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 OSI 模型?


    什么是 OSI 模型?

    开放系统互连 (OSI) 模型是描述网络系统功能的框架。OSI 模型对不同网络组件的计算功能进行分类,概述了支持构成网络的软件和硬件的互操作性所需的规则和要求。

    除了了解什么是 OSI 模型之外,请注意 OSI 模型层在可视化从发送方到接收方的数据流时特别有用。各个级别的描述以及它们的相互依赖关系使得更容易查明网络问题。此外,程序员可以使用 OSI 模型来更好地了解数据如何进出他们的应用程序,或者编写特定于特定级别使用的代码。

    在以下部分中,您将看到 OSI 模型的解释。

    OSI 七层模型
    OSI 模型由七个抽象层组成。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的通信从第 7 层到第 1 层。每一层在将数据发送到下一层之前执行特定的工作。

    应用层
    应用层是最接近最终用户的。它启动用户与他们个人交互的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在这一层,数据从它被转换成的语法转换成用户可以阅读的东西。

    第 7 层应用程序的示例包括 Web 浏览器(如 Chrome、Safari 或 Firefox)或电子邮件应用程序。第 7 层还可以识别通信伙伴,检查哪些资源可用,并确保通信正确同步。

    表示层
    表示层负责为应用层准备好数据。正在通信的两个设备可能使用不同的方法对其数据进行编码。因此,第 6 层将传入的数据转换为可以在应用层读取的内容。这包括加密和解密数据。

    表示层还在将来自应用层的数据发送到第 5 层(会话层)之前对其进行压缩。

    会话层
    会话层处理两个交互设备之间的打开和关闭网络通信。“会话”是指交互开始和结束之间的时间。会话层确保会话在足够长的时间内打开,以便发送所有必要的数据。然后会话层关闭会话以防止消耗不必要的资源。

    此外,它同步数据传输。如果正在发送大量数据,会话层可以设置检查点。如果在下载所有数据之前传输中断,则检查点允许重新开始传输,而无需重新开始。

    传输层
    传输层处理相互交互的设备之间的端到端通信。通信管理涉及获取会话层中的数据并将其划分为称为段的片段。接收通信的设备上的传输层处理将段重组为会话层可使用的数据。

    此外,传输层负责管理流程以及在出现问题时需要发送的任何必要错误消息。为了管理数据流,传输层确保它不会被发送得太快以至于接收者的设备无法处理它。为了控制错误,传输层检查传输的数据是否完整。如果不是,该层将请求重传。

    第 4 层是传输控制协议 (TCP)和用户数据报协议 (UDP)端口号工作的地方。Internet 协议 (IP) 地址在第 3 层(网络层)运行。TCP、UDP 和 IP 是促进数据发送和接收的协议。

    网络层
    当两个网络相互通信时,网络层有助于数据的传输。如果两个通信设备使用同一个网络,则不需要网络层。网络层划分来自传输层的段。这些被称为数据包。将分段分成数据包发生在发送方的设备上,然后在接收设备上重新组装。

    网络层还可以作为一种效率工具。它计算出将数据传送到目的地所需的最佳物理路径。此功能称为“路由”。

    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类似于网络层,只是数据链路层便于使用同一网络的两个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在数据链路层,数据包被分成称为帧的片段。与网络层类似,数据链路层处理流量和错误控制。传输层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仅在两个网络相互通信时管理数据流和错误。

    在数据链路层内,有两个子层,媒体访问控制 (MAC) 层和逻辑链路控制 (LLC) 层。大多数交换机在第 2 层执行其职责。在某些情况下,交换机在第 3 层工作,因为它们促进两个网络或虚拟局域网 (VLAN) 之间的通信。这必须发生在第 3 层,因为在这些情况下,需要路由数据,这是第 3 层的任务。

    物理层
    物理层涉及传输数据的物理设备,如交换机和电缆。在这一层中,数据被转换为 1 和 0 的字符串。在物理层,设备必须就区分 1 和 0 的方法达成一致,这使得数字数据能够被每个设备正确解释。

    物理层包括各种组件,例如电缆、用于传输数据的射频、Wi-Fi,以及用于传输数据的其他物理结构,例如引脚、必要的电压和端口类型。

    参考链接:https://en.wikipedia.org/wiki/OSI_model

  • 相关阅读:
    安全模式下卸载windows installer打包的软件(转)
    OAF页面集成条形码或者二维码
    记一次客户生产环境供应商门户服务器无法访问
    QML显示圆形图片
    QML加载gif
    QML之信号与槽
    QML访问C++类内部
    QML使用C++对象
    C++条件变量
    C/C++程序所占用内存区域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pengpengboshi/p/16292390.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