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默认自带了几个和web相关的模块。原来只知道SimpleHTTPServer 这个模块,后来又知道了 CGIHTTPServer 这个模块
- SimpleHTTPServer
-
1 python -m SimpleHTTPServer 80
在命令行里键入上面的命令就有了一个简单的HTTP服务器了,服务器的端口是 80 (也可以是别的,如果80端口被占用了)
-m 的意思就是 module,web的根目录是命令行的当前目录 (win7 下 在一个文件夹空白的地方 shift+鼠标右键 会出现在此处打开命令行,再输入上面的例子就可以把当前目录作为web的根目录)
打开浏览器,输入 http://localhost:80 即可看到文件夹下的目录和文件。
- 在忘记带u盘时,可以简单的做一个文件共享。
- 多看系统的wifi传书应该也是这个原理。
- 还可以简单的测试一下网页是否正常
- 如果文件夹下有index.html 就会自动打开作为首页
- CGIHTTPServer
-
1 python -m CGIHTTPServer 80
命令的解释和上面差不多,这次启动的是CGI (Common Gateway Interface)服务器,CGI 程序可以用任何脚本语言或者是完全独立编程语言实现,只要这个语言可以在这个系统上运行。
用上面的命令启动的 CGI服务器,web的根目录还是命令行的当前目录。但是如果直接把cgi的脚本放在当前目录下面是不能执行的,必须新建一个文件夹叫做cgi-bin,把脚本都放在这个目录下才能执行
通俗的来说就是通过web去调用一个本地的程序,然后再把结果输出到web,就是这样一个交互的过程。有关python的CGI编程可以参考这个网站:http://www.w3cschool.cc/python/python-cgi.html上面的代码有好多是不能直接运行的,需要修改
下面给出一个例子:
起源:亚马逊的商品的图片的大小、旋转都是url query里面的参数控制的 可以看这个网址http://aaugh.com/imageabuse.html
现在我们要模拟下那个大小的参数
1 #coding:utf-8 2 import cv,cv2 3 import cgi,cgitb 4 5 form = cgi.FieldStorage() 6 size = form.getvalue('s') 7 8 print "Content-Type:image/jpeg ", 9 print #必须有 header的格式 10 11 if size in ['big','small']: 12 img = cv2.imread('cgi-bin/1.jpg') 13 if size == 'big': 14 resized = cv2.resize(img,(img.shape[1]*2,img.shape[0]*2)) 15 elif size == 'small': 16 resized = cv2.resize(img,(img.shape[1]/2,img.shape[0]/2)) 17 cv2.imwrite("cgi-bin/resized.jpg",resized) 18 f = open('cgi-bin/resized.jpg','rb') 19 print f.read(-1) 20 f.close() 21 else: 22 f = open('cgi-bin/1.jpg','rb') 23 print f.read(-1) 24 f.close()
访问的url应该是这样的 http://localhost/cgi-bin/img.py?s=small s是size的一个标志,有big和small两个参数,默认的我们返回原始大小的图像。代码中使用到了opencv来进行resize到两倍或者缩小一倍。当然实际应用中可能更加复杂。
前面的一段代码是输出http的header,http的header 里面的换行都是 header结束的标志就是有两个连续的
总结:
上面只是python内置的几个简单的webserver,功能肯定比Apache什么的少了不少,但是偶尔测试一下还是可以的,不用装那么大的软件。
如果要深入学习web的还是要找一些框架,像是 Django、Tornado等。
使用Python开发Web,最简单,原始和直接的办法是使用CGI标准,在1998年这种方式很流行。 现在从应用角度解释它是如何工作: 首先做一个Python脚本,输出HTML代码,然后保存成.cgi扩展名的文件,通过浏览器访问此文件。 就是这样。
尽管实现很简单,还是暴露了一些问题和不便的地方。 问你自己这几个问题:
-
应用中有多处需要连接数据库会怎样呢? 每个独立的CGI脚本,不应该重复写数据库连接的代码。 比较实用的办法是写一个共享函数,可被多个代码调用。
-
一个开发人员 确实 需要去关注如何输出Content-Type以及完成所有操作后去关闭数据 库么? 此类问题只会降低开发人员的工作效率,增加犯错误的几率。 那些初始化和释放 相关的工作应该交给一些通用的框架来完成。
-
如果这样的代码被重用到一个复合的环境中会发生什么? 每个页面都分别对应独立的数据库和密码吗?
-
如果一个Web设计师,完全没有Python开发经验,但是又需要重新设计页面的话,又将 发生什么呢? 一个字符写错了,可能导致整个应用崩溃。 理想的情况是,页面显示的逻辑与从数据库中读取书本记录分隔开,这样 Web设计师的重新设计不会影响到之前的业务逻辑。
以上正是Web框架致力于解决的问题。 Web框架为应用程序提供了一套程序框架, 这样你可以专注于编写清晰、易维护的代码,而无需从头做起。 简单来说,这就是Django所能做的。
-------------------The Django Book 2.0--中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