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agma once


    #pragma once是一个比较常用的C/C++预处理指令,只要在头文件的最开始加入这条预处理指令,就能够保证头文件只被编译一次。

    #pragma once是编译器相关的,有的编译器支持,有的编译器不支持,具体情况请查看编译器API文档,不过现在大部分编译器都有这个预处理指令了。

    #ifndef,#define,#endif是C/C++语言中的宏定义,通过宏定义避免文件多次编译。所以在所有支持C++语言的编译器上都是有效的,如果写的程序要跨平台,最好使用这种方式。

    具体写法:

    方式一:
    
    #ifndef _SOMEFILE_H_
    
    #define _SOMEFILE_H_
    
    .......... // 一些声明语句
    
    #endif
    
    方式二:
    
    #pragma once
    
    ... ... // 一些声明语句

    比较:

    #ifndef的方式依赖于宏名字不能冲突,这不光可以保证同一个文件不会被包含多次,也能保证内容完全相同的两个文件不会被不小心同时包含。当然,缺点就是如果不同头文件的宏名不小心“撞车”,可能就会导致头文件明明存在,编译器却硬说找不到声明的状况。

    #pragma once则由编译器提供保证:同一个文件不会被编译多次。注意这里所说的“同一个文件”是指物理上的一个文件,而不是指内容相同的两个文件。带来的好处是,你不必再费劲想个宏名了,当然也就不会出现宏名碰撞引发的奇怪问题。对应的缺点就是如果某个头文件有多份拷贝,本方法不能保证他们不被重复包含。当然,相比宏名碰撞引发的“找不到声明”的问题,重复包含更容易被发现并修正。

    方式一由语言支持所以移植性好,方式二 可以避免名字冲突

    #pragma once方式产生于#ifndef之后,因此很多人可能甚至没有听说过。目前看来#ifndef更受到推崇。因为#ifndef受语言天生的支持,不受编译器的任何限制;而#pragma once方式却不受一些较老版本的编译器支持,换言之,它的兼容性不够好。也许,再过几年等旧的编译器死绝了,这就不是什么问题了。

    我还看到一种用法是把两者放在一起的:

    #pragma once
    
    #ifndef __SOMEFILE_H__
    
    #define __SOMEFILE_H__
    
    ... ... // 一些声明语句
    
    #endif

    看起来似乎是想兼有两者的优点。不过只要使用了#ifndef就会有宏名冲突的危险,所以混用两种方法似乎不能带来更多的好处,倒是会让一些不熟悉的人感到困惑。

     

     

     

    转载:https://baike.baidu.com/item/%23pragma%20once/9468158?fr=aladdin

     

     

  • 相关阅读:
    命令实现linux和客户端文件上传下载
    python--linux上如何执行shell命令
    Eureka系列(一)Eureka功能介绍
    Eureka系列(七) 服务下线Server端具体实现
    编译时多态 与 运行时多态
    静态绑定(前期绑定) 与 动态绑定(后期绑定)
    重载 与 重写
    热点检测、方法内联、动态反优化
    数据库日志
    单例模式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oneDongHua/p/14264072.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