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据结构和算法(Golang实现)(24)排序算法-优先队列及堆排序


    优先队列及堆排序

    堆排序(Heap Sort)由威尔士-加拿大计算机科学家J. W. J. Williams1964年发明,它利用了二叉堆(A binary heap)的性质实现了排序,并证明了二叉堆数据结构的可用性。同年,美国籍计算机科学家R. W. Floyd在其树排序研究的基础上,发布了一个改进的更好的原地排序的堆排序版本。

    堆排序属于选择类排序算法。

    一、优先队列

    优先队列是一种能完成以下任务的队列:插入一个数值,取出最小或最大的数值(获取数值,并且删除)。

    优先队列可以用二叉树来实现,我们称这种结构为二叉堆。

    最小堆和最大堆是二叉堆的一种,是一颗完全二叉树(一种平衡树)。

    最小堆的性质:

    1. 父节点的值都小于左右儿子节点。
    2. 这是一个递归的性质。

    最大堆的性质:

    1. 父节点的值都大于左右儿子节点。
    2. 这是一个递归的性质。

    最大堆和最小堆实现方式一样,只不过根节点一个是最大的,一个是最小的。

    1.1. 最大堆特征

    最大堆实现细节(两个操作):

    1. push:向堆中插入数据时,首先在堆的末尾插入数据,如果该数据比父亲节点还大,那么交换,然后不断向上提升,直到没有大小颠倒为止。
    2. pop:从堆中删除最大值时,首先把最后一个值复制到根节点上,并且删除最后一个数值,然后和儿子节点比较,如果值小于儿子,与儿子节点交换,然后不断向下交换, 直到没有大小颠倒为止。在向下交换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子儿子都大于自己,就选择较大的。

    最大堆有两个核心操作,一个是上浮,一个是下沉,分别对应pushpop

    这是一个最大堆:

    用数组表示为:[11 5 8 3 4]

    1.2. 上浮操作

    我们要往堆里push一个元素15,我们先把X = 15放到树最尾部,然后进行上浮操作。

    因为15大于其父亲节点8,所以与父亲替换:

    这时15还是大于其父亲节点11,继续替换:

    操作一次push的最好时间复杂度为:O(1),因为第一次上浮时如果不大于父亲,那么就结束了。最坏的时间复杂度为:O(logn),相当于每次都大于父亲,会一直往上浮到根节点,翻转次数等于树的高度,而树的高度等于元素个数的对数:log(n)

    1.3. 下沉操作

    我们现在要将堆顶的元素pop出。如图我们要移除最大的元素11

    我们先将根节点移除,然后将最尾部的节点4放在根节点上:

    接着对根节点4进行下沉操作,与其两个儿子节点比较,发现较大的儿子节点84大,那么根节点4与其儿子节点8交换位置,向下翻转:

    这样一直向下翻转就维持了最大堆的特征。

    操作一次pop最好的时间复杂度也是:O(1),因为第一次比较时根节点就是最大的。最坏时间复杂度仍然是树的高度:O(logn)

    1.4. 时间复杂度分析

    构建一个最大堆,从空堆开始,每次添加元素到尾部后,需要向上翻转,最坏翻转次数是:

    第一次添加元素翻转次数:log1
    第二次添加元素翻转次数:log2
    第三次添加元素翻转次数:不大于log3的最大整数
    第四次添加元素翻转次数:log4
    第五次添加元素翻转次数:不大于log5的最大整数
    ...
    第N次添加元素翻转次数:不大于logn的最大整数
    
    近似 = log(1)+log(2)+log(3)+...+log(n) = log(n!)
    

    从一个最大堆,逐一移除堆顶元素,然后将堆尾元素置于堆顶后,向下翻转恢复堆特征,最坏翻转次数是:

    第一次移除元素恢复堆时间复杂度:logn
    第二次移除元素恢复堆时间复杂度:不大于log(n-1)的最大整数
    第三次移除元素恢复堆时间复杂度:不大于log(n-2)的最大整数
    ...
    第N次移除元素恢复堆时间复杂度:log1
    
    近似 = log(1)+log(2)+log(3)+...+log(n) = log(n!)
    

    根据斯特林公式:

    可以进行证明log(n!)nlog(n)是同阶的:

    所以构建一个最大堆的最坏时间复杂度是:O(nlogn)

    从堆顶一个个移除元素,直到移完,整个过程最坏时间复杂度也是:O(nlogn)

    从构建堆到移除堆,总的最坏复杂度是:O(nlogn)+O(nlogn),我们可以认为是:O(nlogn)

    如果所有的元素都一样的情况下,建堆和移除堆的每一步都不需要翻转,最好时间复杂度为:O(n),复杂度主要在于遍历元素。

    如果元素不全一样,即使在建堆的时候不需要翻转,但在移除堆的过程中一定会破坏堆的特征,导致恢复堆时需要翻转。比如一个n个元素的已排好的序的数列,建堆时每次都满足堆的特征,不需要上浮翻转,但在移除堆的过程中最尾部元素需要放在根节点,这个时候导致不满足堆的特征,需要下沉翻转。因此,在最好情况下,时间复杂度仍然是:O(nlog)

    因此,最大堆从构建到移除,总的平均时间复杂度是:O(nlogn)

    1.5. 最大堆实现

    // 一个最大堆,一颗完全二叉树
    // 最大堆要求节点元素都不小于其左右孩子
    type Heap struct {
        // 堆的大小
        Size int
        // 使用内部的数组来模拟树
        // 一个节点下标为 i,那么父亲节点的下标为 (i-1)/2
        // 一个节点下标为 i,那么左儿子的下标为 2i+1,右儿子下标为 2i+2
        Array []int
    }
    
    // 初始化一个堆
    func NewHeap(array []int) *Heap {
        h := new(Heap)
        h.Array = array
        return h
    }
    
    // 最大堆插入元素
    func (h *Heap) Push(x int) {
        // 堆没有元素时,使元素成为顶点后退出
        if h.Size == 0 {
            h.Array[0] = x
            h.Size++
            return
        }
    
        // i 是要插入节点的下标
        i := h.Size
    
        // 如果下标存在
        // 将小的值 x 一直上浮
        for i > 0 {
            // parent为该元素父亲节点的下标
            parent := (i - 1) / 2
    
            // 如果插入的值小于等于父亲节点,那么可以直接退出循环,因为父亲仍然是最大的
            if x <= h.Array[parent] {
                break
            }
    
            // 否则将父亲节点与该节点互换,然后向上翻转,将最大的元素一直往上推
            h.Array[i] = h.Array[parent]
            i = parent
        }
    
        // 将该值 x 放在不会再翻转的位置
        h.Array[i] = x
    
        // 堆数量加一
        h.Size++
    }
    
    // 最大堆移除根节点元素,也就是最大的元素
    func (h *Heap) Pop() int {
        // 没有元素,返回-1
        if h.Size == 0 {
            return -1
        }
    
        // 取出根节点
        ret := h.Array[0]
    
        // 因为根节点要被删除了,将最后一个节点放到根节点的位置上
        h.Size--
        x := h.Array[h.Size]  // 将最后一个元素的值先拿出来
        h.Array[h.Size] = ret // 将移除的元素放在最后一个元素的位置上
    
        // 对根节点进行向下翻转,小的值 x 一直下沉,维持最大堆的特征
        i := 0
        for {
            // a,b为下标 i 左右两个子节点的下标
            a := 2*i + 1
            b := 2*i + 2
    
            // 左儿子下标超出了,表示没有左子树,那么右子树也没有,直接返回
            if a >= h.Size {
                break
            }
    
            // 有右子树,拿到两个子节点中较大节点的下标
            if b < h.Size && h.Array[b] > h.Array[a] {
                a = b
            }
    
            // 父亲节点的值都大于或等于两个儿子较大的那个,不需要向下继续翻转了,返回
            if x >= h.Array[a] {
                break
            }
    
            // 将较大的儿子与父亲交换,维持这个最大堆的特征
            h.Array[i] = h.Array[a]
    
            // 继续往下操作
            i = a
        }
    
        // 将最后一个元素的值 x 放在不会再翻转的位置
        h.Array[i] = x
        return ret
    }
    

    以上为最大堆的实现。

    三、普通堆排序

    根据最大堆,堆顶元素一直是最大的元素特征,可以实现堆排序。

    先构建一个最小堆,然后依次把根节点元素pop出即可:

    func main() {
        list := []int{5, 9, 1, 6, 8, 14, 6, 49, 25, 4, 6, 3}
    
        // 构建最大堆
        h := NewHeap(list)
        for _, v := range list {
            h.Push(v)
        }
    
        // 将堆元素移除
        for range list {
            h.Pop()
        }
    
        // 打印排序后的值
        fmt.Println(list)
    }
    

    输出:

    1 3 4 5 6 6 6 8 9 14 25 49
    

    根据以上最大堆的时间复杂度分析,从堆构建到移除最坏和最好的时间复杂度:O(nlogn),这也是堆排序的最好和最坏的时间复杂度。

    这样实现的堆排序是普通的堆排序,性能不是最优的。

    因为一开始会认为堆是空的,每次添加元素都需要添加到尾部,然后向上翻转,需要用Heap.Size来记录堆的大小增长,这种堆构建,可以认为是非原地的构建,影响了效率。

    美国籍计算机科学家R. W. Floyd改进的原地自底向上的堆排序,不会从空堆开始,而是把待排序的数列当成一个混乱的最大堆,从底层逐层开始,对元素进行下沉操作,一直恢复最大堆的特征,直到根节点。

    将构建堆的时间复杂度从O(nlogn)降为O(n),总的堆排序时间复杂度从O(2nlogn)改进到O(n+nlogn)

    三、自底向上堆排序

    自底向上堆排序,仅仅将构建堆的时间复杂度从O(nlogn)改进到O(n),其他保持不变。

    这种堆排序,不再每次都将元素添加到尾部,然后上浮翻转,而是在混乱堆的基础上,从底部向上逐层进行下沉操作,下沉操作比较的次数会减少。步骤如下:

    1. 先对最底部的所有非叶子节点进行下沉,即这些非叶子节点与它们的儿子节点比较,较大的儿子和父亲交换位置。
    2. 接着从次二层开始的非叶子节点重复这个操作,直到到达根节点最大堆就构建好了。

    从底部开始,向上推进,所以这种堆排序又叫自底向上的堆排序。

    为什么自底向上构建堆的时间复杂度是:O(n)。证明如下:

    k层的非叶子节点的数量为n/2^k,每一个非叶子节点下沉的最大次数为其子孙的层数:k,而树的层数为logn层,那么总的翻转次数计算如下:

    因为如下的公式是成立的:

    所以翻转的次数计算结果为:2n次。也就是构建堆的时间复杂度为:O(n)

    我们用非递归的形式来实现,非递归相对容易理解: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 先自底向上构建最大堆,再移除堆元素实现堆排序
    func HeapSort(array []int) {
        // 堆的元素数量
        count := len(array)
    
        // 最底层的叶子节点下标,该节点位置不定,但是该叶子节点右边的节点都是叶子节点
        start := count/2 + 1
    
        // 最后的元素下标
        end := count - 1
    
        // 从最底层开始,逐一对节点进行下沉
        for start >= 0 {
            sift(array, start, count)
            start-- // 表示左偏移一个节点,如果该层没有节点了,那么表示到了上一层的最右边
        }
    
        // 下沉结束了,现在要来排序了
        // 元素大于2个的最大堆才可以移除
        for end > 0 {
            // 将堆顶元素与堆尾元素互换,表示移除最大堆元素
            array[end], array[0] = array[0], array[end]
            // 对堆顶进行下沉操作
            sift(array, 0, end)
            // 一直移除堆顶元素
            end--
        }
    }
    
    // 下沉操作,需要下沉的元素时 array[start],参数 count 只要用来判断是否到底堆底,使得下沉结束
    func sift(array []int, start, count int) {
        // 父亲节点
        root := start
    
        // 左儿子
        child := root*2 + 1
    
        // 如果有下一代
        for child < count {
            // 右儿子比左儿子大,那么要翻转的儿子改为右儿子
            if count-child > 1 && array[child] < array[child+1] {
                child++
            }
    
            // 父亲节点比儿子小,那么将父亲和儿子位置交换
            if array[root] < array[child] {
                array[root], array[child] = array[child], array[root]
                // 继续往下沉
                root = child
                child = root*2 + 1
            } else {
                return
            }
        }
    }
    
    func main() {
        list := []int{5, 9, 1, 6, 8, 14, 6, 49, 25, 4, 6, 3}
    
        HeapSort(list)
    
        // 打印排序后的值
        fmt.Println(list)
    }
    

    输出:

    [1 3 4 5 6 6 6 8 9 14 25 49]
    

    系列文章入口

    我是陈星星,欢迎阅读我亲自写的 数据结构和算法(Golang实现),文章首发于 阅读更友好的GitBook

  • 相关阅读:
    各種語系的unicode對應以及local編碼方式
    测试邮箱采集
    devexpress控件例子
    2015结束,2016开始
    MYSQL 导出表结构
    mysql 远程访问
    jQuery的选择器中的通配符[id^='code']
    jquery判断checkbox是否选中及改变checkbox状态
    MYSQL 删除重复记录,只保留最大ID
    java.lang.IllegalArgumentException: Comparison method violates its general contract!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nima/p/12724862.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