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OP(Aspect Oriented Programming),面向切面编程(也叫面向方面)是目前软件开发中的一个热点。利用AOP可以对业务逻辑的各个部分进行隔离,从而使得业务逻辑各部分之间的耦合度降低,提高程序的可重用性,同时提高了开发的效率。
AOP是OOP的延续,是(Aspect Oriented Programming)的缩写,意思是面向切面(方面)编程。
主要的功能是:日志记录,性能统计,安全控制,事务处理,异常处理等等。
主要的意图是:将日志记录,性能统计,安全控制,事务处理,异常处理等代码从业务逻辑代码中划分出来,通过对这些行为的分离,我们希望可以将它们独立到非指导业务逻辑的方法中,进而改 变这些行为的时候不影响业务逻辑的代码。
AOP中的基本概念:
联结点(JointPoint) :一个联结程序执行过程中的一个特定点。典型的联结点有:调用一个方法;方法执行这个过程本身;类初始化;对象初始化等。联结点是 AOP 的核心概念之一,它用来定义在程序的哪里通过 AOP 加入新的逻辑。
切入点(Pointcut) :一个切入点是用来定义某一个通知该何时执行的一组联结点。通过定义切入点,我们可以精确地控制程序中什么组件接到什么通知。上面我们提到,一个典型的联结点是方法调用,而一个典型的切入点就是对某一个类的所在方法调用的集合。通常我们会通过组建复杂的切入点来控制通知什么时候被执行。
通知(Advice) :在某一个特定的联结点处运行的代码称为“通知”。通知有很多种,比如
在联结点之前执行的前置通知(before advice)和在联结点之后执行的后置通知(after advice) 。
方面(Aspect) :通知和切入点的组合叫做方面,所以,方面定义了一段程序中应该包括的逻辑,以及何时应该执行该逻辑。
织入(Weaving) :织入是将方面真正加入程序代码的过程。对于静态 AOP 方案而言,织入是在编译时完成的,通常是在编译过程中增加一个步骤。类似的,动态 AOP 方案则是在程序运行是动态织入的。
目标(Target) :如果一个对象的执行过程受到某一个 AOP 的修改,那么它就叫一个目标对象。目标对象通常也称为被通知对象。
引入(Introduction) : 通过引入,可以在一个对象中加入新的方法或属性,以改变它的结构,这样即使该对象的类没有实现某一个接口,也可以修改它,使之成为该接口的一个实现。
静态和动态:静态 AOP 和动态 AOP 两者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什么时间织入,以及如何织入。最早的 AOP 实现大多都是静态的。在静态 AOP 中,织入是编译过程的一个步骤。用Java 的术语说,静态 AOP 通过直接对字节码进行操作,包括修改代码和扩展类,来完成织入过程。显然,这种办法生成的程序性能很好,因为最后的结果就是普通的 Java 字节码,在运行时不再需要特别的技巧来确定什么时候应该执行通知。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如果想对方面做什么修改,即使只是加入一个新的联结点,都必须重新编译整个程序。AspectJ 是静态 AOP 的一个典型例子。与静态 AOP 不同,动态 AOP 中织入是在运行时动态完成的。织入具体是如何完成的,各个实现有所不同。Spring AOP 采取的方法是建立代理,然后代理在适当的时候执行通知。动态 AOP 的一个弱点就在于,其性能一般不如静态 AOP。而动态AOP 的主要优点在于可以随时修改程序的所有方面,而不需重新编译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