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代码能这么值钱?
答案是:WWW之父蒂姆·伯纳斯·李编写的“网络创世纪”代码。
这些代码一共有9555行, 以NFT的形式被拍卖,起拍价是1000美元, 最后以540多万美元成交,平均每行570多美元。
抛开NFT不谈(其实我也不太懂),这9555行的代码确实价值千金。
因为它们实现了最早的HTML、HTTP和URL ,为人人都可以享受的互联网铺平了道路。
在WWW(万维网)之前,互联网主要局限于大学和研究机构, 使用起来不直观,不方便。
WWW出现以后,尤其是Mosaic、网景、 IE等浏览器,一下子降低了网络使用的门槛: 只需要点击超链接就行 !
整个世界一下子就不一样了!
但是有意思的是,这么伟大的发明,居然没有出现在互联网的发源地:美国。
美国发明了阿帕网,发明了TCP/IP, 发明了Unix操作系统、局域网、无线网、发明了telnet、ftp 、 smtp等各种各样的新奇玩意儿,但就是没想到World Wide Web。
这是为什么呢?
我觉得还是中国人的那句古话说得好:天时、地利、人和。
把万物互联起来的萌芽很早就出现在蒂姆·伯纳斯·李的脑袋中,然后在欧洲原子能研究中心碰到了一个合适的机会,生根发芽了。
(蒂姆·伯纳斯·李在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上做展示,用的就是他当年写代码的NeXTcube计算机)
01幸运的时代
蒂姆·伯纳斯·李出生于一个幸运的年代,小时候就可以轻易地得到一些基础的电子元器件。
上小学的时候,他会买电磁铁做继电器做开关, 开始理解二进制和存储原理, 如果你看过《编码》这本书,就会深刻地理解我在说什么。
当简单的电磁开关不能满足他的时候,廉价的晶体管出现了, 蒂姆·伯纳斯·李可以去替换继电器,组建更加复杂的电路。
当逻辑电路越来越复杂,他hold不住的时候,微型芯片又适时出现了。
总之, 他这一代人循序渐进地经历了简易开关、晶体管和微型芯片的时代,而且熟知每种元件的工作原理,实在是太幸运了。
不像现在的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外表极其漂亮、内部极其复杂的个人电脑, 很难搞懂内部的工作原理。
让蒂姆·伯纳斯·李以后与众不同的是,他开始思考计算机的本质:擅长一步步地处理, 不擅长建立巧妙的联系。但是人类大脑却可以轻松地实现这一点。
他小时候看过一本叫做《包罗万象》(Enquire Within Upon Everything)的书,这本生活大百科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里边充满了各种信息,每个条目都有详细的索引,似乎就像现在的互联网。
从《包罗万象》到人类大脑建立随意联系和进行协作的能力,这些想法就像一颗种子,在他的脑海中生根发芽。
02 幸运的工作
蒂姆·伯纳斯·李毕业后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找了一份工作, 主要负责记录一万多名研究人员、他们的研究项目和计算机系统之间的关系,三种之间的关系经常出现临时的变化。
蒂姆很兴奋,因为这和他一直思考的问题不谋而合, 他写了一个程序,专门来实现这种记录。
CERN的人很喜欢用箭头来画出关系图,所以蒂姆的程序自然也采用了这种模式,在工作人员和项目之间建立了表示关联的链接, 蒂姆把这个软件叫做Enquire ,向他小时候看过的书致敬。
在持续改进Enquire的过程中,蒂姆把CERN的人、项目、计算机之间的链接扩展到了全世界:如果世界上所有的计算机中的信息都能互联起来,那将是一张价值多么绝大的网络啊。
蒂姆无意中发现了实现这一梦想的简单方法:超文本(HyperText),超文本是一个词或者短语,里边包含这指向另外一个文档的链接。
当然只有超文本还是不够的, 蒂姆需要:
1. 一种文档格式
用于表达电脑中的信息,并且包含超链接,指向另外的文档
2. 两个软件
一个是服务器端软件, 能把电脑中的文档变成URL,发布出来, 任何人都可以访问
另外一个是桌面软件, 可以查看远端电脑的URL所表示的文档
3. 一种协议
用于在桌面软件和远端电脑之间交换。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它们分别是HTML,Web 服务器,浏览器和HTTP。
作为从小就把电脑玩得很溜的蒂姆,这几个工具的开发难不住他,到1990年底, 他独自一人完成了HTML、Web 服务器、浏览器和HTTP,万维网的雏形搭建起来。
03 走向世界
更让人敬佩的是,CERN希望把蒂姆的发明申请专利, 蒂姆明确反对,他希望万维网能快速传播和发展,这就意味着它应该是免费的。
万维网先是在欧洲原子能研究中心传播,到了1991年12月,跨越大西洋,来到美国。
真正让万维网席卷世界的,是马克·安德森开发的Mosaic浏览器, 这个浏览器安装起来非常方便,还有个特别吸引人眼球的功能:支持图像。
随后马克·安德森又开发了更流行的网景浏览器,杨致远推出Yahoo!
这引发了软件巨头微软的恐慌,比尔盖茨向全公司发邮件,要转向互联网,开发IE,和网景大战。
互联网的精彩拉开了大幕,重心又回到了美国。
04 WWW 的得与失
最后我们聊两个有趣的话题,谈谈万维网的得与失。
第一个是蒂姆认为万维网应该是个协作和分享创意的地方,浏览器应该有个编辑工具,让人们可以和网页交互,并且贡献内容。
所以当看到马克·安德森的Mosaic把重点转移向对图片的支持的时候,蒂姆表示了强烈的不满。
可是Mosaic浏览器以及后续的网景、IE等浏览器都不约而同地走上了另外一条路:只提供浏览,不提供编辑功能
我们不知道如果万维网按照蒂姆的规划走下去会是什么样子,也许更有价值,但我个人觉得,现在的互联网更加符合人性:大部分是消费者,小部分是生产者。
现在的博客、微博、自媒体,wiki也算是部分完成了蒂姆的设想。
蒂姆的第二个决定则极其英明:如果我的网页想链接到另外一个网站的话,不需要经过那个网站的同意就行。
如果没有这一条规则,互联网的发展绝对步履维艰。
超文本的发明人尼尔森对这一点提出了批判,他认为互联网应该有双向连接,这样一个网站就可以知道有谁连接到了它那里,就可以做版权管理, 内容生产者将可以计量链接的使用情况,向内容消费者进行自动的小额收费。
如今的情况是:内容聚合者(例如今日头条)赚到的钱远远多于内容生产者(如头条号), 如果尼尔森的想法能实现,数字内容的生产者将会非常高兴,他们不必依赖大公司就能赚钱了。
但是双向连接和小额收费都依赖中央协调,这肯定会导致互联网难以快速传播, 所以蒂姆拒绝了这个建议。
不过蒂姆一直在努力,推动W3C小额支付工作组,重新研究小额支付的协议,希望他能够再次成功。
(完)
更多精彩技术文章,欢迎关注公众号 “码农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