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蓝的眼睛》读后感 读书笔记


    《最蓝的眼睛》《最蓝的眼睛》是托妮·莫里森发表的第一部作品,出版于1970年。小说通过黑人小女孩佩科拉·布里德洛夫的悲剧人生,表现了美国黑人群体在移居到现代工业化都市后艰难求生的境遇,并意在深入族群内部,反思“种族性自我厌恶的暗示”究竟从何而来。莫里森也试图通过自己的写作来挖掘并阐释黑人女性的主体意识,将其从黑人男性依附者的地位上解放出来。

    《最蓝的眼睛》 内容简介

    小说中的黑人群体,无论年龄、性别、职业,都不自觉地接受了黑人作为“他者”的身份,以此建立起自己与白人群体乃至整个国家的关系。这是当时整个美国黑人群体用白人文化标准衡量自我,造成黑人社区精神荒漠的生活缩影,而他们感到的迷茫和混乱最终反而变成黑人内部相互歧视和压迫的动因。为了摆脱这种困境,莫里森主张用写作来继承和延续黑人文化中的音乐和口述传统,以此寻求自我发声的途径,寻求平等对话的可能。

    《最蓝的眼睛》 作者简介

    托妮·莫里森是美国黑人文学写作的代表人物。她不仅是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非裔美国作家,也是黑人女性文学的杰出成就者。除了写作,她还编辑、出版过不少黑人作家的作品,后又到普林斯顿大学担任教授,讲授文学创作。多年来,她在研究、推广黑人文学和黑人传统文化方面做出了持续不断的贡献。1993年,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最蓝的眼睛》 阅读收获

    1. 托妮·莫里森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也是美国黑人文学写作的代表人物。她不仅是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非裔美国作家,也是黑人女性文学的杰出成就者。
    2. 《最蓝的眼睛》是莫里森的处女作,出版于1970年。本书通过黑人小女孩佩科拉·布里德洛夫的悲剧人生,表现了美国黑人群体在移居到现代工业化都市后艰难求生的境遇,并意在深入族群内部,反思“种族性自我厌恶的暗示”究竟从何而来。

    3. 你将读到:1.当时的白人中产阶级主流文化对迁居到城市的黑人群体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黑人群体,尤其是黑人女性,如何找到自我的归属?

  • 相关阅读:
    Entity Framework 6 (7) vs NHibernate 4: DDD perspective(纯净DDD很难很难...)
    asp.net解决高并发的方案
    我所经历的SAP选型[转]
    为什么我不再用 .NET 框架
    Why I Left the .NET Framework
    Docker 传奇之 dotCloud
    ICE概述
    .NET Out Of Memory Exception
    iOS-申请邓白氏编码的超详细流程介绍
    .NET对象与Windows句柄(三):句柄泄露实例分析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numpycomcn/p/13549871.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