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SP2019回忆录


    本来题目想写“游记”的,但是因为我的博客一直咕着,过了都快一年,所以就改名为“回忆录”了。

    Day1

    在车上还是有点紧张的,毕竟这是我第一次参加CSP (现在看来也是最后一次),踏进熟悉的附中校园,在求索碑前点了个名,然后便开始等待入场。

    想了想,大概去年的提高组能考个 \(420\) 分,于是想着今年也往这个分数冲,考前也在luogu上签了个到,祝了一下自己 rp++

    但事实证明我还是太菜了。。。

    开考先看T1,看了大概十分钟,发现反推模拟一边就可以得出答案,之后边想边写花了20min,测完大样例已经过了半个小时。

    然后开始看T2,首先敲了一个 \(O(n^3)\) 的暴力上去。那时码力低下,光是写这个就花了我半个小时,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个小时。

    然后开始想正解,想了一小时15分钟还是只会 \(O(n^3)\)(真不知道那时候我的脑子在干嘛),于是先看T3。

    T3因为本来就没想要正解,所以直接开始敲 \(O(n!)\) 的10分暴力,这次没有失误,7min就写完了。然后去看链的部分分,一开始有一个贪心的想法,但是后来发现假了,所以去看菊花的部分分,还是不会,于是回头想T2,这时只剩半个小时了。

    想了10min,发现可以统计以一个点为尾的个数,不需要枚举子区间,于是会了 \(O(n^2)\) 的做法(当时甚至不会想到用栈进行转移),马上开始写,最后10min写完。

    检查一下文件名啥的,再想想T2正解,最后无果,考试结束了。

    刚考完出来感觉自己可以退役了,第二题居然没有做出来。出来问问同学,同届最强的两个想出来了,其他都是50分,心里稍微平衡了一点。学长说,T2直接用一个栈把链上的情况搬到树上就行了。仔细拍脑门想一想,发现在栈内的点就是根到这个点的路径,然后我就会了。。。感觉自己好蠢。

    然后学长一直在大喷T3,大部分都是10分暴力,zky学长加上了菊花图的25分,然后cy学长想出了正解,但是细节巨多,也不知道可不可以AC。

    大概和大佬们的差距是50分,还可以接受。。。

    预估得分 \(100+50+10=160\)

    中午睡了一觉,下午来参加普及组。

    开考看T1。。。1min秒杀。然后看T2,开完题目就知道模拟,当时想的链表做到 \(O(1)\) 修改,但是看了看数据范围,发现直接数组暴力实现就可以了,15min敲完,这时过了半个小时。

    接下来看T3,想了1h,还是想不出什么,突然看到 \(T=2\) 的部分分,这需要一个完全背包就可以了。突然有了想法:直接做 \(T-1\) 次完全背包!然后我开始验证这个想法,发现每天肯定手上要钱最多,那么前一天就要最优策略,于是做 \(T-1\) 完全背包。回忆了一下完全背包怎么写,写了30min,过了大样例,这时还剩一小时15分钟。

    然后看T4,想了半个小时还是只会30分,又花了半个小时写完(我当时的码力。。。唉。。。),然后就没什么时间了,检查一下文件名啥的,考试就结束了。

    考出来后发现同校的LinZhengyu与ChenHanlin两位大佬都AK了,还有一位初二的学弟也AK了。他们说T4直接求奇偶最短路就好了,比T3还要简单,感觉自己好蠢啊。。。

    预估得分: \(100+100+100+30=330\),没有AK,还是太差了。

    晚上去各大OJ上测自己的代码,普及组和预估的一样,但是提高组的有点出入:T1少了5分。

    定睛一看,发现 1<<i 有问题,虽然我开了 ull 但是我的 i 有到 \(64\),会爆 ull,不禁懊悔,为什么当时不测一下极限数据。

    Day2

    考前还是和第一天一样,但是今天我不抱着什么希望,只求AC一题,剩下的暴力多骗一点。

    事与愿违。。。

    开场把三题都看了看,看完后先去想了想T1,想了45min还是只会64分做法,其中的32分的DP很难写,所以第一题先不写,溜去看T2。

    T2和FCS集训的一道题很像,式子大概推了半个小时,我把平方和变成合的平方减去积的和,然后合的平方可以 \(O(1)\) 算,积的和可以和FCS集训的那题一样 \(O(n^2)\) DP,于是我开始写,前前后后写了35min,没过大样例。。。于是开始调,查出来大概一个错,然后把 ll 换成 ull 就过了大样例(但是照常理是不需要 ull 的,但是我这个不知道为什么不开 ull 就会挂),这时候已经过了一小时45分钟。

    回头去写T1的暴力,前32分的10min就写完,但是后面的DP整整写调了一个小时还是没法过自己造的数据,就自闭,这时只剩35分钟了。

    赶紧看T3,前40分就是暴力求树的重心,但是我写了半个小时,最后五分钟惊险写完,还想看一看链和满二叉树的部分分,可刚想出来考试就结束了。T_T

    出来后发现同届的两个大佬和学长至少都是 \(64+64+75=203\),而且学长大部分都把T1做出来了,nb的还吧T2和T3写出来了,被暴打了。。。

    预估得分: \(32+64+40=136\),晚上去各大OJ上测评也没什么出入。

    最后的实际得分PJ: \(100+100+100+30=330\),TG: \(95+50+10+32+64+40=296\),省一确实都是拿到了,TG大概全省90名的位置。看了看今年的分数分布,再次感慨OI难度增长速度太快了,感觉自己水平的增长速度都赶不上它。

    总结&&展望

    现在的我,已经要上高中了,回看初三这一年,有欢笑、有伤心、有悔恨、有收获,虽然不敢说成长很多,但是还是有成长的。祝自己的高中生活过得顺顺溜溜的,还有 NOIP2020 rp++!!!

  • 相关阅读:
    Shapelib库编译
    CheckedComboBoxEdit实现单选
    VS2019卡在创建Windows恢复点
    ArcGIS Add-In 创建自定义菜单
    使用DevExpress展示地图—加载SHP
    未能从程序集ESRI.ArcGIS.AddIns.SDK加载任务"ValidateAddInXMLTask"
    没有为该对象定义无参数的构造函数
    RichEditControl自定义高亮语法
    Java解析Word模版,替换${}的值
    64.QT-单播、广播、组播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peanuttang/p/13502383.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