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AFP 与 LBYL 风格


    EAFP 与 LBYL 是两种“防御性处理机制”,相信你一定接触过,只是可能没有深入思考过这个问题。

    输入两个数,要输出相除后的结果:

    a, b = map(int, input().split())
    print(a / b)
    

    但是b可以等于0,我们有两种检查方式:

    # EAFP
    try:
        print(a / b)
    except ZeroDivisionError: print('Error')
    
    
    # LBYL
    if b != 0:
        print(a / b)
    else: print('Error')
    

    第一种风格叫做EAFP(Easier to Ask for Forgiveness than Permission),也就是“获得原谅比请求许可容易”,也就是不做检查,直接try,有问题再处理异常。

    第二种风格叫做LBYL(Look Before You Leap),也就是“三思而后行",先排除错误,再执行代码。


    除了除0检查外,再比如检查文件存在,检查字典是否存在键等....这种操作非常常见。实际上两种形式常常共存。

    从效率上讲,try语句需要执行保留现场,堆栈解退等操作,肯定比if慢,但是LBYL每次都要做固定成本检查;理论上果发生异常并不多,则EAFP更优,反之LBYL更优。

    编程语言内置结构往往倾向抛出异常(比如python访问空键的KeyError或者c++使用new失败时默认也是抛出异常),然后让用户自己解决。


    在自己写代码时,python鼓励多使用EAFP和异常,这是由他的动态类型所决定的,你编写的函数可能适用于各种类型,你不知道它是什么,只要它有反馈就可以了,没有反馈再处理。同时python的异常系统很完善,包含了各种常见的错误,也很容易继承扩展自定义异常,有利于可读性。

    而如果是c++,类型一般是严格的,大部分时候可以知道各个对象的细节,相对合理的做法是用LBYL直接处理“意料之中”的异常(比如你明知道除数是有0的,或者你知道要访问字典,而大部分时候是查询空键),而用try处理在调试时候发生在意料之外的异常。同时《Effective C++》里就提到过,在C++里不应该滥用try,因为在c++这样效率敏感的场合,try的检查和回溯非常慢,与if效率差距很大。

  • 相关阅读:
    [SAP HANA] HANA 安装更新工具HDBLCM
    [SAP BASIS] [TMS] TMS相关的程序和后台作业
    [sap basis] [authorization trace] Disable/enable authorization trace
    IEEE 802.11 标准列表
    802.11 wireless 七
    802.11 wireless 六
    802.11 wireless 五
    802.11 wireless 四
    802.11 wireless 三
    802.11 wireless 二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ofnoname/p/16161299.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