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PYTHON之路, DAY 5


    ---恢复内容开始---

    一 装饰器

    1 单层装饰器

     1 def outer(func):
     2     def inner():
     3         print('long')
     4         func()
     5         print('after')
     6     return inner
     7 
     8 @outer
     9 def f1():
    10     print('F1')    

    @ +函数名

    功能:

    1 自动执行out函数并且将其下面的函数名f1当作参数传递

    2 将outer函数的返回值,重新赋值给f1

     1 def outer(func):
     2     def inner(*args, **kwargw):   #*arg 可以放不同个数的参数
     3         print('before')
     4         r = func(*args, **kwargw)
     5         print('after')
     6         return r    # 原函数的返回值
     7     return inner
     8 
     9 @outer
    10 def f1(arg):
    11     print(arg)
    12     return 123

    2 双层装饰器

    执行从上到下,解析从下到上

    二 字符格式化

    1 百分号方式

    %[(name)][flags][width].[precision]typecode

    • (name)      可选,用于选择指定的key
    • flags          可选,可供选择的值有:
      • +       右对齐;正数前加正好,负数前加负号;
      • -        左对齐;正数前无符号,负数前加负号;
      • 空格    右对齐;正数前加空格,负数前加负号;
      • 0        右对齐;正数前无符号,负数前加负号;用0填充空白处
    • width         可选,占有宽度
    • .precision   可选,小数点后保留的位数
    • typecode    必选
      • s,获取传入对象的__str__方法的返回值,并将其格式化到指定位置
      • r,获取传入对象的__repr__方法的返回值,并将其格式化到指定位置
      • c,整数:将数字转换成其unicode对应的值,10进制范围为 0 <= i <= 1114111(py27则只支持0-255);字符:将字符添加到指定位置
      • o,将整数转换成 八  进制表示,并将其格式化到指定位置
      • x,将整数转换成十六进制表示,并将其格式化到指定位置
      • d,将整数、浮点数转换成 十 进制表示,并将其格式化到指定位置
      • e,将整数、浮点数转换成科学计数法,并将其格式化到指定位置(小写e)
      • E,将整数、浮点数转换成科学计数法,并将其格式化到指定位置(大写E)
      • f, 将整数、浮点数转换成浮点数表示,并将其格式化到指定位置(默认保留小数点后6位)
      • F,同上
      • g,自动调整将整数、浮点数转换成 浮点型或科学计数法表示(超过6位数用科学计数法),并将其格式化到指定位置(如果是科学计数则是e;)
      • G,自动调整将整数、浮点数转换成 浮点型或科学计数法表示(超过6位数用科学计数法),并将其格式化到指定位置(如果是科学计数则是E;)
      • %,当字符串中存在格式化标志时,需要用 %%表示一个百分号

    注:1 Python中百分号格式化是不存在自动将整数转换成二进制表示的方式

    2 在格式化时,字符串出现占位符  需要用 ‘%%’ 输出 %

     常用格式化:

    1 a = 'I am %s age %d' % ('nikita', 20)
    2 
    3 a = 'I am %(name)s age %(age)d' % {'name':'nikita', 'age':20}
    4 
    5 a = '%(p).2f' % {'p': 1.2303}

    Format方式

    [[fill]align][sign][#][0][width][,][.precision][type]

      • fill           【可选】空白处填充的字符(只能用一个字符)
      • align        【可选】对齐方式(需配合width使用)
        • <,内容左对齐
        • >,内容右对齐(默认)
        • =,内容右对齐,将符号放置在填充字符的左侧,且只对数字类型有效。 即使:符号+填充物+数字
        • ^,内容居中
      • sign         【可选】有无符号数字
        • +,正号加正,负号加负;
        •  -,正号不变,负号加负;
        • 空格 ,正号空格,负号加负;
      • #            【可选】对于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如果加上#,会显示 0b/0o/0x,否则不显示
      • ,            【可选】为数字添加分隔符,如:1,000,000
      • width       【可选】格式化位所占宽度
      • .precision 【可选】小数位保留精度
      • type         【可选】格式化类型
        • 传入” 字符串类型 “的参数
          • s,格式化字符串类型数据
          • 空白,未指定类型,则默认是None,同s
        • 传入“ 整数类型 ”的参数
          • b,将10进制整数自动转换成2进制表示然后格式化
          • c,将10进制整数自动转换为其对应的unicode字符
          • d,十进制整数
          • o,将10进制整数自动转换成8进制表示然后格式化;
          • x,将10进制整数自动转换成16进制表示然后格式化(小写x)
          • X,将10进制整数自动转换成16进制表示然后格式化(大写X)
        • 传入“ 浮点型或小数类型 ”的参数
          • e, 转换为科学计数法(小写e)表示,然后格式化;
          • E, 转换为科学计数法(大写E)表示,然后格式化;
          • f , 转换为浮点型(默认小数点后保留6位)表示,然后格式化;
          • F, 转换为浮点型(默认小数点后保留6位)表示,然后格式化;
          • g, 自动在e和f中切换
          • G, 自动在E和F中切换
          • %,显示百分比(默认显示小数点后6位)

     常用格式化:

    1 a = 'I am {} age {}' .format ('nikita', 20)
    2 
    3 a = 'I am {} age {}' .format (*['nikita', 20])
    4 
    5 a = 'I am {0} age {1}' .format (*['nikita', 20])
    6 
    7 a = 'I am {name} age {age}' .format (name = 'nikita', age = 20)
    8 
    9 a = 'I am {:*^20s} age {:+d}' .format ( 'nikita', 20)

    三 递归

    1 def func(a):     
    3     if n >= 4
    3         return 1
    4     return a * func(a - 1)

     四 迭代器

    特点:

    1. 访问者不需要关心迭代器内部的结构,仅需通过next()方法不断去取下一个内容
    2. 不能随机访问集合中的某个值 ,只能从头到尾依次访问
    3. 访问到一半时不能往回退
    4. 便于循环比较大的数据集合,节省内存
    >>> a = iter([1,2,3,4,5])
    >>> a
    <list_iterator object at 0x101402630>
    >>> a.__next__()
    >>> a.__next__()
    >>> a.__next__()
    >>> a.__next__()
    >>> a.__next__()
    >>> a.__next__()  #超过范围就报错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stdin>", line 1, in <module>
    StopIteration

    生成器

     1 import time
     2 def consumer(name):
     3     print("%s 准备吃包子啦!" %name)
     4     while True:
     5        baozi = yield
     6  
     7        print("包子[%s]来了,被[%s]吃了!" %(baozi,name))
     8  
     9 def producer(name):
    10     c = consumer('A')
    11     c2 = consumer('B')
    12     c.__next__()
    13     c2.__next__()
    14     print("老子开始准备做包子啦!")
    15     for i in range(10):
    16         time.sleep(1)
    17         print("做了2个包子!")
    18         c.send(i)   #send 把i的值通过yield传入包子
    19         c2.send(i)
    20  
    21 producer("alex")

    yield的主要效果呢,就是可以使函数中断,并保存中断状态,中断后,代码可以继续往下执行,过一段时间还可以再重新调用这个函数,从上次yield的下一句开始执行。

    另外,还可通过yield实现在单线程的情况下实现并发运算的效果

  • 相关阅读:
    Activity与Fragment间的通信
    Activity生命周期.lanchMode.保存状态
    网络知识
    Android内存优化(使用SparseArray和ArrayMap代替HashMap)
    进程/线程死锁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避免死锁
    Android UI框架基本概念
    android在线源码
    y音频学习
    给 Android 开发者的 RxJava 详解
    设计模式之观察者模式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nikitapp/p/6040576.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