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ylin简介


    来源

    Cube:

      用空间换时间(类似:BI分析)

      预计算把用户需要查询的维度以及他们所对应的考量的值,存储在多维空间里

      当用户查询某几个维度的时候,通过这些维度条件去定位到预计算的向量空间,通过再聚合处理,快速返回最终结果给用户。

      Kylin的cube不是单一维度的组合,而是所有组合都可以计算。N个维度的完整Cube, 会有2的N次方种组合。

      如何计算:逐层算法。它会启动N+1轮MapReduce计算

      

    • 第一轮读取原始数据,去掉不相关的列,只保留相关的,同时对维度列进行压缩编码。以此处的四维Cube为例,经过第一轮计算出ABCD组合,我们也称为Base Cuboid;
    • 此后的每一轮MapReduce,输入是上一轮的输出,以重用之前计算的结果,去掉要聚合的维度,算出新的Cuboid
    • 此往上,直到最后算出所有的Cuboid。

      在Storage上是怎么存储的:

      

    • 星形模型会先被拉成一张平表, Dimension的值拼接在一起,后面接着是Metrics。
    • 为了标示这是哪几个维度的组合,会在行的开始加上Cuboid ID。最后,Cuboid ID + dimensions会被用作Rowkey,Metrics会作为Value放到Column中 。

      查询:

    • SQL语句被SQL解析器翻译成一个解释计划,从这个计划可以准确知道用户要查哪些表,它们是怎样join起来,有哪些过滤条件等等。Kylin会用这个计划去匹配寻找合适的Cube。
    • 如果有Cube命中,这个计划会发送到存储引擎,翻译成对存储(默认HBase)相应的Scan操作。Groupby和过滤条件的列,用来找到Cuboid,过滤条件会被转换成Scan的开始和结束值, 以缩小Scan的范围; Scan的result,Rowkey会被反向解码成各个dimension的值,Value会被解码成Metrics值 。

    架构:

      

      首先要求用户把数据放在Hadoop上,通过Hive管理

      用户在Kylin中进行数据建模以后,Kylin会生成一系列的MapReduce任务来计算Cube,算好的Cube最后以K-V的方式存储在HBase中。

      分析工具发送标准SQL查询,Kylin将它转换成对HBase的Scan,快速查到结果返回给请求方。

    企业级特性:

      

    • Kylin对外暴露的是标准的SQL,支持大多数的SELECT语法,可以把各种工具和系统直接对接进来。这意味着当您使用Kylin的时候,不需要对业务系统做额外的改动。
      •   Kylin提供了各种接入方式, 如ODBC、JDBC; 如果您的系统不使用这两种方式,还可以使用RESTful API查询。
      •   Kylin架构天生就非常适合Scale out,当查询量上升,单节点不能满足的时候,只需要相应增加Kylin的节点就可以满足。
    • 针对企业对安全的要求,我们有不同力度做安全控制。Kylin有不同用户角色做不同的事情,此外在project和cube层级可以定义ACL帮助在更细力度掌控对cube的使用。
      •   企业通常会使用目录服务来管理用户和群组,Kylin支持LDAP认证登录;如果对安全有更高的要求,Kylin还支持了基于SAML的单点登录(SingleSign-On),只要做一些配置就可以完成,不需要额外开发。
    • 提供了丰富的RESTful API,非常方便从用各种已有系统,如任务调度,监控等接入Kylin
    • Kylin的Web UI做到的事情通过API都可以做到。我们看到网易、美团等在Kylin之上开做了封装,跟他们各自的BI做深度的融合,就是利用了这个特性。

    怎么样用Kylin来构建大数据的分析平台?

      

      Kylin部署和安装是非常方便的,我们称为非侵入式的安装。如果你已经有一套Hadoop,安装Kylin,只要增加一台机器,下载Kylin安装包运行就可以了,Kylin使用标准Hadoop API跟各种组件通信,不需要对现有的Hadoop安装额外的agent。

      架构上就是个分层的结构,最底层是数据,放置在HDFS,其上是Hadoop层,需要有HBase、 Hive, MapReduce等。Kylin运行中Hadoop之上,安装好了之后,业务系统连入Kylin,Kylin把压力分布到Hadoop上做计算和查询。

      四种典型的部署架构,分别从简单到复杂。

    • Single instance的部署 ,通常一两天就可以完成。首先要有Hadoop,版本在2.4或以上。加一台Hadoop客户机,下载Kylin,即可一键启动。 建模人员通过Kylin Web登录,进行建模和cube的创建。业务分析系统或者工具发SQL到Kylin,Kylin查询Cube返回结果。
      •   最大特点是简单;缺点也很明显: Kylin是单点,并发请求上来的时候它会成为瓶颈,所以需要Cluster的部署。

        

    • Kylin部署到Cluster非常简单,只需要增加Kylin的节点数,因为Kylin的metadata也是存储在HBase,只需要让它们用同一张metadata表就可以组成cluster 。通常在这个时候会用LDAP来管理用户权限。

      

      

      • 为了将负载分布到Kylin cluster, 需要建立一个Load Balancer(负载均衡器). 在LB这里可以启用SSL加密,申请域名,还可以安装防火墙,对外只暴露LB的地址和端口,确保Hadoop和Kylin在网络上对外是隔离的。
      • 业务系统和用户通过LB的地址访问Kylin。这样的部署,Kylin将不是单点,一个节点失效,不会影响业务分析
      • Kylin非常适合于做读写分离,原因是Kylin的工作负载有两种:
        • Cube的计算,它是批量的、延时很长的计算,有密集的CPU和IO;
        • 在线的计算,是只读的,因为面向用户,它要求低延迟。Cube计算的过程会对集群带来很大的负载,从而产生噪音;所以我们有充足的理由进行读写分析。
      • Kylin很容易做到这一点,你可以把HBase单独部署成一个集群,在部署Kylin的节点上,hadoop 配置指向运算的集群,Hbase的配置指向HBase集群。通过这样的部署,可以确保Hbase的查询可以在很短时间完成,而计算集群可以跟公司其它部门分享。
    • 更高级的部署是Staging和Prod多环境的部署

        

      • 在一个大的企业里,往往需要多套环境,用于测试,生产等不同目的。
        • 新用户上到Kylin来的时候,最初他对cube不是很了解,可能创建了一个设计不是很好的cube,导致产生大量的不必要的运算,或者查询花了很长时间。我们不希望这样的情况发生在生产环境,对其它业务造成影响,所以会建立一个staging,或者称为QA的环境。
        • 新用户必须先走staging环境创建和调优cube,直到cube性能达到要求,数据膨胀率也在一个可控范围内,这时候由用户提出请求,由Kylin专家来做一个审核,审核通过后,再允许这个cube被迁移到生产环境。
        • 这里Kylin提供了一个工具, 几分钟就可以讲一个Cube从一个环境迁移到另一个环境,不需要在新环境中重新build。 在生产环境的Cube,将不允许修改, 只能做增量的build 。
        • 这样做Staging和Prod分离,Prod中的cube都是经过专家的审核的,所以将是非常稳定的,里面的每个cube都是有据可循的。

    使用案例:

      最早是在eBay,国内有京东、运营、美团、中国移动(包括广东移动和北京移动),还有微软 。

  • 相关阅读:
    UltraWebGrid多表头
    2009个人年度总结报告(IT)
    DevExpress分发
    AspxTreeList数据绑定以及模板和外观定制的运用
    每日一句英语:No problem, Mr. Smith. Anything else?
    “向程序发送命令时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法
    ASP常用进制转化类(2,8,10,16,32,64)
    我的分页用户控件(性能问题)
    研发的那些事2—设计之惑
    一个架构的演化2用ESB集成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panpanwelcome/p/7685967.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