数据结构的重要性(因为要考),当然现在发现更重要,无论是以后学习中还是以后找工作都需要用到,数据结构里面主要体现的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作为一个复试时才知道我算跨考计算机的研一学生来说,我认为我现在具备的专业知识也就是能读懂简单的代码,能写一些简单的程序,会使用简单的办公软件,至于能力,感觉在专业上没有什么能力,如果写文档算的话,那就是可以勉强写一些文档。离成为一个合格的计算机学生,在专业知识上的差距主要在课本上,由于本科基础不扎实,又不是本专业的,还有一些专业课知识没有学过,在技能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不能熟练掌握一门语言、在能力上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不能独立完成一个项目,写代码不能及时找出bug。

          十字路口的选择。

    每个时间段人生都会有一次比较重要的人生选择,每个选择有不同的努力方向。这个选择可能会影响你以后的人生道路。在研究生这次选择中我决定选工程项目,在这个选择下,我相比于其他人的优势在于:我选择了杨老师当导师,我勤奋肯学。劣势在于:我脑子不灵活,基础差,反应慢。整个研究生我打算把大学的遗憾弥补上,本学期的计划是,过六级(先背单词),考教师资格证书(每天两个小时),课程认真听,每天至少练习两道编程题,写博客完成杨老师作业(每天至少两小时)。课少时间富裕,在看一些python视频和学籍。

          对软件工程的期待。

    我希望上完软件工程这门课后,我可以了解一个项目的流程,培养出小组合作能力,也期待自己的编程水平可以提高,对计算机有一个新的认识。编程不是高中背书,不是做数学化学题,它是技能,是需要大量练习和长时间实验感悟的。我打算以后一周最少使用14个小时在本门课上。

          对自己当前代码量的认定。

    我目前的代码量大概是2万。我认为优秀的和一般的计算机专业学生,为了有资格入职软件公司,需要多少代码量应该是10万。从事高校教学科研工作代码量应该是8万.。我计划在本课程结束时,完成5千代码量?这些代码量分布在整个学期中,每周应完成280代码量

          超群能力。

    很多人都有超群的能力,这个能力周围90%的人都不会。我超群的能力也没有啥,我会的基本大家都会。以前我认为我周围的女生都没有我耐力强,跑的快,可是到了大学发现这个能力可能只能超过周围80%的人了。我认为自己比较能吃,可是发现周围比我不能吃的人也没有多少,想想超过周围90%能力可能就是辨别方向和仰卧起坐了。辨别方向也许是我与生俱来的能力。可是这也是小时候经常和爸爸一起出去,爸爸经常和我说向北走,向东走,还有问路时也是。年纪大点的叔叔都是告诉我东西南北,仰卧起坐我大概一分钟可以做60。因为我小时候比较喜欢动,小学练过体育,初中也经常代表学校参加体育比赛,以前我每天50个仰卧起坐,现在也在坚持每天50个仰卧起坐,小学花了三年时间练的体育。

          读两篇博客心得。

           两篇文章都是针对学生老师写的,前一篇是在向学生说明上课要认真听讲。第二篇主要阐述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到底师生之间那种关系可以更好的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个人认为第一篇文章看完作者观点我不反对,但是感觉不是那么舒服,可是第二篇看完,虽然文章特别长,可是并不枯燥,感觉读时特别有趣,也明白了杨老师为什么上课说那么多,一开始为什么要给我们讲师生关系,上课时听杨老师真的吓到了,感觉任务真的好重,没有心里准备,虽然知道杨老师也为我们好,但是没有看完这篇文章,真的是心服口服,对软件工程这门课也没有抵触心情,相反,我现在好期待下次的课程,期待下次的项目,我都可以幻想到我们小组一起做项目,最后胜利的喜悦。同时萌生了一个想法,就是如果其他课程也这样上就好了,这门课的教学方法可能应用到更多课程,更多领域就好了,尤其是学生,本来师生的关系就一直在变化。第一篇文章说的道理我认可,可是道理大家都懂,这个从我们小学老师家长就已经告知我们,可是真正做到的又有多少?现在不管本科生上课不注意听讲,就小学生,初中中上课也不能好好听讲,其实对于我们来说,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一路上过来,不能说学生厌学,但是对于授课一般的老师,照本宣科的老师也是提不起来兴趣的,当然我知道知识是为我们自己学的,也是我们自己受益,可是我想一个老师也不想全班没有听课的学生,没有互动的学生,一节课就只是上完了。读完这两篇文章,我也知道了为什么上课我们不集中注意力,玩手机,因为分数不是在本节课就打分,那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期末前可以突击,,上课的时间是有限的,下课布置的作业也可能是从别的地方“借鉴”过来的,所以才会有更多的学生不注意听讲,要是突然想听了,发现听不懂了,也就此作罢。新型的东西总是会让大家兴奋,所以这门软件工程以这样新型的方式上课,本来就是一种好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动手能力,掌握一些必备的技能,在加上现在新的模式,我相信学生一定可以学到更多知识,真的特别感觉这种方法的发现者,也非常感觉杨老师采取的这种方法,也许我的感谢起不到什么作用,但是我至少是一个肯定这门课,肯定这个方法的支持者。

    未完作业详情见https://www.cnblogs.com/ping2yingshi/p/11504204.html

  • 相关阅读:
    vue第一天
    wnf微信公众号总结
    node-sass安装失败解决方法
    移动app第一天
    sublime的快捷键(常用)
    JMeter——项目——导出结果到excel(先导入数据库——再从数据库导出为excel)
    JMeter——项目——导出结果到excel
    JMeter——项目——注册、登录、充值、保存执行结果
    JMeter——cookie管理
    JMeter——配置元件——httpcookie管理器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ping2yingshi/p/11503978.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